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9)
- 2023(15530)
- 2022(13699)
- 2021(12850)
- 2020(10963)
- 2019(25190)
- 2018(25050)
- 2017(48998)
- 2016(26214)
- 2015(29522)
- 2014(29435)
- 2013(28939)
- 2012(26512)
- 2011(23581)
- 2010(23630)
- 2009(21739)
- 2008(21335)
- 2007(18445)
- 2006(16301)
- 2005(14045)
- 学科
- 济(103693)
- 经济(103570)
- 管理(79040)
- 业(75905)
- 企(63075)
- 企业(63075)
- 方法(51168)
- 数学(44432)
- 数学方法(43880)
- 财(31125)
- 农(27935)
- 中国(27928)
- 业经(22458)
- 务(20759)
- 财务(20688)
- 财务管理(20632)
- 学(20549)
- 贸(19995)
- 贸易(19986)
- 企业财务(19629)
- 地方(19608)
- 易(19395)
- 制(18974)
- 农业(18600)
- 理论(17090)
- 银(16304)
- 银行(16265)
- 和(16244)
- 环境(16135)
- 技术(15833)
- 机构
- 大学(372636)
- 学院(372009)
- 管理(150616)
- 济(148173)
- 经济(145055)
- 理学(131020)
- 理学院(129570)
- 管理学(127304)
- 管理学院(126618)
- 研究(118188)
- 中国(89021)
- 京(78284)
- 科学(72441)
- 财(71589)
- 所(57753)
- 财经(57537)
- 农(53945)
- 中心(53642)
- 业大(53035)
- 研究所(52459)
- 经(52215)
- 江(51996)
- 北京(49439)
- 范(49121)
- 师范(48691)
- 经济学(44305)
- 院(43345)
- 财经大学(43005)
- 州(42729)
- 农业(42233)
- 基金
- 项目(253795)
- 科学(200115)
- 研究(186180)
- 基金(185243)
- 家(160656)
- 国家(159099)
- 科学基金(137472)
- 社会(117804)
- 社会科(111633)
- 社会科学(111601)
- 基金项目(98993)
- 省(98257)
- 自然(89689)
- 自然科(87572)
- 自然科学(87548)
- 自然科学基金(85957)
- 教育(85658)
- 划(82432)
- 资助(76620)
- 编号(76417)
- 成果(60890)
- 部(56329)
- 重点(55878)
- 发(53495)
- 创(52463)
- 课题(51348)
- 创新(48890)
- 教育部(48685)
- 科研(48650)
- 人文(48030)
- 期刊
- 济(159079)
- 经济(159079)
- 研究(107574)
- 中国(62799)
- 学报(55283)
- 财(55210)
- 管理(54186)
- 科学(51817)
- 农(47846)
- 大学(42666)
- 学学(40248)
- 教育(37369)
- 农业(33539)
- 技术(31538)
- 融(30145)
- 金融(30145)
- 财经(27352)
- 业经(27225)
- 经济研究(25663)
- 经(23223)
- 问题(21076)
- 理论(18328)
- 商业(18206)
- 图书(18085)
- 技术经济(17468)
- 科技(17031)
- 版(16807)
- 实践(16800)
- 践(16800)
- 业(16605)
共检索到531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轶群
我国家庭债务与旅游消费存在非线性的阈值协整关系。文章使用非线性平滑机制转移函数模型检验了家庭债务等因素对旅游消费的阈值协整效应,发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家庭债务的变化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变化的原因,随着家庭债务的上升,家庭债务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当家庭债务低于阈值时,可以促进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但是随着家庭债务上升超过阈值时,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城镇居民必需品消费的增加不断增强家庭债务的作用,城镇居民对必需品的消费习惯负向影响旅游消费,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总体为正。二是家庭债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消费习惯形成 旅游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文进 张坤
文章选取2001~2011年宏观季度数据,采用VEC模型对消费、家庭债务和房价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长期,家庭债务和房价对消费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房价对消费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成本约束和替代效应的影响比较小;短期内,当偏离长期均衡时,三者将以-0.196129的弹性调整到长期均衡状态。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消费与房价之间存在双向反馈机制,家庭债务与房价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家庭债务与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家庭债务不是消费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VEC 消费 家庭债务 房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采用1997~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文章考察了家庭债务、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以及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是影响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经济增长是引起家庭债务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消费金融市场建设,合理控制全社会的家庭债务规模,使家庭债务规模的扩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居民应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结构,加强家庭债务风险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消费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重润 杨妍 赵昶
由于住房资产与负债相互影响,住房资产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明确。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和2019年两期数据,以有房家庭为样本,对住房资产、住房债务与家庭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总体来看,住房财富能够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对消费升级也有促进作用,而住房债务则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的增长和消费升级,而且不存在住房债务对家庭消费的门槛效应。交乘项回归系数表明,住房债务对住房财富效应有不确定影响,具体而言,住房债务削弱了住房财富对消费支出的效应,但是却扩大了住房财富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住房财富与债务对首套房家庭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多套房家庭,对食品、衣物以及交通通讯支出的影响显著;从消费升级角度看,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显著,而住房债务仅对城镇家庭消费升级影响明显。政策启示是:稳定家庭杠杆率、释放住房财富流动性、优化差异性信贷政策。
关键词:
住房资产 住房债务 家庭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南
本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97~2011年劳动收入、净金融财富、家庭债务、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等变量的季度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债务等变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与净金融财富对居民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住房价格与家庭债务的上升不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但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应该多途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金融工具创新的步伐,鼓励农村居民合理借贷;保持对房地产的平稳调控,合理控制房价,满足中低收入家庭购房需求。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家庭债务 VECM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饶育蕾 张梦莉 陈地强
家庭或企业行为决策中的“同群效应”正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家庭消费决策中的“同群效应”。基本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的当期总体消费水平与周边社区其他家庭的当期消费水平正相关,但却与其他家庭滞后一期的消费水平负相关;(2)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后,家庭的三类消费支出同样表现出“同群效应”,其中生存型消费最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是一种因参考点框架产生的现象,而不能由理性预期的“习惯形成”解释。当家庭将同期社区的其他家庭消费水平作为参考点时,家庭并未考虑同期的消费追赶对未来预期消费效用的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家庭与周边社群的社会关系越紧密或社会背景的同质性越高时,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会越强。
关键词:
习惯形成 参考点依赖 同群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新民 夏诗园
本文通过使用2000—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运用VECM模型来实证检验中国家庭债务、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家庭债务、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家庭债务规模的膨胀在长期内不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但在短期,家庭债务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起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建立健全相应法规,而家庭应合理配置资产结构、增强家庭债务危机意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玉华 叶绮娜
美国家庭债务是战后美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机制之一,对近70年来美国家庭消费与债务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美国家庭债务的爆炸式增长引发了学界对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内在关系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行为的内在关系与动态变化,在分析二战以来美国家庭债务规模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实际家庭债务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同步运动特征,并利用LSTR非线性模型定量验证和探讨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同步运动的周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的内在关联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经济扩张阶段与经济收缩阶段呈现出差异性的同步运动规律,家庭债务与消费同步运动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
关键词:
家庭债务 家庭消费 经济周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进军 孙月
本文分析了家庭收入、收入来源对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以及城乡居民家庭的差异,并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居民家庭旅游呈现需求富有弹性的特征,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旅游消费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效应、财产性收入效应略高于农村居民;老年人转移性收入效应最大;学历越高的户主,其家庭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效应越大。研究表明家庭的旅游支出具有一定的收入效应,但旅游已属于收入富有弹性的商品。当前刺激旅游消费的途径在于如何促进旅游产品创新,拓展新的旅游要素,激发人们新的旅游动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佳慧 张良
本文在持久收入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住房资产、住房负债影响旅游消费的微观机制,探讨了该影响在不同房产数量家庭中的差异,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住房资产对旅游消费有显著的财富效应,能够刺激旅游消费,住房负债对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房奴效应,限制旅游消费;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被放大,住房负债的房奴效应被减弱;既有住房贷款又有住房借款的家庭,房奴效应最大,只有住房借款的家庭次之,只有住房贷款的家庭不存在房奴效应,甚至会刺激旅游消费;户主是年长者的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强于户主是年轻者家庭。政府应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度调控,实行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旅游市场应针对消费群体细分产品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以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关键词:
住房资产 住房负债 房产数量 旅游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宁滔 李林 齐炜
本文引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19000多户家庭中有旅游消费支出的3617户家庭的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的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方法,试分析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提出以下研究建议:根据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层次进行旅游产品细分;根据不同生活区域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或根据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对"亲子"旅游产品进行细分;应增加更多的优质周边家庭旅游产品与亲子旅游配套设施等。本文所讨论关于中国家庭旅游市场
关键词:
家庭旅游 市场 消费特征 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宁滔 李林 齐炜
本文引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19000多户家庭中有旅游消费支出的3617户家庭的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的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方法,试分析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提出以下研究建议:根据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层次进行旅游产品细分;根据不同生活区域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或根据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对"亲子"旅游产品进行细分;应增加更多的优质周边家庭旅游产品与亲子旅游配套设施等。本文所讨论关于中国家庭旅游市场细分的相关建议,可以供旅游行业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旅游营销策略时作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家庭旅游 市场 消费特征 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厘清我国家庭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将对于高质量旅游服务供给提供多维创新渠道。为此,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的数据,本文将采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从社会以及家庭结构、经济和心理因素探讨影响家庭旅游消费的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庭具有较高的旅游消费支出。然而,男户主家庭的旅游支出模式更为保守且较大的家庭规模具有较低的旅游消费支出。收入越高和拥有车辆的家庭的旅游消费也越高,然而家庭成员的健康与否是影响家庭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最后,表现出较高普遍信任度的家庭更有可能旅行和花费更多。为此,本文提出优化旅游产品、拓宽市场渠道等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决策、旅游营销策略设计和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炎涛
本文运用Hansen和Seo两机制阈值协整研究了中国1955—2009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总消费以及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与电力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了石油消费和电力消费外,经济增长与其他变量都存在着非线性协整关系。(2)在正常(第一)机制中误差修正对长期均衡的调整是相对较小的,意味着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市场存在着持续的不均衡,因此有必要采取能源需求方管理政策来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使二者关系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关键词:
阈值协整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贾男 张亮亮 甘犁
本文利用"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假说来研究中国家庭食品消费行为的特征,并首次利用1989—2006年农村家庭微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试图给出近年来农村居民储蓄率持续偏高、消费倾向持续偏低的一种新解释。对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有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这一效应即使在考虑了家庭的"预防性动机"之后仍然是稳健的,并且它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比预防性动机更为重要。但是本文估计出的"习惯形成"参数比用总量数据得到的习惯形成参数要小。
关键词:
不确定性 习惯形成 系统广义矩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