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9)
2023(9167)
2022(7972)
2021(7358)
2020(6688)
2019(15540)
2018(15731)
2017(32083)
2016(17391)
2015(20191)
2014(20532)
2013(20766)
2012(19905)
2011(18197)
2010(18494)
2009(17730)
2008(18184)
2007(16465)
2006(14370)
2005(13272)
作者
(51865)
(43360)
(43085)
(41606)
(27822)
(20795)
(20066)
(16835)
(16239)
(15684)
(14587)
(14584)
(13782)
(13714)
(13622)
(13593)
(13199)
(12691)
(12649)
(12612)
(10952)
(10718)
(10667)
(9898)
(9843)
(9792)
(9701)
(9570)
(8771)
(8534)
学科
(80678)
经济(80589)
管理(52563)
(50738)
方法(42827)
(41825)
企业(41825)
数学(37896)
数学方法(37621)
(24283)
中国(21397)
(19637)
(17197)
(16724)
贸易(16716)
(16268)
(15754)
财务(15736)
财务管理(15693)
(15437)
(14959)
银行(14936)
企业财务(14933)
业经(14871)
(14169)
(13845)
金融(13843)
农业(12425)
理论(12182)
地方(12145)
机构
大学(269518)
学院(265692)
(116581)
经济(114191)
管理(101665)
理学(86928)
研究(86668)
理学院(86031)
管理学(84781)
管理学院(84287)
中国(70485)
(59237)
(56238)
科学(49599)
财经(46938)
(44376)
(42487)
(41168)
中心(40665)
研究所(39519)
(39415)
经济学(37773)
业大(36264)
北京(36056)
财经大学(34954)
经济学院(34464)
(32813)
农业(32689)
师范(32497)
(31685)
基金
项目(163068)
科学(127907)
基金(119701)
研究(119484)
(102852)
国家(102025)
科学基金(86878)
社会(76842)
社会科(72900)
社会科学(72880)
基金项目(62772)
(61794)
教育(56361)
自然(54976)
自然科(53673)
自然科学(53654)
自然科学基金(52722)
(52539)
资助(51576)
编号(48778)
成果(41313)
(38687)
重点(36826)
(33939)
教育部(33616)
课题(33146)
(32986)
人文(32271)
国家社会(31695)
科研(31658)
期刊
(125706)
经济(125706)
研究(83137)
(47145)
中国(46440)
学报(38788)
管理(35816)
(35701)
科学(34755)
(32167)
金融(32167)
大学(29534)
学学(27890)
财经(24470)
教育(23756)
农业(23463)
经济研究(21479)
技术(21235)
(20931)
业经(18983)
问题(17791)
统计(17124)
(16255)
理论(14752)
(14189)
技术经济(13820)
决策(13311)
商业(13256)
国际(13141)
实践(13128)
共检索到399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贵生  李晓华  
首先,Invest对GDP和Index有长期影响,而在短期内影响不明显甚至为负向的,可以认为本次以经济高速增长和物价上涨为主要表现的经济过热,并非源自于近期的投资扩张。项目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存在较长的投资周期,所以,本轮经济过热的根源来自于1—2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以前的盲目投资扩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贵生  李晓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蓉  李霞  
过去十几年中,房地产行业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其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起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在需要的时候,中国政府往往会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来稳定房价。因此,对这些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1998—2008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政府实施的税收、信贷、土地供给政策与中国房价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三种调控政策与房价变动之间均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层面上,税收政策是引致房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著名的货币主义学派的头面人物费里德曼对通货膨胀曾有过颇有影响的判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一结论对许多国家的通胀都得到了验证。 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现象?即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的过量发行?进一步,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有利于经济增长还是有损于经济成长?如何度量这种影响?如此而自然引出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理想比值是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达  
宏观经济问题是国家经济生活中总量方面的问题,诸如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总量,全社会商品、服务的供与求,劳动力的供与求、货币的供与求、预算的收与支、结余或赤字的总量,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率、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工资率和就业率、利息率和汇率的总量比率。这些总量和比率,在均衡与失衡、协调与失调、相容与排斥等相关形态的运动过程中,按照怎样的规律趋向或背离均衡点,构成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王平  辛玲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 ,中央银行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 ,采取了积极措施。但运行一年多来 ,经济运行速度增幅趋缓、物价持续低迷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源于货币政策效应受到遏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启才  
泰勒规则作为一种简单的货币政策规则,受到广大学者关注和各国央行的重视。目前,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中尚未运用该规则进行操作,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政策独立性、相关机制和技术约束条件出发,深入探讨了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并依据应用中存在的掣肘因素,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铁波  陈建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磊  王雅莉  
从宏观区位视角出发,本文在多元统计分析生成区位宏观化因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方法考察宏观区位在空间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状态,并探索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我国空间结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布局的等级-规模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开始出现,宏观区位影响力高等能效空间分布由点状分布特征开始呈现线状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仍然是单体发展模式,没有形成涓滴效应,区域带动效应弱,联动发展态势不强;总体而言,旅游产业还处于相对集聚的发展状态,并推动着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结构的持续演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光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为缓解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重点取向应是解决扩大就业、缩小贫富差距、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和证券投资方面转化等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平  韩冰  朱宇  
文章在理论上通过一个动态的蛛网模型解析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并用博弈模型解释了宏观金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困难,进而证明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当前的宏观金融政策对房价调控的效果是微弱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呈发散型蛛网模式,原因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融资的制度安排决定的,只有改变我国房地产融资的制度安排、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各主体之间的制约关系,才能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呈蛛网型发散的根本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福  李成  
基于动态非平衡面板系统GMM模型分析中国62家商业银行2000—2012年间的财务数据发现,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负向关系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反映更加敏感。进一步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其中,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截距效应和负向斜率效应;自有资本比率较高和规模较大的银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反映较为审慎;热衷于表外业务的银行在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会更加激进。因此,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需要将金融稳定目标纳入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实现货币当局与监管当局的统一协调。同时,对异质性银行实施动态化和差别化的审慎监管,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