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7)
- 2023(7075)
- 2022(5984)
- 2021(5417)
- 2020(4675)
- 2019(10267)
- 2018(10723)
- 2017(20871)
- 2016(11359)
- 2015(13044)
- 2014(13362)
- 2013(13301)
- 2012(12847)
- 2011(12147)
- 2010(12466)
- 2009(11935)
- 2008(11399)
- 2007(10561)
- 2006(9873)
- 2005(9174)
- 学科
- 济(69516)
- 经济(69457)
- 管理(30157)
- 业(23777)
- 方法(21629)
- 数学(19486)
- 数学方法(19390)
- 中国(18937)
- 地方(17447)
- 企(17270)
- 企业(17270)
- 农(13758)
- 制(13233)
- 学(12798)
- 地方经济(12687)
- 财(11983)
- 业经(11510)
- 银(10847)
- 银行(10830)
- 行(10541)
- 体(10508)
- 融(10148)
- 金融(10141)
- 贸(9379)
- 贸易(9370)
- 易(9037)
- 环境(8790)
- 农业(8670)
- 发(7983)
- 和(7854)
- 机构
- 大学(175757)
- 学院(175237)
- 济(84851)
- 经济(83128)
- 研究(65620)
- 管理(60865)
- 中国(51304)
- 理学(50593)
- 理学院(50003)
- 管理学(49271)
- 管理学院(48938)
- 财(40403)
- 京(37899)
- 科学(36448)
- 所(33851)
- 财经(31040)
- 研究所(30139)
- 中心(28371)
- 经济学(28063)
- 经(27906)
- 江(27389)
- 农(26358)
- 经济学院(25012)
- 北京(24822)
- 院(23196)
- 财经大学(22600)
- 范(22479)
- 师范(22248)
- 业大(22069)
- 州(21573)
- 基金
- 项目(101856)
- 科学(78803)
- 研究(77275)
- 基金(72269)
- 家(62237)
- 国家(61751)
- 科学基金(51137)
- 社会(49979)
- 社会科(47337)
- 社会科学(47326)
- 省(39264)
- 基金项目(37175)
- 教育(35029)
- 划(32681)
- 编号(31631)
- 资助(30410)
- 自然(29477)
- 自然科(28706)
- 自然科学(28695)
- 自然科学基金(28157)
- 成果(27372)
- 发(23823)
- 部(23103)
- 重点(23006)
- 课题(22907)
- 国家社会(21012)
- 创(20126)
- 发展(19897)
- 教育部(19891)
- 性(19742)
- 期刊
- 济(106508)
- 经济(106508)
- 研究(61851)
- 中国(36705)
- 财(29649)
- 管理(25185)
- 学报(25140)
- 农(24378)
- 科学(22497)
- 融(20192)
- 金融(20192)
- 大学(19461)
- 经济研究(18740)
- 学学(18380)
- 教育(18155)
- 财经(16923)
- 技术(16145)
- 农业(16072)
- 业经(15448)
- 经(14793)
- 问题(14511)
- 贸(11884)
- 技术经济(10332)
- 国际(10309)
- 统计(9638)
- 商业(9231)
- 理论(9135)
- 经济问题(9082)
- 世界(8720)
- 经济管理(8662)
共检索到287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岫立 韦琬
实体经济不断缩小的利润空间,与金融行业持续较高利润形成鲜明对比,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前荣
当前,我国价格形势表现为消费领域物价涨幅较低、生产领域价格下降的特征,我国物价面临下行压力。而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前期货币政策偏紧和新的商业模式是当前物价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为缓解价格下行压力,建议相关部门应从价格改革、财政货币、需求刺激和相关的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前做好防范物价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政策预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安世友 贾策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的三大工作任务。围绕三大任务,我国将全面推进金融监管的体制机制改革,并通过对监管体系的机构整合和制度建设,形成强监管、严监管的市场态势,有效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转型升级。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发展的目标就是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要各司其职,实体经济要专注发展生产力以提升供给端产出质量,推进资本积累和资本集聚,金融则要专注资源优化配置以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推进资本集中,二者要明确定位以避免功能交叉或误用,才能相互促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科技力量提升、产业链韧性、改革开放、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但会议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就意味着,压力的化解不仅要促进需求扩张,还要兼顾供给的稳定,更需要注重对预期的引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影
乡村旅游在城市化大潮中凸显出乡村独特韵味与价值,具有门槛较低、运营难度较小、收益周期较短等产业特点,加之政府大力扶持,新世纪以来迅速成为农村最具活力、发展前景的产业类型之一。但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条件下,也面临经营上的沉重压力,但也为其提档升级提供了契机。只有从多个方面协调应对,方能度过危局,实现提档升级,在新的起点步入顺畅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乡村旅游 压力 应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伟霞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以长期结构性因素和外部压力为主;接着分析引发通货膨胀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长远影响,以及外部依赖型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然后分析通货膨胀的财富转移效果—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财富转移,中国向美国的财富转移;最后针对所分析问题,提出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化
2002年4月美元相对西方主要货币大幅度贬值后,美元与日元之间汇率却波动不大,这实际上是日本政府操纵外汇市场的结果。本文从日本国内经济基本情况、外部帐户状况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多个角度分析了对日元汇率的影响,认为日元成为近期最可能大幅升值的货币。
关键词:
日元 汇率 升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代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望及面临的问题王代敬一、我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1.今后十年,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型经济结构。在这个过渡型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要实现三个转换:一是改革思路的转换、由放权让利、调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的员工自杀事件,彰显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中员工普遍面临压力过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背景因素,也存在着用人单位管理不善以及员工抗压心理不成熟的因素。为了减缓员工的工作压力,国家应在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给员工提供有利的条件,用人单位应采取更人性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员工也要调整心态以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云刚 陈月英
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低度化特征及其弱质性 ,指出 ,在当前城乡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大批农民进城”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人口压力将进一步加重。同时 ,本文重点分析了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局限性 ,并提出了多方位改革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加强对入城人口管理和控制的几项对策。
关键词:
低度城市化 工业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同裕 陈元富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已逐渐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根据关注范围的差异,压力测试可以划分为宏观压力测试和微观压力测试。本文着重研究旨在衡量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宏观压力测试,在详细阐述其步骤和方法之后,对中国开展宏观压力测试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压力测试 金融稳定 风险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鸣
九十年代是农村经济体制走向成熟,有计划商品经济向前推进,现代农业确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的前途寄希望于改革与发展。十年农村改革举世瞩目,有成就,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失误之一就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削弱,影响并制约了农村经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华杰 沈文良
过剩: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陈华杰沈文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的商品短缺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品销路不畅,大量积压,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降。这就清楚地表明,经常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过剩问题在我国出现了。为此,本文对过剩现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伟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经济学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对全球化之概念、动力及其进程的探讨入手,集中分析了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以及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经济今后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的问题,作了预期。作者认为,截止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从全球化得到的利益明显地大于成本。利益与外贸扩张、外资流入直接相联系,成本则与出口渠道的外方控制、国内市场的出让等势头增强密不可分。按照目前的进程,未来数年我国面临的局面将是:全球化利益增幅降低而全球化成本增幅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