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8436)
2022(7146)
2021(6550)
2020(5568)
2019(12686)
2018(12632)
2017(25269)
2016(13607)
2015(15306)
2014(15646)
2013(15528)
2012(15037)
2011(13957)
2010(14565)
2009(14236)
2008(14077)
2007(12750)
2006(12002)
2005(11202)
作者
(39607)
(32883)
(32850)
(31500)
(21184)
(15481)
(15009)
(12625)
(12524)
(12077)
(11325)
(10784)
(10676)
(10623)
(10401)
(10140)
(9739)
(9593)
(9473)
(9408)
(8567)
(8120)
(7996)
(7631)
(7597)
(7550)
(7251)
(7108)
(6588)
(6422)
学科
(78312)
经济(78253)
管理(42977)
(38547)
(31010)
企业(31010)
方法(25886)
数学(23263)
数学方法(23042)
中国(20652)
地方(18367)
(18300)
(16579)
(15438)
业经(13725)
(12965)
银行(12955)
地方经济(12868)
(12753)
(12480)
(12152)
贸易(12141)
(11759)
(11675)
金融(11675)
(11668)
(10661)
财务(10637)
财务管理(10614)
农业(10564)
机构
学院(207812)
大学(207098)
(100963)
经济(98900)
管理(77074)
研究(73998)
理学(64616)
理学院(63953)
管理学(63026)
管理学院(62625)
中国(59786)
(49913)
(43572)
科学(39223)
财经(38153)
(37351)
(34359)
研究所(32828)
中心(32788)
经济学(32473)
(32295)
经济学院(28894)
北京(28700)
财经大学(27978)
(27409)
(26251)
师范(26088)
(25856)
(25580)
业大(23889)
基金
项目(118292)
科学(93667)
研究(90675)
基金(86211)
(72833)
国家(72202)
科学基金(61680)
社会(59700)
社会科(56554)
社会科学(56541)
(44637)
基金项目(43655)
教育(41376)
(37317)
资助(37314)
自然(36879)
编号(36787)
自然科(35949)
自然科学(35940)
自然科学基金(35285)
成果(32007)
(27546)
(26872)
重点(26486)
课题(26144)
国家社会(24400)
教育部(24206)
(24155)
人文(23713)
(23344)
期刊
(125096)
经济(125096)
研究(74343)
中国(40024)
(38106)
管理(31786)
(27248)
金融(27248)
(25274)
学报(24212)
科学(24205)
经济研究(21742)
财经(20284)
大学(19430)
教育(19417)
学学(18306)
业经(18267)
技术(18014)
(17561)
农业(16770)
问题(16409)
(14058)
国际(12576)
技术经济(12143)
统计(11712)
理论(10952)
商业(10676)
世界(10531)
现代(10274)
经济问题(10225)
共检索到339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武飞  
根据经济调节方式的不同,建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动,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为1953~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第二个时期为1979年至今的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第一个时期,我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计划形式进行资源配置,由于经济信息收集慢,决策过程长,政策传导速度快,容易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而产生大起大落,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时间短、衰退时间长且波动剧烈的特点;第二个时期,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逐步替代计划的形式进行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方式逐步成熟,经济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逐步呈现出增长时间长、衰退时间短且波动逐步平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经勇  
1998年以来,为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政府先后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其效果还不尽人意。为此,应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确定"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书辰  
山东经济学院科研处处长崔友平教授等人的专著《熨平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书,在我国经济周期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这是崔友平教授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青年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伍戈  
在探讨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原因的前提下,阐明了经济周期波动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传导机制,分析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问题。最后指出,当前应当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周期的变动,积极拓宽宏观政策分析的国际视角,并努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扩大内需的步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其友  陈婧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波动即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现象。由于有多种因素共同促进经济成长,因此在理论上对导致经济周期因素的解释也是多个角度的。土地是经济社会生产经营的物质载体,我国土地制度特性决定了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土地供给对经济周期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我国1987年以来土地供给与经济成长波动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我们要实现土地政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协调;政府调控土地的能力与发挥土地市场调节机制相协调;土地调控政策与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相协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阳  牟俊霖  
本文运用符号限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两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就业效应与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有关,在经济衰退期,两者的就业效应最强,在经济平稳期次之,在经济繁荣期最弱。二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单独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比单独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就业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单独采取增加货币供给MO以及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比单独采取增加货币供给M2以及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就业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三是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增加货币供给MO以及降低利率的政策搭配使用,两者对就业的共同促进作用最强,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增加货币供给M2以及降低利率的政策搭配使用,则会抑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就业的共同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胤  吴俊  张宗益  
本文将经济周期、市场结构等外部宏观因素,以及贷款拨备、管理效率等微观银行特征引入研究框架,构建实证检验的联立方程模型,运用GMM方法,采用2004~2009年23家主要城市商业银行数据,从周期性特征的视角对其资本和风险调整的内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调整行为之间存在非对称互动影响,其风险行为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盈利能力、成本管理效率对城市商业银行提升资本水平作用有限;严格的资本监管、市场集中度的降低都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但对其降低风险的作用有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论经济周期规律与宏观调控实践张塞一、如何认识经济周期规律宏观经济在运行中客观上存在周期问题,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客观规律。经济运行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或者从一个低谷到另一个低谷,形成一个周期。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共经历了三个周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立成  
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和信贷波动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平滑经济波动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信贷控制和指导、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和汇率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化、法治化和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发挥银行监管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主要就在于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调控体系、以透明独立为特征的监管组织体系和以准确快捷为目标的风险预警和测试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喻国平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周期性的波动根源在于供给”。“时间一致性”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探讨了引起商业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关系。本文旨在综合述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理论的杰出贡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新立  
过去的2009年,是我国全面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年。2009年我国经济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回升态势,在应对危机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中走出了一个V型的复苏之路。整个经济企稳向好的局面基本形成,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的代价。当前我们的经济回升存在着脆弱性,存在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等问题。为了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新的一年应坚持扩大内需不动摇,继续维持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需要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创造出口需求、维持房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史瑛  刘治国  孔行  
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与宏观调控政策回顾发现,宏观调控会促使房地产价格在高速上涨和稳速上涨之间的状态改变。但多种因素导致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不能完全得到发挥,包括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惯性和宏观调控的时滞、调控政策多元化目标的冲突及着力点不当、执行力度和贯彻落实不彻底等。为此,要从明确调控目标、增强调控弹性、完善调控手段、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做出努力,使房地产宏观调控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