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2)
- 2023(12062)
- 2022(10058)
- 2021(9348)
- 2020(7547)
- 2019(17435)
- 2018(17334)
- 2017(32900)
- 2016(17393)
- 2015(20091)
- 2014(19951)
- 2013(20279)
- 2012(19899)
- 2011(18759)
- 2010(19017)
- 2009(17984)
- 2008(17801)
- 2007(15849)
- 2006(14711)
- 2005(14095)
- 学科
- 济(100856)
- 经济(100766)
- 管理(44483)
- 业(41470)
- 方法(33167)
- 中国(33096)
- 企(29993)
- 企业(29993)
- 数学(29095)
- 数学方法(28968)
- 地方(25387)
- 农(23751)
- 贸(19527)
- 贸易(19508)
- 业经(19472)
- 易(18948)
- 制(18237)
- 财(17668)
- 银(17577)
- 银行(17567)
- 行(17245)
- 融(17036)
- 金融(17036)
- 学(16984)
- 地方经济(15857)
- 农业(15732)
- 发(14721)
- 环境(14144)
- 体(12542)
- 和(12427)
- 机构
- 大学(271302)
- 学院(267773)
- 济(132177)
- 经济(129834)
- 研究(104613)
- 管理(95645)
- 中国(83280)
- 理学(79842)
- 理学院(78840)
- 管理学(77995)
- 管理学院(77463)
- 财(61353)
- 京(59790)
- 科学(55962)
- 所(53060)
- 财经(47477)
- 研究所(47167)
- 中心(44805)
- 经济学(43591)
- 经(43220)
- 北京(40066)
- 江(39677)
- 经济学院(39082)
- 农(37538)
- 范(37274)
- 师范(37020)
- 院(36686)
- 财经大学(35105)
- 州(31806)
- 科学院(30873)
- 基金
- 项目(158878)
- 科学(125761)
- 研究(122360)
- 基金(116447)
- 家(99692)
- 国家(98867)
- 科学基金(83182)
- 社会(82141)
- 社会科(77974)
- 社会科学(77959)
- 基金项目(59903)
- 省(57479)
- 教育(54984)
- 划(49365)
- 资助(48427)
- 编号(48242)
- 自然(47590)
- 自然科(46398)
- 自然科学(46385)
- 自然科学基金(45594)
- 成果(41761)
- 发(40545)
- 部(37815)
- 重点(36035)
- 国家社会(35167)
- 课题(34547)
- 发展(34171)
- 展(33671)
- 中国(33276)
- 教育部(33203)
- 期刊
- 济(160859)
- 经济(160859)
- 研究(97329)
- 中国(59015)
- 财(43299)
- 管理(39145)
- 农(36075)
- 科学(34770)
- 学报(34367)
- 融(33271)
- 金融(33271)
- 教育(29640)
- 经济研究(27792)
- 大学(27261)
- 学学(25224)
- 财经(25018)
- 农业(24877)
- 业经(23375)
- 技术(22389)
- 问题(21862)
- 经(21845)
- 贸(20390)
- 国际(18630)
- 世界(17045)
- 技术经济(15080)
- 经济问题(13435)
- 业(13163)
- 商业(13110)
- 统计(12899)
- 经济管理(12677)
共检索到442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吴秀波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国未来宏观经济描绘了美好蓝图。通过提高人均GDP水平,将使民众能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使宏观经济发展更加协调;通过科学合理运用多种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给当前难以解决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提供新思路;通过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有助于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十七大”报告 流动性过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万东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来之不易 ,投资环境改善、世界产业转移、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巨额的外汇储备等因素都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 ,也面临一系列资源、环境和制度建设的制约。因此 ,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的支撑因素 ,把握时机 ,争取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机遇 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兴海
如何有效地宏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就国内学者较少涉足的该领域,笔者展开了此次研究。为了保证研究效果,笔者将统计学、分析学、代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自主构建了一种泛二阶差分一元二次方程模型。随后,采用该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实证分析、实证引入的方式,就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若干个方面展开预测研究,为宏观经济的平稳、深入、有效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二阶 一元二次方程 宏观经济 发展 预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明 朱斌 雷翼丞
选取2001—2017年青海统计数据,首先简要分析了青海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概况,显示17年间青海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求进态势,但波动幅度大于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国一样正处在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在此基础上,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模型两种评价方法,对青海经济发展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变化趋势和内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7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结构层面不优,内部诸要素之间不够协调,经济转型发展进度缓慢,导致青海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以上问题应在新时代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予以重点关注并予以解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一、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的研究目标与准则(一)研究目标建立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的目标之一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状况,设置宏观经济全方位的可行性定量评定标准,并可进行国际间,地区间总体与项目评价比较研究。目标之二是确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统计评价方法。包括确定中、短期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值,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式与模型和确定评价指标的数量界限,研究综合测算和证实的结果与理论的拟合效果,研究形成统计评价体系规范方法论的可行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本文认为,改进商务环境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战略上讲,商务环境对市场规模与分工之间的互动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制衡作用;从现实来讲,在未来一两年我们可能会面临比较紧的经济环境,除了企业需要练内功、降低经营成本和改善经营环境以提高企业存活率外,政府还应该下大力气改善商务环境,降低企业经营的各种交易费用。文章提出,要真正落实《行政许可法》,真正实行报备制;改善税收环境,让内外贸企业享受同样的待遇,把生产型增值税改成消费型增值税;大力发展服务业,改善融资环境,积极发展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和民营担保业,由政府出面筹建中小企业发展局,加强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诚信体系以及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建...
关键词:
商务环境 宏观经济 社会信用 通货紧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薇
中国改革十七年宏观经济中的财政运行江晓薇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是保证今后十五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解决如何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发挥财政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洁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针对全球经济不稳、复杂多变带来的挑战和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压力,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两极分化问题、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城市扩张带来的新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宏伟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增速 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京平 张英香 严于龙
"八五"计划时期(1991~199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取得巨大发展的时期。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一系列重大步伐: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外汇外贸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一些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还有一些改革正在积极试点之中。在对外开放方面打破了国外反华势力曾企图对我形成的孤立和封锁局面,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以1988年8月到1991年8月三年治理整顿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洪礼,刘晓越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1996年回顾及1997年展望谢洪礼刘晓越ABSTRACTBasedon"AnnualModelofChian'sMacro-economy",theauthorsmakepre-liminarypredictionofthede...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越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97回顾和’98展望刘晓越ABSTRACTTheauthormadeanalysisandresearchonChina'seconomicsituationin1997andforecastforthemainmacro-econ...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安士伟
54年来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转变与突破,不同历史时期资源的空间配置及利用的特征,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洪菲
为了确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文章通过对近1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回顾分析,找到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利用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泛函分析、最优化理论、几何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自主构建了多角度的最优值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基础数据代入上述模型,利用库恩-塔克定理和变分法确定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最优路径。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最优路径 库恩-塔克 变分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蒋梁瑜 朱鸿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最新统计资料,通过筛选建立对数新发展系数优化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GDP将达到286950.1亿元,到2010年中国GDP将达390645.9亿元,约为2000年的3.94倍,"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