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2)
- 2023(10882)
- 2022(9747)
- 2021(9366)
- 2020(7995)
- 2019(18647)
- 2018(18860)
- 2017(37945)
- 2016(20550)
- 2015(23247)
- 2014(23330)
- 2013(23440)
- 2012(21525)
- 2011(19362)
- 2010(19416)
- 2009(18125)
- 2008(17883)
- 2007(15659)
- 2006(14103)
- 2005(12604)
- 学科
- 济(81428)
- 经济(81330)
- 管理(60399)
- 业(56880)
- 企(46320)
- 企业(46320)
- 方法(39292)
- 数学(34450)
- 数学方法(34136)
- 财(24349)
- 中国(23720)
- 农(21947)
- 税(21777)
- 税收(20333)
- 收(20161)
- 学(17023)
- 业经(16674)
- 制(15864)
- 贸(15835)
- 贸易(15828)
- 易(15392)
- 地方(14759)
- 农业(14456)
- 和(13792)
- 务(13760)
- 财务(13700)
- 财务管理(13676)
- 银(13168)
- 银行(13128)
- 理论(13086)
- 机构
- 大学(296567)
- 学院(293688)
- 济(117833)
- 管理(117596)
- 经济(115238)
- 理学(102095)
- 理学院(100976)
- 管理学(99360)
- 管理学院(98835)
- 研究(94964)
- 中国(71337)
- 京(63386)
- 财(60673)
- 科学(58158)
- 财经(47796)
- 所(47694)
- 经(43276)
- 研究所(42886)
- 农(42000)
- 江(41677)
- 中心(41597)
- 业大(41560)
- 北京(40853)
- 范(37864)
- 师范(37582)
- 财经大学(35507)
- 经济学(35383)
- 州(34231)
- 院(34207)
- 农业(32892)
- 基金
- 项目(194284)
- 科学(152126)
- 研究(144019)
- 基金(141054)
- 家(121580)
- 国家(120558)
- 科学基金(103374)
- 社会(89853)
- 社会科(85028)
- 社会科学(85005)
- 基金项目(75583)
- 省(74065)
- 自然(66991)
- 教育(65504)
- 自然科(65375)
- 自然科学(65360)
- 自然科学基金(64179)
- 划(62774)
- 编号(60222)
- 资助(59004)
- 成果(49785)
- 部(43410)
- 重点(42344)
- 发(40272)
- 课题(40202)
- 创(39844)
- 项目编号(37953)
- 教育部(37399)
- 创新(37101)
- 科研(36973)
- 期刊
- 济(128117)
- 经济(128117)
- 研究(94573)
- 中国(50622)
- 学报(44224)
- 财(43872)
- 管理(42546)
- 科学(40291)
- 农(37457)
- 大学(33203)
- 学学(31196)
- 教育(30705)
- 农业(26263)
- 融(24514)
- 金融(24514)
- 技术(23594)
- 财经(22562)
- 经济研究(21298)
- 业经(20626)
- 经(19009)
- 问题(17341)
- 理论(15988)
- 税(15908)
- 务(15842)
- 图书(15250)
- 实践(14647)
- 践(14647)
- 税务(14163)
- 技术经济(14113)
- 商业(13506)
共检索到430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琳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宏观税负占GDP比重有所增加,而劳动报酬在GDP的占比却略有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对我国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及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现状,继而对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税负 居民收入 劳动报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文章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基础上,对各行业人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性和潜力进行分析,还利用1979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税收负担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自1994年我国进行了重大的税制改革至今已有9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宏观税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由此而引发出来的税制改革等问题将展开一番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许生 李世刚
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税负测定 税负优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美娟 黄丽君
地下经济是指逃避政府税收和监管。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产生地下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收,如能成功逃避税收。地下经济的成本收益率会明显高于地上经济。因此税收是影响地下经济规模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可变参数模型分析地下经济规模对宏观税负变动的敏感度,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税负变动对地下经济规模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地下经济规模的增减跟宏观税负的高低有一定的正向关系;税制的完善程度同样也对地下经济规模产生影响,相对完善的税制结构、稳定的税收政策能够遏制地下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阳
Solow(1958)提出了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两部分的双因素模型。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扩展了其中的产业结构因素,把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结构决定于水平分工的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纵向分工的最终产品价值链结构这一关系纳入到双因素模型之中,得到了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的三因素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内部效应对我国1997—2007年间的总体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做出了70.2%的总体贡献,是主要因素,价值链结构效应做出了23.2%的总体贡献,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总体贡献最低,为6.6%。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涛明 马勇强 滕红
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期不同行业劳动报酬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行业劳动报酬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研究,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差距 面板数据模型 杜宾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慧 费利群
文章利用我国1993~2009年间29个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政府对我国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为负。进一步以东、中、西部分别建立面板模型,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为正,中部为负;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上来说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对东中部的影响会逐步降低,对西部地区会逐渐增加。因此,应改革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政府支出机制、政府收入机制等,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劳动报酬比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尽快提高收入水平。该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劳动报酬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我国劳动报酬水平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影响因素 提高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济广
我国提高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很大的空间。过去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特别是提高非公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存在一些难点。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需要进行政策创新,主要包括重塑工会体制,以保障劳动者的谈判地位,调整农民工的社保政策尤其是养老保险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运用政府力量建立剩余分享机制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晶
文章从技术进步与投入要素所得或回报关系的角度,通过构建劳动报酬份额、资本收益率、人均劳动报酬、技术水平之间一阶差分变量的实证模型,利用中国1993~2007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和验证实证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探求中国省际地区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劳动报酬的变动是影响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重要因素,同时技术进步又是资本收益率变动和人均劳动报酬变动的直接动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劳动报酬比重测算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优缺点,并提出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新思路,从而为测度劳动报酬比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国民核算资料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贵荣 汪晓政 胡军 杨传江
本文结合新疆劳动报酬演变现状及问题,对新疆资本、工资、劳动力产出对劳动报酬及劳动报酬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新疆劳动报酬变动的主要因素,对未来几年新疆劳动报酬增长速度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促进新疆劳动报酬合理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增长 新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梓楠
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劳动报酬水平是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平均劳动报酬和劳动报酬比重作为研究的两个维度,通过动态和静态比较,对第二产业内部各门类、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报酬及其差异进行全面衡量,总结出第二产业劳动报酬及其差异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第二产业内部产业层次越高的行业,初次分配状况越好。文章还就第二产业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有效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光清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一个新罪名,一直存在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客观方面要求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主观方面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主体的认定上,单位犯罪主体与自然人犯罪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的认定难度。
关键词: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犯罪化 犯罪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