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6)
2023(14651)
2022(12448)
2021(11326)
2020(9708)
2019(22132)
2018(21715)
2017(42525)
2016(23339)
2015(26160)
2014(26143)
2013(25994)
2012(24751)
2011(22829)
2010(23409)
2009(22077)
2008(21912)
2007(20069)
2006(17968)
2005(16439)
作者
(71131)
(59489)
(59404)
(56697)
(38043)
(28509)
(27092)
(23239)
(22355)
(21304)
(20388)
(19478)
(19243)
(18845)
(18776)
(18538)
(18148)
(17608)
(17261)
(17247)
(15092)
(14931)
(14513)
(13815)
(13582)
(13330)
(13187)
(13071)
(12010)
(11842)
学科
(111953)
经济(111842)
管理(66108)
(62207)
(48462)
企业(48462)
方法(43715)
数学(38680)
数学方法(38319)
中国(29146)
(28417)
(26579)
地方(24080)
(22373)
(22098)
贸易(22089)
业经(21624)
(21487)
(21390)
农业(18737)
(18388)
银行(18333)
(17913)
金融(17911)
(17607)
环境(15777)
(15043)
(14878)
地方经济(14718)
(14702)
机构
大学(349140)
学院(348795)
(156117)
经济(152966)
管理(129416)
研究(125522)
理学(110370)
理学院(109116)
管理学(107404)
管理学院(106763)
中国(95560)
科学(75233)
(73464)
(72483)
(65583)
(63821)
研究所(59295)
财经(56682)
中心(55981)
(53224)
业大(52649)
(51226)
农业(50662)
经济学(49051)
北京(46811)
(44251)
经济学院(44148)
(44085)
师范(43751)
(41879)
基金
项目(220976)
科学(172370)
基金(160103)
研究(158189)
(141016)
国家(139811)
科学基金(117325)
社会(101728)
社会科(96495)
社会科学(96462)
(85586)
基金项目(83939)
自然(75284)
自然科(73481)
自然科学(73450)
(72991)
自然科学基金(72153)
教育(71965)
资助(66349)
编号(62920)
成果(52259)
重点(50327)
(49455)
(49203)
(45237)
课题(44256)
创新(42479)
科研(42433)
国家社会(42062)
教育部(41876)
期刊
(179528)
经济(179528)
研究(108784)
中国(65581)
(57660)
学报(56999)
(54856)
科学(50805)
管理(46993)
大学(42001)
学学(40034)
农业(38415)
(37476)
金融(37476)
教育(31270)
经济研究(30351)
财经(28972)
技术(27962)
业经(27398)
(25008)
问题(24150)
(21709)
国际(20271)
(20018)
技术经济(18777)
统计(17251)
商业(17031)
世界(16707)
理论(16554)
(16212)
共检索到534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余旭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研究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运用国际收支差率、外汇储备率、外经比率等新定义的指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进而探讨并提出了世界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实施低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内外均衡等观点和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杨堃  叶蜀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敬东  
结构失衡与宏观经济政策成效的理论分析尹敬东为论证方便,我们假定:(1)结构失衡模型仅限于投资和消费两个部门。(2)经济未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状态。一、结构失衡: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作为研究结构失衡的起点,我们采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分析框架,这个由希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立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失业无疑已成为最为突出的宏观经济问题,如何在不引致通胀复发的前提下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面临的最大挑战。下岗、失业等以结构问题形式出现,但在结构的背后存在总量问题,总量问题加大了结构问题的解决难度。当前的结构问题由于其特殊的产业组织特征,宏观经济政策松动时,容易形成一松就胀局面,强化和延误结构问题的解决;政策紧缩时,又容易陷入僵局,使结构调整难以实质性推进,这是当前结构问题的症结和结构调整的难点所在。1998年要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一致性,不引致人为波动的前提下,重新考虑政策可信度与灵活性的协调问题,适时调整,适度松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新顺  吕峰  史本山  
近年来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有的还不太明显。本文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政策进行了一般性和实证性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某些政策实施绩效不理想的原因 ,并提出以下建议 :( 1)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 2 )降低税负 ,促进投资 ,增加劳动者收入 ;( 3)减轻农村居民的负担 ,解除对农村居民的各种不平等的约束 ;( 4 )消除股市泡沫 ,释放资金以促进消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念强  何国华  史炳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诚  毛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辛宇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取消了福利分房,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拉开了商品房年代的帷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上涨的商品房价格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政府在各个阶段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政策来稳定房价,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高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在回顾商品房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上,从商品房有效供给、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调整购房者理性预期的角度,分析其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途径,以期为建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商品房价格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提供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误差与遗漏分析张晓朴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误差与遗漏金额(亿美元)-31.35.97-8.42-98.03-97.7-178.1-155.6-169.5误差与遗漏/贸易总额(%)3.30.5...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平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举世瞩目 ,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因此 ,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开发西部所面临的若干宏观环境 ,以利于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特别是要注意宁愿将困难想得更多一些 ,这样应对方案选择的余地也就更多一些 ,做到从最差处着眼 ,向最好处努力 ,这样才能牢牢掌握西部开发的主动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吴鹰  
"经济崛起时期"的中国和日本与美国在国际收支关系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将首先比较其异同,然后使用向量误差调整模型,研究双边国际收支主要项目余额及汇率对美国通胀率、国债收益率及失业率等主要宏观经济福利的长期影响。本文认为,"成熟经济大国"与"崛起经济大国"之间实现双赢的关键是基于此消彼长的互补和竞争关系,而且汇率对金融账户的影响超过对经常账户的影响,美国要在长期内扭转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不应过多依赖于人民币升值,而应顺势对宏观基本面进行调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冯柏  
2021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整体走向复苏,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变、通胀预期忽上忽下、有效需求频繁波动、债务风险有所加剧、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等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不平衡因素明显增多,实际经济走势以及市场预期中的分歧加大,宏观政策调控的过程中面临更多掣肘。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向好,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复苏动力有所减弱,稳增长压力逐渐加大。下一阶段,不均衡的复苏仍将是内外部经济走势的主要特征,为此,要按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鹏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以加速发展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并维持我国现有的国际收支水平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而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开放经济的特点,这使得两个目标相互影响,具有复杂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分析我国主要政策工具特点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后,得出结论,即为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应当合理的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汇率贬值的手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