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1)
2023(5455)
2022(4761)
2021(4621)
2020(3970)
2019(9087)
2018(9027)
2017(19222)
2016(10576)
2015(11908)
2014(11985)
2013(11888)
2012(11523)
2011(10464)
2010(10894)
2009(10686)
2008(10819)
2007(9901)
2006(9304)
2005(8824)
作者
(29716)
(24568)
(24321)
(24034)
(15836)
(11566)
(11416)
(9393)
(9284)
(9250)
(8417)
(8139)
(8055)
(7940)
(7890)
(7770)
(7324)
(7227)
(7102)
(7087)
(6404)
(6022)
(5953)
(5699)
(5645)
(5602)
(5552)
(5528)
(5032)
(4911)
学科
(39054)
经济(39011)
管理(30743)
(28352)
(21823)
(21633)
企业(21633)
税收(20380)
(20208)
(16202)
方法(15227)
中国(14347)
数学(13818)
数学方法(13657)
(13135)
(11344)
(9936)
贸易(9930)
(9759)
(9532)
银行(9527)
(9256)
(9197)
农业(7816)
业经(7669)
(7641)
(7632)
金融(7631)
财务(7627)
财务管理(7611)
机构
学院(152402)
大学(150730)
(67017)
经济(65452)
管理(55803)
研究(53064)
理学(46443)
理学院(45945)
管理学(45350)
管理学院(45039)
中国(43475)
(40510)
(32338)
财经(29502)
科学(28930)
(27532)
(26550)
(24611)
研究所(23911)
中心(23624)
北京(21659)
(21597)
财经大学(21478)
经济学(20700)
(19632)
(19273)
师范(19148)
经济学院(18750)
(18712)
业大(17781)
基金
项目(85271)
研究(67547)
科学(66337)
基金(60395)
(51129)
国家(50656)
科学基金(42257)
社会(41741)
社会科(39496)
社会科学(39488)
(32045)
教育(30777)
基金项目(30402)
编号(29414)
(27670)
成果(26665)
资助(26618)
自然(25056)
自然科(24406)
自然科学(24399)
自然科学基金(23968)
课题(20544)
(20033)
(19360)
(19008)
重点(18798)
项目编号(18215)
教育部(17185)
(17095)
(16959)
期刊
(79884)
经济(79884)
研究(57906)
(29522)
中国(28766)
管理(21066)
(20821)
金融(20821)
(19949)
学报(18597)
教育(17438)
科学(16917)
(15810)
(15753)
财经(14275)
大学(14161)
税务(14017)
经济研究(13948)
农业(13452)
学学(13187)
业经(12886)
(12193)
技术(11753)
问题(11037)
(10830)
国际(10469)
理论(8467)
实践(7511)
(7511)
现代(7359)
共检索到25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关予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税负从总体上代表着政府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占用程度,并因此成为制定财税政策的核心因素之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宏观税负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本文从狭义、广义等角度对我国的宏观税负现状加以描述,从经济发展变化、政府职能等因素对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确立合理宏观税负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莉  
宏观税收负担作为税收分配范畴的核心问题 ,是研究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向和起点。它的设计合理与否是税收能否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前提 ,也是税收经济杠杆的实质所在。本文在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现状及合理水平的剖析基础上 ,就适度调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提出了改革建议 ,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税负政策 ,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高旺  李里  
对当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证实表明,我国宏观税负的提高只是一种恢复性增长,税负没有偏重,在世界上仍处于偏低水平,税收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主要基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由此引发的税基扩大。为提高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需要对我国的税收负担和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我国宏观税负偏低的原因及其对策哈尔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一、宏观税负的区间界定(一)西方经济学派的观点关于税收、税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美国供应学派代表人物,南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其基本原理是:假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陆进   胡笑辉  
宏观税负,即一个国家的整体税负,它是从一国整体考察的税收负担,体现着一国全体纳税人对于国家课税的承受状况.众所周知,整个“七五”期间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逐年下降,给财政经济活动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八五”时期我国必须适当提高宏观税负水平,以增强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笔者认为,我国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一、逐步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八五”时期,在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上,可以设想在前期继续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继续进行税利分流试点,而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慧勇  
宏观税负,又称宏观税率,是指税收收入总量与经济总量的比值,反映一定时期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取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情况下,宏观税负由税收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T/GDP)来表示。采用这一指标来看,十多年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池乃珠  陈少晖  
我国学者在宏观税负的基本概念及口径划分上已经普遍达成了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及水平的估计上,学界存在明显的观点分歧,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较低适当抑或偏高的论调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依据,而且还存在一个"立场决定观点"的有趣现象。认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偏低,还有提高的潜力的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税收负担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自1994年我国进行了重大的税制改革至今已有9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宏观税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由此而引发出来的税制改革等问题将展开一番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许生  李世刚  
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庞凤喜  
宏观税负作为一定时期私人部门因国家课税而放弃的资源总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也从总体上代表着政府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占用程度及在经济中的地位 ,并因此而成为所有财税问题的核心问题。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既包括各国共有的一般因素 ,也包括一定时期我国自身的特殊因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凌江  
以巴罗、斯库利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的宏观税负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征税把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使用的过程中,政府征税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没有被政府有效地使用税收对经济产生的正效应所抵消,而政府支出本身也对经济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判断,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是最优的。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调整财政体制,进行相应的税收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耘  夏杰长  李勇坚  
目前,有不少文献讨论过我国的宏观税率问题,但对于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却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定量数学模型,分析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 一、本文模型的基本思想 要分析宏观税率,首先要对税收的基本性质有深入的分析。税收是因为需要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以及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而征收的。因此,税收不是为政府敛财而征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近年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断提高,除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深入等"正常"因素的影响之外,与公共品供求相关的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也是其重要的成因。这些"非正常"因素包括公共品供给与公共品需求的脱节、中央与地方财力与公共品供给责任的错位、非税收入使用偏差、财政幻觉对公共品需求规模的放大、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对公共品供给规模的放大等。对这些"非正常"因素的治理将适当挤出我国宏观税负中的不合理部分,但这种治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