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6)
- 2023(8139)
- 2022(6893)
- 2021(6329)
- 2020(5240)
- 2019(11966)
- 2018(12063)
- 2017(23646)
- 2016(12953)
- 2015(14748)
- 2014(14844)
- 2013(15085)
- 2012(14872)
- 2011(13590)
- 2010(14092)
- 2009(13407)
- 2008(13356)
- 2007(12068)
- 2006(11181)
- 2005(10551)
- 学科
- 济(61855)
- 经济(61787)
- 管理(35831)
- 业(34519)
- 企(26241)
- 企业(26241)
- 中国(22127)
- 方法(20229)
- 地方(17842)
- 数学(17836)
- 数学方法(17710)
- 农(17199)
- 财(16642)
- 制(14085)
- 银(13998)
- 银行(13987)
- 行(13496)
- 业经(13255)
- 融(13068)
- 金融(13068)
- 贸(11282)
- 贸易(11267)
- 农业(11199)
- 易(10888)
- 发(10512)
- 地方经济(10157)
- 务(10072)
- 财务(10054)
- 财务管理(10023)
- 学(9718)
- 机构
- 大学(191198)
- 学院(190794)
- 济(83546)
- 经济(81681)
- 研究(72055)
- 管理(66868)
- 中国(58493)
- 理学(54798)
- 理学院(54109)
- 管理学(53339)
- 管理学院(52968)
- 财(44095)
- 京(42985)
- 科学(39910)
- 所(37492)
- 研究所(32897)
- 财经(32794)
- 中心(32143)
- 江(30366)
- 经(29602)
- 农(29208)
- 北京(29015)
- 范(27484)
- 师范(27245)
- 经济学(26051)
- 院(25326)
- 州(24972)
- 财经大学(24199)
- 业大(23519)
- 经济学院(23379)
- 基金
- 项目(109017)
- 科学(85090)
- 研究(84615)
- 基金(76657)
- 家(65250)
- 国家(64622)
- 科学基金(53935)
- 社会(53474)
- 社会科(50707)
- 社会科学(50694)
- 省(42480)
- 基金项目(39453)
- 教育(38876)
- 划(36149)
- 编号(35242)
- 资助(32486)
- 自然(31566)
- 成果(31347)
- 自然科(30705)
- 自然科学(30698)
- 自然科学基金(30113)
- 发(29492)
- 课题(25821)
- 部(25060)
- 重点(24905)
- 发展(24346)
- 展(23926)
- 性(22603)
- 创(21842)
- 教育部(21587)
共检索到32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灿 吴垠
美国次债市场信贷失衡风波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金融资本无限的逐利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能继起所造成的。它既是信贷体系过度扩张的产物,而且也受到各国产业资本利润率普遍下降规律的客观约束,同时还表现出突发性极强且不易根除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应当首先使我国国内的经济处于一种平衡、稳定和科学的增长态势之中,然后再辅以恰当的对外宏观调控政策。
关键词:
次债金融危机 价值规律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惠斌 覃事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09年,我国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局面,呈现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共进行了五次紧缩型的宏观调控(见图1),时间段分别是:(1)1979-1981年;(2)1985-1986年;(3)1989-1990年;(4)1993年下半年-1996年;(5)2003年下半年-2004年(此前,1998-2002年为扩张型的宏观调控)。与前四次宏观调控相比,第五次宏观调控在各方面都具有新的特点。正确认识当前宏观调控的新特点及其新思路、新机制,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中央一系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在"股灾"发生一周年之际,许多有识之士发表了不同角度的反思观点,很有见地,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和推敲。例如,有学者认为2015年"股灾"政府救市偏离了市场化的观点就值得商榷。我个人认为,去年"股灾"救市是我国政府真正发挥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是政府宏观调控资本市场的历史起点。过去政府对资本市场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微观直接的行政管制代替市场发挥作用而不是宏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同三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三类问题:第一,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货币供应偏大,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长期问题,包括:农业持续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的问题;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的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节能减排问题。第三,当前需要密切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问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兰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既有总量目标,也有结构目标;确立了经济和社会两类调控目标;在数量上绝不止4个,且优先顺序相机选定;目标选择灵活,并不拘泥于调控时间以及所谓政治周期。"十二五"规划充实了许多宏观调控指标,也带来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应当继续坚持以GDP指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目标,科学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万元产值能源综合消耗目标应当采用更加先进的计量标准。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无法实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宏观调控 “十二五”规划
[期刊] 改革
[作者]
昌忠泽
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宏观调控要想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必须不断完善其微观基础。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关键点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时期边界只能是短期;宏观调控的对象是总量而非结构;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体现出区域差别。应努力寻求具有内生性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经验 反思 微观经济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勒系琳
考察从计划体制的行政分权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这一转变过程中宏观调控手段的使用,展现我国宏观调控由政府直接控制到间接调控的渐进过程。分析了过去宏观调控手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有关宏观调控手段实现良性转变提出思考,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变、经济体制改革、政府退出直接干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法律手段作用等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手段 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国
一、引言 近来我们开始注重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在靠国债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的条件下(今年1~2月,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债券占整个资金来源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2%下降到4.1%),今年一季度GDP增长却达到9.9%,居民消费价格终于摆脱了持续一年多的下跌趋势,实现了0.3%的正增长,其中36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闻潜
目前宏观调控的使命是要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为此,必须先转变宏观调控的基本理念,其中主要是消费理 念、市场理念和收入理念。同时,还要及时调整有关的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