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8)
2023(10076)
2022(9110)
2021(8733)
2020(7378)
2019(17368)
2018(17512)
2017(34751)
2016(18713)
2015(21185)
2014(21441)
2013(21445)
2012(19662)
2011(17801)
2010(17807)
2009(16446)
2008(16160)
2007(14178)
2006(12523)
2005(11037)
作者
(54880)
(44946)
(44817)
(42629)
(28641)
(21529)
(20522)
(17715)
(17033)
(16031)
(15406)
(14918)
(14248)
(14196)
(13931)
(13505)
(13445)
(13418)
(12871)
(12735)
(11171)
(11142)
(10886)
(10181)
(10136)
(10111)
(10066)
(9986)
(9034)
(8782)
学科
(73542)
经济(73454)
管理(54105)
(51765)
(41870)
企业(41870)
方法(36560)
数学(32118)
数学方法(31801)
中国(21087)
(20052)
(19150)
业经(15647)
(15493)
(14730)
(14608)
贸易(14601)
(14227)
地方(13571)
农业(13299)
(12861)
银行(12824)
(12195)
(12131)
财务(12066)
财务管理(12042)
(12004)
理论(11752)
环境(11603)
技术(11565)
机构
大学(272163)
学院(269295)
管理(110031)
(106855)
经济(104423)
理学(95313)
理学院(94316)
管理学(92833)
管理学院(92350)
研究(86786)
中国(66510)
(58301)
科学(53474)
(51129)
(43345)
财经(41154)
(40340)
业大(39387)
中心(39376)
研究所(39246)
(37978)
北京(37477)
(37287)
(35038)
师范(34755)
经济学(31689)
农业(31639)
(31532)
(31385)
财经大学(30714)
基金
项目(181359)
科学(141625)
研究(134418)
基金(131049)
(113066)
国家(112138)
科学基金(96002)
社会(82852)
社会科(78445)
社会科学(78424)
基金项目(70239)
(69899)
自然(62636)
教育(61447)
自然科(61099)
自然科学(61085)
自然科学基金(59972)
(59052)
编号(56173)
资助(54639)
成果(45781)
(40550)
重点(39742)
(38047)
课题(37770)
(37301)
项目编号(34915)
教育部(34797)
创新(34769)
科研(34720)
期刊
(115179)
经济(115179)
研究(82624)
中国(46096)
学报(40619)
管理(39593)
科学(37494)
(36748)
(35968)
大学(30801)
教育(29123)
学学(28838)
(25922)
金融(25922)
农业(25103)
技术(22851)
财经(19391)
业经(19292)
经济研究(18412)
(16312)
问题(15768)
理论(15531)
图书(15064)
实践(14430)
(14430)
技术经济(13377)
科技(12928)
现代(12526)
商业(12312)
(12081)
共检索到389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鸿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采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来辅助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机构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方面防范系统性风险,尽早达到宏观审慎要求。本课题通过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与政策意义,在央行信贷调控中的作用,在我国实行的历史与发展、分类等方面厘清思路,重点从经济理论上分析其经济原理,运用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证明其将来的改进方向,并提出了改进将要面对的问题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郑艳文  
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宏观调控"工具箱"的内容,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性管控的效果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及预期效果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应对流动性不断充裕和通胀压力显著加大等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睿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系统重要性程度、宏观经济热度等指标挂钩,对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调控效能、平抑通货膨胀、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在取得较好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的问题,其中制度差异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修正制度差异是当前推行和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介绍,分析了在我国实施该项制度的效应和历史地位,得出以下结论:(1)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的工具,也是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手段;(2)该项制度是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配合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配合机制将会受到考验;(3)该项制度的近期效应影响有限,重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效应,特别是对商业银行无理性放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4)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基于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属于一种过渡性的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劲草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货币政策成为调控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央银行使用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次频繁调整成为亮点.从存款准备金率三次调整的背景、目的、成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丽华  孟照建  
从2006年7月到2008年3月,央行连续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在比较分析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认为单纯依靠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无法完全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应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再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治本的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洋  
本文通过对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总体影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在滞后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此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涤龙  沈春华  欧阳胜银  
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系统平稳运行有着显著影响,而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文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符合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实际的统计模型,并对2011下半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趋势进行统计预测,保守估计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至多出现三次调整机会,时间分别为2011年9月、11月和12月,上调空间预计达到23%。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智  秦艳梅  
近年来,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经济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中央银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固有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国内货币政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过高的存款准备水平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政府应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琳  
本文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较西方国家更加有效、调控流动性更具优势、以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矛盾更具成效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期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从收缩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缓解房地产上涨动能等方面,综合评估了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对我国货币政策取向进行了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调控手段之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霞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由于其政策效果过于猛烈,随着各国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多样化,它已经逐步退出了日常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范畴,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我国近期要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而较少使用其他政策工具呢?笔者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试图剖析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的深层原因;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所代表的正向激励和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一种尝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志芳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在借鉴国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设计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改进措施,以期对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吉洁  王屹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5%的显著水平上,股价是准备金率的格兰杰原因;准备金率不是股价的格兰杰原因;股票价格滞后二期对准备金率的影响较大,且为正向影响。由此建议:深化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要确保政策行之有效;政府在制定政策标准时,要做仔细推敲、科学论证;科学划分资本市场,加快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迈入,对投资股市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雪  耿中元  李薇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