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8)
2023(6114)
2022(5136)
2021(5190)
2020(4512)
2019(10931)
2018(11366)
2017(23152)
2016(12715)
2015(15000)
2014(15374)
2013(15086)
2012(13702)
2011(12360)
2010(12967)
2009(12235)
2008(12316)
2007(11268)
2006(10138)
2005(9305)
作者
(35718)
(29238)
(28707)
(27746)
(18631)
(13828)
(13475)
(11185)
(10820)
(10791)
(9826)
(9618)
(9334)
(9320)
(8899)
(8774)
(8755)
(8683)
(8550)
(8308)
(7370)
(7194)
(7055)
(6670)
(6642)
(6634)
(6626)
(6452)
(5894)
(5563)
学科
(51186)
经济(51128)
管理(41630)
(41252)
(36017)
企业(36017)
方法(28261)
数学(25509)
数学方法(24987)
(18245)
中国(14971)
(14614)
(13442)
财务(13402)
财务管理(13363)
企业财务(12717)
(12630)
(11206)
银行(11200)
(10591)
业经(10395)
(10064)
贸易(10054)
(9845)
理论(9697)
(8661)
(7795)
金融(7794)
(7760)
(7719)
机构
学院(184226)
大学(181615)
(72876)
管理(72556)
经济(71114)
理学(61602)
理学院(61043)
管理学(59806)
管理学院(59481)
研究(51844)
中国(45426)
(39472)
(38483)
财经(30674)
科学(29320)
(28183)
(27548)
(25918)
北京(25125)
中心(24796)
(23510)
财经大学(22707)
研究所(22373)
(22317)
业大(22195)
师范(22123)
(22020)
经济学(21622)
商学(19958)
商学院(19803)
基金
项目(106078)
科学(82519)
研究(80928)
基金(74989)
(62878)
国家(62356)
科学基金(54147)
社会(48829)
社会科(46278)
社会科学(46266)
(41873)
教育(39935)
基金项目(39041)
编号(35956)
自然(34851)
(34654)
自然科(34026)
自然科学(34020)
资助(33500)
自然科学基金(33395)
成果(30140)
课题(24386)
(24071)
重点(23472)
项目编号(22379)
(21789)
(21412)
教育部(21202)
(21003)
人文(20903)
期刊
(83769)
经济(83769)
研究(56688)
中国(35097)
(33346)
管理(29218)
教育(23073)
学报(21633)
(21621)
金融(21621)
科学(20563)
(19502)
技术(18896)
大学(17456)
学学(16104)
财经(15290)
业经(14721)
经济研究(13657)
(12926)
农业(12823)
问题(11187)
统计(10979)
财会(10591)
理论(10209)
(9980)
商业(9953)
技术经济(9711)
(9571)
图书(9458)
会计(9285)
共检索到28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越川  刘延平  
本文认为,网络性、生产技术性和专业信任性是影响我国客运专线公司业务外包的三个主要因素,它们是客运专线公司进行业务外包时必须考虑的。文章指出,按照业务外包程度的不同,客运专线公司的业务外包可分为完全外包、部分外包、合包、自主经营等四种主要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客运专线公司应综合考虑成立时间、规划地段、战略定位、风险控制等多种因素并在多因素综合权衡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外包模式,这是客运专线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和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滨  李红昌  
客运专线发展模式是客运专线经营管理体制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提出了独立发展模式等4种客运专线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户佐安  严余松  邱忠权  
未来几年将有多条客运专线投入运营,而这些客运专线采取何种运输组织模式,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客运专线基本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分工,提出我国客运专线可供选择的几种基本的运输组织模式;通过对影响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以及列车上下客运专线条件的分析,提出我国各类客运专线应分别采用何种运输组织模式的建议。研究结论可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运营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意扬  王勇  郑海健  
根据铁路客运现行管理体制及应用收益管理的环境问题,分析协同收益与成本、协同环境,并提出协同收益管理的基本内涵、一种体系结构以及协同流程,为客运专线公司收益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佟达  刘晓溪  安迪  
根据铁路客流影响因素以及高速铁路客流的性质选择了重力模型对客运专线客流进行短期预测,并通过对京沪线月均客流分布进行统计整理,利用重力模型对京沪客专沿线车站的客流分布进行OD反推,最后利用平均增长系数法对预测结果进行收敛调整,对比了预测客流分布和实际客流分布,验证并给出了重力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流分布进行描述的方法,为制定列车开行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帮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鉴  彭其渊  
诱增客运量是预测客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成果尚不系统,很难满足客运专线诱增客运量预测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目前诱增客运量预测广泛使用的重力模型和生长曲线模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力模型改进方法,使其适合客运专线诱增客运量的预测,并构建诱增客运量预测的综合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游经元  
我国要建设铁路客运专线急需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考察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建设融资的经验和教训,建议在公开招标的前提下广泛使用出口信贷,争取在国外发行铁路债券,积极组织银团贷款,大胆尝试项目融资,认真研究设备租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成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必然与监管部门的指向趋同,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管理型业务转变2010年以来,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信托业当前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中国银监会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和业务规范,特别是2011年正式实施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对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开启了我国信托公司新形势下业务模式二次转型的帷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泽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良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居民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带动消费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同时,"银保监发[2019]23号"文与"信托函[2019]64号"文陆续出台,信托公司展业面临监管常态化、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成为值得探讨的新领域。文章结合消费金融产业背景及政策导向,简述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几种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明德  李文兴  
在详细分析影响铁路客运专线运输成本各因素的基础上,对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输成本按要素进行了分类,针对铁路客运专线运输成本特点,设计了铁路客运专线运营支出科目,划分了铁路客运专线运营作业,建立了一套运输作业指标体系及专门的铁路客运专线运输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弋波  王谦  
本文综合考虑旅客出行时间和客票价格因素对客运专线不同列车需求的影响,建立基于旅客选择行为的营运收益优化模型,分析铁路客运专线公交化运营中的客票定价问题。通过旅客需求分析论证了客运专线采取差异定价策略的必要性;对收益优化模型最优价格数值解的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定价机制,差异定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旅客需求、调整高峰期客流,还能给营运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需求分析表明,客运专线的服务水平决定其市场占有率;数值解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旅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决定差异定价策略的效益,旅客对出行时间的敏感程度决定最优客票价的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玉萍  耿剑卫  
诚信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在信息披露的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够规范的地方。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采用Binary Logistic方法实证研究2004-2008年受谴责上市公司违规的原因,探讨导致信息披露不诚信的根源,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诚信度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俊林  徐家明  
在我国,非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仍处于中低水平,与现代化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其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尤显突出,"两高一低"长期存在,即高员工流失率、高员工成本和低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国非上市公司想要在国际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提升整体竞争水平。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整体竞争能力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核心员工作为企业员工的极为重要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