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0)
2023(9808)
2022(8429)
2021(7707)
2020(6719)
2019(14888)
2018(14988)
2017(29247)
2016(16075)
2015(18130)
2014(17991)
2013(17985)
2012(16827)
2011(15324)
2010(15985)
2009(15437)
2008(15369)
2007(14196)
2006(13198)
2005(12335)
作者
(45574)
(38452)
(37952)
(36313)
(24112)
(18330)
(17201)
(14541)
(14455)
(13771)
(13132)
(12813)
(12210)
(12180)
(12011)
(11568)
(11145)
(11057)
(11046)
(10986)
(9952)
(9475)
(9301)
(8804)
(8797)
(8741)
(8672)
(8501)
(7766)
(7468)
学科
(67738)
经济(67618)
(55806)
管理(46819)
(46539)
(34254)
企业(34254)
农业(30581)
方法(23761)
(21970)
中国(21755)
数学(21100)
数学方法(20931)
业经(20077)
(19613)
(14847)
(14619)
银行(14604)
(14049)
(12936)
贸易(12925)
(12708)
(12410)
金融(12408)
地方(12275)
(11763)
体制(11282)
(11201)
(10712)
制度(10711)
机构
学院(234821)
大学(233259)
(105880)
经济(103752)
管理(90340)
研究(80043)
理学(76505)
理学院(75815)
管理学(74867)
管理学院(74454)
中国(65644)
(53709)
(52921)
(48837)
科学(43380)
农业(40751)
财经(40149)
(39903)
中心(38435)
(38223)
业大(37074)
(36235)
研究所(35092)
经济学(32055)
北京(30834)
(29462)
(29258)
财经大学(29199)
师范(29042)
经济学院(28894)
基金
项目(144687)
科学(114747)
研究(112704)
基金(105551)
(90599)
国家(89406)
科学基金(76166)
社会(74131)
社会科(69936)
社会科学(69918)
(56879)
基金项目(55572)
教育(50437)
编号(47164)
(46379)
自然(44972)
自然科(43827)
自然科学(43818)
自然科学基金(43072)
资助(41984)
成果(39790)
(34336)
(34151)
(32261)
重点(32026)
课题(31998)
国家社会(30935)
(30732)
(30222)
(30157)
期刊
(129304)
经济(129304)
研究(76716)
(58011)
中国(53815)
(40097)
农业(38815)
学报(32853)
管理(32187)
科学(31595)
(31051)
金融(31051)
大学(27033)
业经(25948)
学学(25384)
教育(24560)
财经(20389)
技术(19317)
问题(18818)
经济研究(18101)
(18028)
(17463)
农村(15145)
(15145)
农业经济(14433)
世界(13774)
经济问题(12857)
(12804)
(12667)
技术经济(11877)
共检索到378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键  
我国的家庭农场是规模与组织形式介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之间的农业组织,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三者的成本收益及家庭农场的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并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剖析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具有运行效率高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的可能性,但我国家庭农场现阶段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低效率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在鼓励、推动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要杜绝出现家庭农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加雇佣劳动力等现象,应有效转移家庭农场内部富余的家庭劳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成林  
基于皖中地区“小大户”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中国式家庭农场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农业生产方式.“小大户”不仅实现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使传统农民独立出来.成为“职业农民”。“小大户”的形成是农业生产及其组织方式变革的鲜活例证一方面.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有其生成的动力.但又确实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这一适当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普遍生成。“小大户”的形成是政府(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意愿锅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小大户”形成的根本动力是农民对经济激励的自发性反应.而政府的作用则在于如何为这一生成扫清障碍.以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杨晨晨  徐玲玲  
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的农业发展导向,探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可为其有序发展提供路径参照。本文以苏南家庭农场为例,对其发展中所涉及的政府政策明确细化程度、土地流转规范程度、融资及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识别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深政策细化程度、实现"一对一"技术帮扶、规范农业用地流转过程、构建家庭农场保障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树立农户质量安全认证意识、发挥"示范效应"促进交流合作、优化农业区域经济布局等方面提出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姬超  马华  
家庭农场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基础之上的一次创新,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尽管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但相比单个农户来说,家庭农场仍然具有规模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因此能够为农业稳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正效应。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实践说明,家庭农场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动乡村转型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土地流转费用、农业补贴归属等问题上,农场主与流出土地农户也时而产生分歧和矛盾。过高的交易费用极大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各地乡村持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加以解决。各级政府要适时出台激励和保障政策,引导农场主向种植粮食作物方向发展,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桂山  
美国的农场包括家庭农场、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等几种形式,但家庭农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高度发达的美国,尽管农业生产力居世界领先地位,家庭农场这一古老的社会和经济细胞依然具有极大的活力,他们将家庭农场与农业商品化、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等现代生产力的因素结合起来,具备现代农业企业的全部基本特征,构成了高度发达的美国农业生产模式。美国家庭农场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法律基础,当今美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经济组织依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场家庭的平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全国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农场家庭平均拥有的财产也多于非农场家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建雷  
城市化进程中村庄内生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市场,成为家庭农场兴起的社会基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所引起的人地关系的变动,为家庭农场获取土地资源提供了可能;滞留于农村的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劳动力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最为主要的农业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资本的积累有效地解决了家庭农场的资本投入问题。此外,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成为家庭农场产生的重要外部力量,家庭农场的出现既内含着农业现代化的政策目标,也体现着我国农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荣  汪紫钰  杜志雄  
本文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多值处理效应模型分析示范家庭农场与非示范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差异,试图回答三个问题:当前中国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如何?什么样的家庭农场更可能成为示范典型?成为示范典型提高家庭农场技术效率了吗?本文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家庭农场技术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农场主文化程度较高、参加过技术培训、耕地规模较大、对耕地进行平整、有完整日常收支记录、与龙头企业建立联系以及对农药进行减量施用的家庭农场,成为示范典型的可能性较高;尽管与其他家庭农场相比,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略高一些,但总体而言,成为示范典型并未给家庭农场带来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示范家庭农场创建评审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制度,使示范家庭农场能够真正发挥典范引领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敬才  陈日春  
近年来,美国农场红火。对美国农场售价情况、美国农场的前景以及关注佛州农场的原因做了简要阐述后,重点介绍了佛罗里达州目前待出售的大小不同、类型不同、设施设备各异、价格多样的十三家农场情况。为国人到美国投资购买农场提供参考。同时,提出对中国"家庭农场"的一些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李俏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先锋家庭农场为例,探讨家庭农场的发展动力及实际运作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在实际发展中还面临着融资困难、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干预过度、支农政策不平衡等一系列困境。从准入认定、扶持管理、合作与激励、社会化服务、职业农民培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积极构建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相关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江红  苏运勋  
利用来自山东省一个村庄的质性调查材料,通过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和农场雇工,探讨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由村庄职业农民推动形成的家庭农场能够比较顺利的开展,与其嵌入村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有密切关系。家庭农场生产已经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小农户生产,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基于熟人关系流转的土地附带有合同关系,农场雇工虽然是来源于传统人情基础上的帮工,但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