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7)
2023(15971)
2022(13033)
2021(11904)
2020(9939)
2019(22293)
2018(22066)
2017(42564)
2016(22769)
2015(25474)
2014(25483)
2013(25395)
2012(24147)
2011(22001)
2010(22872)
2009(22176)
2008(21613)
2007(19619)
2006(18469)
2005(17477)
作者
(67637)
(56015)
(55926)
(53251)
(36005)
(26555)
(25417)
(21518)
(21459)
(20333)
(19360)
(18667)
(18458)
(18246)
(17888)
(17371)
(16568)
(16338)
(16234)
(15870)
(14386)
(13917)
(13705)
(13045)
(12760)
(12637)
(12622)
(12428)
(11240)
(11048)
学科
(120179)
经济(120045)
(84745)
管理(74752)
(74688)
企业(74688)
方法(40459)
中国(37041)
业经(33872)
(32141)
(31543)
数学(31518)
数学方法(31334)
地方(29557)
(29136)
金融(29136)
(28087)
银行(28055)
(27637)
(27321)
农业(22824)
(20371)
财务(20341)
财务管理(20305)
(20055)
技术(19370)
(19268)
企业财务(19247)
贸易(19247)
(18877)
机构
学院(339498)
大学(335478)
(157134)
经济(154101)
管理(126232)
研究(123224)
理学(105291)
理学院(104151)
管理学(102900)
管理学院(102252)
中国(102190)
(76393)
(72562)
科学(68873)
(63500)
财经(58274)
研究所(56290)
(56219)
中心(55470)
(54648)
(52663)
经济学(49465)
北京(47374)
业大(44284)
经济学院(44257)
(43769)
农业(43579)
(43479)
财经大学(42791)
(42358)
基金
项目(202157)
科学(159417)
研究(152352)
基金(145539)
(125356)
国家(124145)
科学基金(106184)
社会(99268)
社会科(94179)
社会科学(94155)
(79844)
基金项目(75421)
教育(68257)
(65608)
自然(64585)
自然科(63018)
自然科学(62998)
自然科学基金(61935)
编号(60631)
资助(60202)
成果(50664)
(49726)
重点(45981)
(45041)
(44690)
课题(43603)
(41611)
国家社会(41194)
创新(41143)
发展(40990)
期刊
(193845)
经济(193845)
研究(116350)
中国(76060)
(60518)
管理(55348)
(53279)
(50293)
金融(50293)
学报(45864)
科学(44986)
大学(36011)
教育(35620)
农业(35533)
学学(33992)
经济研究(31613)
技术(31127)
财经(31012)
业经(30870)
(26989)
问题(25002)
(20744)
(20355)
技术经济(20143)
国际(19366)
世界(18758)
现代(17238)
商业(17031)
经济管理(16836)
理论(16257)
共检索到561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中国金融业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在改革开放30年里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支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德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未来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兴洲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并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不断企稳回升。其中,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而消费则是最稳定的一支力量。如果不发生特别大的变化,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态势和动力格局将好于2009年,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格局,有利于流通领域的发展和回升,为流通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考虑到宏观政策影响因素的复杂性,2010年我国宏观政策存在许多两难的选择,宏观政策回旋余地不大,政策取向短期内不会有重大调整,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也要进行一些适度的调整,如逐步调整刺激经济的总量、结构和力度。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流通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本文对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进行了判断,并提出应从六大方面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税制改革也要适应我国发展战略微调的要求,进行结构性和有侧重点的调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碚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侯利  
2002年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与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共同举办了“宏观经济形势与证券市场发展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马庆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刚教授,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振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华夏证券高级分析师银国宏先生等以及近百名专家学者、投资者代表。与会专家就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和当前证券市场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1月1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刘苏社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张宇贤  王远鸿  牛犁  闫敏  邹蕴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但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东生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改革向纵深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经济改革研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向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经济理论界、实业界提供更有价值的分析和政策建议,国务院研究室工业交通组、国家体改委宏观调控体制司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联合建立的中国经济形势专家问卷调查系统,在“第六次经济专家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见《管理世界》1994年第1期)的基础之上,1994年2月于北京召开“宏观经济形势专家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在充分肯定“第六次经济专家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的同时,对1993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和1994年经济发展的展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泰  
继1991年国民经济的全面回升,今年一季度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同时,投资与消费增长的势头也是很猛。这似乎预示着一轮新的过热已经开始。经过测算和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了很大转变,投资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消费仍是平稳回升,在本年内不会出现生产物资的全面紧张和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时期首先表现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急剧上涨,进而导致生产物资的全而紧张和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今年一季度的生产,投资需求增长很快,并且诱发了整个工业的高速发展。因此,经济会否出现过热,关键要看消费需求的增长状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本文运用ARIMA模型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1%~8.3%。2009年我国面临保经济增长和调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当前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是严重的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症结,应以财政政策为主,配套货币政策,加强政策的组合与协调,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措施,特别是应将提高国内消费和经济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上半年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比较多的新问题和新考验,包括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放缓、国内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走弱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