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1)
- 2023(11528)
- 2022(9855)
- 2021(9117)
- 2020(8135)
- 2019(18500)
- 2018(18476)
- 2017(36409)
- 2016(19856)
- 2015(22647)
- 2014(22959)
- 2013(22652)
- 2012(21472)
- 2011(19378)
- 2010(20010)
- 2009(19438)
- 2008(18892)
- 2007(17390)
- 2006(15301)
- 2005(14117)
- 学科
- 济(79195)
- 经济(79095)
- 管理(55719)
- 业(55695)
- 企(43240)
- 企业(43240)
- 方法(36850)
- 数学(32818)
- 数学方法(32576)
- 中国(30341)
- 融(29248)
- 金融(29240)
- 银(29011)
- 银行(28980)
- 行(27906)
- 财(24697)
- 农(23033)
- 制(22693)
- 业经(16405)
- 贸(16322)
- 贸易(16310)
- 地方(16118)
- 学(16066)
- 易(15924)
- 务(15741)
- 财务(15698)
- 财务管理(15656)
- 企业财务(14882)
- 农业(14842)
- 体(14462)
- 机构
- 大学(287202)
- 学院(286710)
- 济(120735)
- 经济(117973)
- 管理(107817)
- 研究(95316)
- 理学(90961)
- 理学院(90012)
- 管理学(88543)
- 管理学院(88027)
- 中国(83655)
- 财(62228)
- 京(60918)
- 科学(55840)
- 农(49056)
- 所(48798)
- 财经(48496)
- 中心(46759)
- 江(44034)
- 经(43810)
- 研究所(43766)
- 业大(40928)
- 北京(39035)
- 农业(38798)
- 经济学(38036)
- 财经大学(35943)
- 州(35728)
- 范(35353)
- 师范(34956)
- 经济学院(34609)
- 基金
- 项目(178515)
- 科学(139038)
- 研究(132025)
- 基金(128655)
- 家(110905)
- 国家(109939)
- 科学基金(93148)
- 社会(82835)
- 社会科(78370)
- 社会科学(78347)
- 省(69624)
- 基金项目(67746)
- 教育(61175)
- 自然(58852)
- 划(58526)
- 自然科(57471)
- 自然科学(57454)
- 自然科学基金(56456)
- 编号(55416)
- 资助(54195)
- 成果(46529)
- 部(40443)
- 重点(40013)
- 课题(38056)
- 发(37967)
- 创(36630)
- 教育部(34697)
- 性(34543)
- 科研(34377)
- 创新(34322)
- 期刊
- 济(132905)
- 经济(132905)
- 研究(89934)
- 中国(57873)
- 财(48567)
- 融(47936)
- 金融(47936)
- 农(44310)
- 学报(43430)
- 科学(38721)
- 管理(38015)
- 大学(32776)
- 学学(31010)
- 教育(28744)
- 农业(28442)
- 财经(24586)
- 技术(23662)
- 经济研究(21904)
- 业经(21544)
- 经(20911)
- 问题(18154)
- 理论(16407)
- 贸(15441)
- 实践(14832)
- 践(14832)
- 业(14488)
- 统计(14301)
- 技术经济(14071)
- 商业(13750)
- 国际(13392)
共检索到44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李正辉
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理论 ,分析了宏观金融风险主体——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博弈行为 ,论述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通货膨胀及金融稳定的关系 ,从而提出了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春香 石瑞丽
利用信号博弈的相关模型及理论对物流企业、银行和融资企业三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融资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往往会倾向于向市场发送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利用较高的报酬和利润率来吸引物流企业和银行的参与。而两者在高利益的诱惑下,往往会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同意融资企业的提议。
关键词:
物流金融 信号博弈 金融风险 物流企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超 张瑞雪 朱相宇
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相互交织、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交互行为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和宏观经济风险指数,采用DCCA、MF-ADCCA、基于时间延迟的DCCA算法与TVP-VAR模型分析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之间交叉相关的、非对称的、方向性的、时变性的复杂交互行为,结果表明: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呈双向交叉影响作用关系;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大,且金融风险的累积会加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而金融风险的释放却不能及时带来经济的繁荣;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间具有显著的时变关联性,宏观经济风险对金融风险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CCA),在汇集、处理与整合编制多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层面的风险财务报表,测度了2000—2008年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并直观展示和分析了该期间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风险敞口的动态演变情况。本文在我国特殊的数据背景下,基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探索了测度和监控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具体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CCA方法 宏观金融风险 资金流量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全国工商联不动产商会房地产金融课题组 陈洪波 王震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业中资金循环的三个环节以及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存在于我国房地产业中的宏观金融风险。通过与国际经验的比较,发现存在于我国房地产业中的宏观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开发企业环节,但是仍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宏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房地产业的本轮上升;制度因素对房地产宏观金融风险影响较大。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的分析发现,存在着对房地产业金融风险的误读,对此需要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提出了从制度建设方面防范房地产宏观金融风险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杨淑振
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CCA),基于我国2000~2008年系统性宏观金融存量数据,深入探讨了宏观金融风险的演变速度与机制。在明晰了主要风险因子及其波动原因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量化分析并直观演示了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层面宏观金融风险积增的非线性速度和轨迹;进而研究了同样具有危害性的部门间非线性风险传染机制和速度。论文旨在为增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的可操作性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非线性 风险积增和传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贺聪 洪昊 王紫薇 陈一稀 葛声 游碧芙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国际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应用宏观压力测试和蒙特卡洛模拟,选择GDP、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失业率、房地产价格指数、出口增长率、生产者物价指数,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得出三个结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当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将会大幅增加;生产者物价指数、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对信用风险产生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对信用风险产生负向影响;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会在短期和长期对信用风险产生相对重要的影响。最后,本文对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宏观压力测试 政策框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志强 姜全 闫兆虎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危机的来源,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实证结果表明,尽管我国目前的总体系统性风险处于相对安全区间,但受房地产信贷、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及汇率波动、宏观环境稳定性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快速上升,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逆周期调控,弱化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建立风险预警,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胜民 何玉洁
笔者基于2008—2016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方法,探究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银行风险行为的关系,并讨论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协调安排。通过实证得出:(1)宏观金融风险会向银行传染,宏观金融风险上升会导致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主动风险承担上升,但会使经营风险下降;(2)银行经营风险和主动风险承担是宏观金融系统不稳定的原因,经营风险上升会导致宏观金融风险上升,但主动风险承担对宏观金融风险影响不稳定;(3)系统性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比非系统性银行的要高,而非系统性银行的经营风险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比系统性银行的要高。然后笔者又从政策目标安排、风险调控重点和系统重要性对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进行了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德勇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既源于金融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和脆弱性,更源于国内国外竞争主体强弱分明的态势。金融开放的风险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互相联系但却不尽相同的层面。宏观金融风险的最终表现是国民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而微观金融风险的形成则在于我国微观金融主体竞争效率的低下。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宏观金融风险 微观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培 叶永刚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再思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是需要建立在定量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的。本文利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框架对东亚及东南亚有关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显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系统性风险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早在2006年就初现端倪,一些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在显著增大的同时还显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总量态势、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学科课题组100836)课题组负责人:张曙光。参加本文讨论的课题组成员有张卓元、左大培、李晓西、袁钢明、张平、盛洪、刘迎秋、仲继银、杨帆、王利民、刘霞辉、韩孟、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齐炎龙
自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成为业界及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对金融风险的管控失效,而金融危机的治理需要重新认识及测度宏观金融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对本次金融危机后有关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理论、方法与争论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而从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传染三个角度对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就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本文分步骤、分层次的解析了系统性/金融危机酝酿及演化过程中,宏观金融风险在各类因素推动下加速增高的具体机制——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同时利用我国2000—2008年系统性宏观金融数据实证分析了风险传染的现实状况和不同实现机制。文章旨在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脆弱性的演变机制及局部性负面冲击升级演变为系统性危机的轨迹和速度。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CCA方法 风险传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