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4)
2023(7940)
2022(6834)
2021(6352)
2020(5414)
2019(12178)
2018(12099)
2017(24063)
2016(12903)
2015(14450)
2014(14288)
2013(14375)
2012(13868)
2011(12613)
2010(12860)
2009(12088)
2008(11774)
2007(10859)
2006(9845)
2005(9142)
作者
(40048)
(33129)
(33075)
(31489)
(21219)
(16128)
(15048)
(12654)
(12489)
(11975)
(11341)
(11020)
(10866)
(10628)
(10592)
(10262)
(9837)
(9818)
(9745)
(9525)
(8367)
(8334)
(8165)
(7668)
(7594)
(7504)
(7347)
(7265)
(6777)
(6658)
学科
(52302)
经济(52223)
(34727)
管理(34124)
(26066)
企业(26066)
方法(24638)
数学(22173)
数学方法(21974)
中国(17456)
(16823)
贸易(16816)
(16555)
(15479)
(15280)
(12464)
(12394)
(11989)
(10892)
银行(10862)
(10527)
(9905)
金融(9905)
业经(9828)
农业(9699)
(8659)
出口(8649)
出口贸易(8649)
(7864)
(7828)
机构
大学(195566)
学院(192038)
(84429)
经济(82854)
研究(70893)
管理(69042)
理学(59056)
理学院(58372)
管理学(57364)
管理学院(57037)
中国(54304)
科学(42804)
(42130)
(41807)
(37355)
(36036)
研究所(33832)
财经(32985)
中心(30823)
(30076)
业大(29017)
农业(28928)
(28363)
经济学(27526)
北京(27005)
(25396)
经济学院(25031)
财经大学(24787)
(24036)
师范(23672)
基金
项目(123759)
科学(96602)
基金(91733)
研究(86398)
(83060)
国家(82024)
科学基金(67486)
社会(56128)
社会科(53233)
社会科学(53215)
基金项目(47388)
(45979)
自然(44042)
自然科(43020)
自然科学(42999)
自然科学基金(42249)
(40276)
教育(39333)
资助(38977)
编号(32839)
(28842)
重点(28194)
成果(27367)
(26622)
(25261)
科研(24476)
教育部(24316)
国家社会(24136)
创新(23783)
(23711)
期刊
(93845)
经济(93845)
研究(61644)
中国(37049)
学报(35270)
(32305)
科学(30625)
(30090)
管理(26870)
大学(26299)
学学(24918)
农业(22004)
(20866)
金融(20866)
教育(17295)
经济研究(17291)
财经(16914)
业经(14878)
(14552)
(13701)
技术(13595)
问题(13150)
(11842)
国际(11804)
商业(10166)
理论(9572)
世界(9486)
(9214)
技术经济(9071)
统计(8986)
共检索到296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母健  
在生命周期理论、永久收入理论以及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中国深刻的家庭观念,表现为代际之间在经济行为上的利他性,以及现阶段每代人基本相似的大额支出项目,提出了阶段性支出和代际支出循环的概念。并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家庭的收支行为以及资产价格、收入和消费率的关系,从新的视角解释了我国消费不足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方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振忠  李子联  严斌剑  
家庭在中小学阶段展开的“教育军备竞赛”是我国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中小学阶段微观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数据,并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估算的省级代际流动指标,考察了地区代际流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代际流动会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且这一结论不因子辈的性别、所处教育阶段、户籍、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校外教育支出类型而改变。(2)教育回报是地区代际流动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重要渠道,其会随着地区代际流动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合理引导家庭校外教育支出、规范“影子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楚红丽  
在对政府教育财政支出集中研究的大背景下,近几年家庭教育消费支出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家庭为子女教育而自主选择的消费项目,更是得到学术研究者和市场调查公司的关注。面对新的家庭教育消费的现实情况,讨论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概念、内容及其结构,可以为市场了解居民教育消费的结构与热点提供信息和帮助,为国家制定家庭福利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树进  朱振亚  
1999年是中国农业发展新旧阶段的分水岭,本文选取1995-1999年和2002-2006年分别代表新阶段以前和新阶段以后,通过对新阶段前后我国农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及比较,并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民年平均消费支出及其7个主要支出指标分别进行了探讨,比较分析了同时期不同类别地区农民之间消费支出及同类别地区不同时期之间农民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楚红丽  
城市和县乡村地区不同收入/支出组的家庭,其义务教育阶段的静态或动态收入弹性均小于1,这一缺乏弹性的表现可能说明义务教育属于"必需品",是无法替代或者替代品较少的"正常商品"。动态收入弹性的整体变化趋势则是随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教育价格的增加而增加。至于价格弹性方面,静态价格弹性无论城乡均为正数且大于1,而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不过受不同家庭收入、教育价格及教育阶段的影响,发生了或富有弹性或缺乏弹性的变化。静态或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表明教育需求者对教育价格变动的反应为同方向变动,意味着教育商品不符合需求法则,教育的价格提高并没有使人们的教育需求降低反而使其升高。结合相关研究,考虑是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楚红丽  
家庭内外影响因素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教育支出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动。家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家庭总人口数、子女数、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长对子女成绩的满意度;外部因素主要有:教育阶段、所处地域(家庭所在地区)。比较城市和县乡村支出的影响因素,城市家庭"支出总额"不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子女数等变量的影响,而县乡村家庭大多受其影响;城市家庭"校外支出"不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家庭总人口数、上半年支出的影响,而县乡村家庭受其影响。这可能说明非城市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受到更多内外环境的制约和约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楚红丽  赵树贤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看,在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的选取上,多以家庭收入状况或家庭基本情况作为考虑的主要内容,这些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收入或支出情况、家庭类型(如,双亲家庭或单亲家庭)、家庭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所在地区及宗教信仰、孩子的数量、在读的年级(教育等级)、孩子的性别等等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实际上,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和个人的偏好也是需要考察的影响因素。在选取可操作性的定义描述社会制度、文化和个人偏好时可能需要依据各国国情展开具体的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宝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社会地位、收入差距与地位性消费支出的关系。首先,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消费支出存在积极影响,同时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地位性消费也存在积极影响,从影响系数来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低于地位性消费的影响。其次,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区域,主观社会地位与地位性消费的关系得到了强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政策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第一,应当关注社会舆论导向,避免过度物质化的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第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更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第三,推动国家的遗产税征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戴明锋  李爱民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峻,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基于CSS(2017)的居民调查数据,采用半参数可加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老龄化对中国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和消费结构密切相关,年轻家庭居民消费支出高于老年家庭,在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方面,老年家庭支出低于年轻家庭和混合家庭。基于可加的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家庭老龄化给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带来负的影响;在消费的各分项支出中,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家庭经营这一点但又不能停留于这一点。本文基于这一点,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根据反映农业生产力属性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差别,以农业劳动力转移为主线,将农业家庭经营划分为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化家庭农场经营三个阶段。在描述了各个阶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小规模分散经营是农村经济改革初期的一种客观选择,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加速工业化程的现实选择,现代化家庭农场经营是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钱晓烨  迟巍  史瑶  
采用2007和2011年国家统计局的教育支出专项调查数据,本文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结构和不平等进行分析,通过两年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大幅增加的同时,家庭教育支出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校内教育支出得到了严格控制,低收入家庭支出的学杂费、书本费占收入比重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各收入分位家庭的校外教育支出大幅增加,并体现出"刚性"特点。校内教育支出下降带来的"减负"无法弥补校外教育支出的"增负";家庭收入越低,教育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大,低收入家庭承受的负担日益加重。此外,我们还发现外地农业户口的家庭并没有平等地从义务教育政策受益,相比其他户口类型的家庭,他们需要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湘萍  
比较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对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不择校家庭,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学校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对应性,从而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慧涛  潘美玲  
本文基于CFPS和CHFS的家庭调查数据,构建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广义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与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高流动性资产和金融资产占比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FPS统计中明显,高流动性资产、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HFS统计中明显;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上具有抑制效应,受高流动性资产占比、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总消费支出总量分别降低10.04%、7.26%、8.08%和3.25%;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上具有异质性影响特征。受上述四类流动性约束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0.13%、12.06%、7.14%和5.12%;发展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2.23%、13.61%、6.22%和6.01%;享受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24.09%、27.05%、13.35%和12.24%。最后,文章提出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实施以加强家庭流动性为主的消费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金科  王朝才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容易导致发展路径出现分歧的阶段。目前,拉美已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案例,而晚于拉美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却经历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在短期内实现了世界瞩目的跨越。可见,并没有必然掉入陷阱的铁律。为什么同样历经中等收入阶段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既有文献的讨论主要是基于现代增长理论框架集中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分析或国际比较。本文从公共支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拉美和东亚相关国家(地区)中等收入阶段的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发现适度的政府支出规模是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保障,良好的教育投入规模结构是跨越的前提条件、研发支出是跨越的动力源泉、适度社会保障水平是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明月  刘政  臧旭恒  
本文根据家庭流动性资产配置行为将异质性消费者识别为受流动性约束(hand-to-mouth)家庭与不受流动性约束(non-hand-to-mouth)家庭,探讨了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否在这两类家庭中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住房资产如何影响这两类家庭之间的转换。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9年三轮追踪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总体上住房资产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但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显著高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说明持有较多流动性资产家庭的住房资产对消费的正向影响更大。从机制上分析,相较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住房资产提升信贷可得性的效应更大,并且更能通过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来促进家庭消费。异质性家庭动态转换的分析印证了住房资产的增长有助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转换为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并通过这种转换进一步促进家庭消费能力增长,而住房债务负担则需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才能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