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13)
- 2023(21275)
- 2022(18375)
- 2021(17199)
- 2020(14475)
- 2019(33355)
- 2018(33163)
- 2017(63773)
- 2016(34788)
- 2015(39529)
- 2014(39747)
- 2013(39325)
- 2012(36929)
- 2011(33530)
- 2010(34069)
- 2009(31674)
- 2008(31414)
- 2007(28440)
- 2006(25316)
- 2005(22799)
- 学科
- 济(145274)
- 经济(145100)
- 业(99460)
- 管理(97113)
- 企(75634)
- 企业(75634)
- 方法(61249)
- 数学(53291)
- 数学方法(52585)
- 农(52497)
- 中国(42137)
- 财(36802)
- 农业(34759)
- 业经(33451)
- 地方(32891)
- 学(31495)
- 制(29578)
- 贸(27212)
- 贸易(27194)
- 易(26375)
- 银(24868)
- 银行(24803)
- 行(23821)
- 融(23191)
- 金融(23187)
- 理论(22384)
- 环境(21937)
- 技术(21904)
- 和(21731)
- 务(21672)
- 机构
- 学院(504154)
- 大学(503824)
- 济(203460)
- 经济(198868)
- 管理(193870)
- 研究(175191)
- 理学(166022)
- 理学院(164101)
- 管理学(161046)
- 管理学院(160133)
- 中国(134050)
- 科学(108907)
- 京(108515)
- 财(95868)
- 农(94966)
- 所(90132)
- 研究所(81558)
- 中心(80780)
- 业大(77977)
- 江(77644)
- 财经(75010)
- 农业(73535)
- 北京(69150)
- 范(68324)
- 经(68097)
- 师范(67671)
- 院(62983)
- 州(62319)
- 经济学(60082)
- 财经大学(55242)
- 基金
- 项目(332419)
- 科学(259861)
- 研究(242803)
- 基金(238584)
- 家(208741)
- 国家(206819)
- 科学基金(175878)
- 社会(150759)
- 社会科(142475)
- 社会科学(142436)
- 省(130705)
- 基金项目(125984)
- 自然(114553)
- 自然科(111792)
- 自然科学(111760)
- 教育(111702)
- 划(110050)
- 自然科学基金(109734)
- 编号(100743)
- 资助(98930)
- 成果(83191)
- 重点(74901)
- 发(73409)
- 部(73106)
- 课题(69829)
- 创(67964)
- 科研(63546)
- 创新(63465)
- 教育部(61949)
- 大学(61431)
- 期刊
- 济(232262)
- 经济(232262)
- 研究(151582)
- 中国(102213)
- 农(90304)
- 学报(81789)
- 科学(75026)
- 财(72591)
- 管理(70357)
- 大学(61917)
- 农业(60996)
- 学学(58278)
- 教育(58150)
- 融(51145)
- 金融(51145)
- 技术(44449)
- 业经(40788)
- 财经(36234)
- 经济研究(35519)
- 问题(31292)
- 业(30984)
- 经(30977)
- 图书(26094)
- 版(25063)
- 技术经济(24704)
- 理论(23942)
- 贸(23502)
- 科技(23501)
- 统计(23103)
- 资源(22633)
共检索到766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安琪 杨国涛 武嘉旭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性政策法规相关内容,本文从质性文本分析的角度,梳理总结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的整体性特征,并依据特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家庭农场的政策法规特征为:方向上兼顾一贯性与多样性、结构上侧重阶段性与现实性、主体上关注府际职能的广泛性与协调性。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农场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推动多样政策供给;明确法律主体地位,加快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执行部门间协同治理,明确部门职责边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蔺全录 包惠玲
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家庭农场发展呈现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的趋势,在我国虽有家庭农场的成功试点,但家庭农场发展普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家庭农场出现的背景、概念、现状、发展趋势、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家庭农场 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云 尚旭东
家庭农场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基于省级行政区财政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文本分析,得出当前省域财政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资金支持"、"涉农补贴"、"项目配套"、"信贷支持"、"保险服务"和"税费优惠",具体扶持措施既有针对要素集聚过程中相关当事人、物资和项目的奖补,也有对服务生产和经营环节涉事主体、产品和税收的补贴,还有对农场主进取和绿色生产行为、银行和保险机构配合政策的回报。但是对政策工具间是否具有传导性和替代性、各类政策工具效力的比较与筛选欠缺设计,成为下一步各地政策工具调整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财政 家庭农场 政策文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兰华
一、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客观上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均分配土地的条件下,家庭农场所需土地只能是在不改变承包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承包者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流转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的非农业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屈学书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生产二重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是与当前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生产关系,是符合农业生产二重性特点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家庭农场适应当前的制度环境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伟峰 王海涛 刘菊
1.提供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界定标准和登记方法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界定。土地是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物质前提,但由于确权登记等工作还未完成,土地流转速度缓慢,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需求还远远不能得到满足。首先,应完善法律,健全制度。政府需结合国情,健全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征 黄登清 李丽 林毅 吴振宇
论文基于对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四川成都3个地区424个家庭农场的入户调查,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特征、金融业务使用和需求状况以及金融需求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农场主个体方面、经营特征方面、融资和保险金融业务使用方面、金融需求方面以及金融需求所面临的困境几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结论。最后,从优化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熙保 冷成英
在对湖北武汉和安徽郎溪607户家庭农场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地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特征。两地家庭农场经营者都具有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基本特征;农场经营投资规模大、收益高,但经营管理粗放,参与合作社意愿不强,融资比较困难。但两地代表的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在经营类型、产品价值方面差别显著,导致家庭农场在收入、雇工等方面呈现较大差异。对此,应明确家庭农场界定标准,大力支持高素质人才下乡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创新思路切实解决家庭农场的信贷和保险瓶颈,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夯实家庭农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发展特征 比较分析 武汉 郎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剑
当前,需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扶植政策、运行效率及资金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加速家庭农场规模化进程;拓宽贷款融资渠道,丰富抵押担保方式,突破资金瓶颈;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家庭农场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农业技能人才,做好农场科学管理,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家庭农场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发展探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军 李国富
安徽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近年来,在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笔者通过对安徽家庭农场的典型解剖和总结分析,概括出安徽省家庭农场目前存在的类型特点,剖析了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安徽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态势一是起步早,发展迅速。安徽省的家庭农场起步较早,早在2007年,安徽省郎溪县就紧紧围绕当地的优势资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杨凯波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载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需要深刻剖析世界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趋势,理清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营造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我国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杨凯波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载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需要深刻剖析世界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趋势,理清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营造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我国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