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8)
- 2023(3313)
- 2022(2823)
- 2021(2725)
- 2020(2482)
- 2019(5688)
- 2018(5956)
- 2017(12178)
- 2016(6748)
- 2015(7952)
- 2014(8213)
- 2013(8264)
- 2012(8101)
- 2011(7469)
- 2010(8015)
- 2009(8108)
- 2008(8229)
- 2007(7614)
- 2006(7220)
- 2005(6920)
- 学科
- 济(29790)
- 经济(29743)
- 管理(20224)
- 业(18379)
- 企(14721)
- 企业(14721)
- 方法(12810)
- 中国(11601)
- 数学(10564)
- 数学方法(10452)
- 制(9540)
- 财(9009)
- 农(8592)
- 银(8025)
- 银行(8023)
- 行(7734)
- 贸(6584)
- 贸易(6576)
- 业经(6444)
- 易(6424)
- 学(6181)
- 融(6119)
- 金融(6119)
- 理论(5988)
- 体(5648)
- 税(5471)
- 制度(5231)
- 度(5231)
- 税收(5192)
- 收(5137)
- 机构
- 大学(109239)
- 学院(106368)
- 济(47031)
- 经济(45903)
- 管理(39280)
- 研究(34730)
- 理学(32248)
- 理学院(31933)
- 管理学(31567)
- 管理学院(31363)
- 中国(30128)
- 财(28078)
- 京(23872)
- 财经(20751)
- 经(18529)
- 科学(17731)
- 江(17585)
- 所(17237)
- 北京(16117)
- 中心(16088)
- 财经大学(15219)
- 经济学(15214)
- 研究所(14836)
- 范(14469)
- 师范(14392)
- 州(14336)
- 经济学院(13672)
- 农(12417)
- 院(12016)
- 师范大学(11470)
- 基金
- 项目(54071)
- 研究(43869)
- 科学(41970)
- 基金(38526)
- 家(31640)
- 国家(31338)
- 社会(27789)
- 社会科(26237)
- 社会科学(26233)
- 科学基金(26182)
- 教育(20931)
- 省(19755)
- 基金项目(19454)
- 编号(19370)
- 成果(18202)
- 划(16893)
- 资助(16746)
- 自然(14406)
- 自然科(13998)
- 自然科学(13991)
- 自然科学基金(13739)
- 课题(13502)
- 部(13239)
- 性(12194)
- 项目编号(11947)
- 重点(11924)
- 教育部(11758)
- 发(11453)
- 人文(11320)
- 年(11316)
共检索到179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炳鉴
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理论思考●李炳鉴复式预算是世界上一种比较先进的预算管理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这一制度要比我国传统的单式预算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不仅透明度高、对应性强,有利于加强预算监督和约束力,而且可以依照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春梅
预算执行阶段是整个公共预算管理的关键 ,在这一过程中调整预算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界定预算调整的范畴 ,在我国《预算法》中并没有一个较清晰的表述 ,导致了各级政府及预算部门的一些不规范操作 ,严重削弱了预算的法律权威性。本文从预算执行的控制目标及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两方面来理顺预算调整的内涵。
关键词:
预算调整 监督 控制 超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惠敏
我国目前实行的税务代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务代理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税制改革的需要,在我国必须实行税务代理制。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税务代理"社会需求"不足的难点,完善税务代理制度化的前提条件,以加快我国现行的税务代理制度化的进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中一 陈穗红 周威 张晓云
本文在分析复式预算的成因、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实行复式预算有利于健全财政职能,全面反映财政活动,增加财政分配的透明度,控制举债规模,硬化预算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行复式预算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职能与财政活动内容的扩展,它是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矛盾,解决分配比例失调的客观要求,能够适应改革以来财政管理变化的需要.作者认为,实行复式预算除了继续坚持"收支平衡、量力而行"等基本原则外,还要遵循加强宏观控制,盈利性投资与非盈利性投资相结合,税收收入要兼顾两个预算,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留有协调空间等原则.要实行复式预算必须进行配套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单欣红
一、复式预算的基本情况复式预算是相对我国目前实行的全部财政活动都在一个预算中反映的单式预算而言的。通常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组成,西方国家在30年代至70年代大都实行复式预算。复式预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双重预算,即按经济性质把预算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部分,前者包括政府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资金支出以及为供应这类支出而筹集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后者包括对公有企业和公共工程的投资、偿还国内外债务等项的支出,并采取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涂祥策 何杏杏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绩效预算为依托的政府支出管理改革。被称为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将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理念融入公共管理之中,旨在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品成本,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现代财政预算管理方法。可以说绩效预算不仅是一种预算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整个政府编制和管理预算理念的一次革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先智
我国实行食品安全规制中偏重政府的主导作用,轻视食品安全的其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发挥。在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当发挥食品的生产经营者、消费者、非营利组织、新闻媒体、社会公众有激励的约束作用,形成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规制格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左孝顺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思考左孝顺本世纪60年代之前,解释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仍主要沿用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标志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兴起。随后,西方学者又相继提出了其它理论。但是不难看出,垄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海发
一、农业补贴的内容界定 (一)农业补贴的含义农业补贴属于财政补贴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在我国的财政预算中,财政补贴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帐户,财政补贴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也尽管财政补贴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行为早在50年代初期就已出现,但政府文献中并未对财政补贴作文字上的严格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只是把一些财政支出项目,如物价补贴、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税收减免等作为财政补贴看待,而把这些项目的加总就看作是财政补贴总额。同样,作为整个财政补贴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农业财政补贴,也只是把一些对农业的财政支出项目,如按优惠价供应农用生产资料的差价支出、农村税收减免等,看作是农业补贴。在这样的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高缅厚
如果从理论源头上追溯的话,传统发展观是构成我国股市生态系统脆弱的根源。股市“物理环境”即制度安排存在的巨大缺陷,股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生产能力低下,“生产者”与“消费者”角色错位,股市生态系统中不同“消费者”之间数量关系的失衡,股市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缺失,造成了我国股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再造健康的股市生态,我们就必须正本清源,突破传统发展观的樊篱,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认识和解决股市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
股市生态 传统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在金融发展中结构优化和总量增长具有同等重要性。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在总量方面快速增长,但在结构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缺陷,近年来结构性矛盾日益明显,继续走粗放型的总量增长之路已弊端过大,需要转变思路,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本文研究了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分析了影响金融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讨论了金融结构的分析指标和评价依据,阐明了金融结构的作用机理,试图通过理论层面的研究,探寻金融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为我国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许保利
政府投资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它既是一个政府职能问题,又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前者是指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必须进行一部分项目的开发建设,而后者则是政府为进行投资活动必须采取各种方式集中一部分资源加以利用。但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下,政府投资则起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伟
运用两部门模型和中国2005年18部门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生态环境建设与一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结构、以及对代际积累消费关系的资源配置结构直接相关,对代际问题的不同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和决策,现实的经济社会投入—产出结构也制约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理论思考 经济理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海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走过一段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不平凡的历程。国家财政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过去集中型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的弊端,从下放财政和财力入手,进行各项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财政政策的调整,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从而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实力。15年的财政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在今后的改革中加以运用,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改革的认识,把握改革的方向,避免走弯路,使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