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7)
2023(3493)
2022(3188)
2021(3084)
2020(2791)
2019(6216)
2018(6614)
2017(13539)
2016(7500)
2015(8649)
2014(8659)
2013(8628)
2012(8395)
2011(7893)
2010(8127)
2009(7950)
2008(7747)
2007(7160)
2006(6712)
2005(6259)
作者
(23383)
(19432)
(19233)
(18546)
(12224)
(9263)
(8824)
(7503)
(7313)
(7081)
(6555)
(6362)
(6299)
(6232)
(5979)
(5905)
(5847)
(5672)
(5615)
(5569)
(5006)
(4886)
(4623)
(4518)
(4404)
(4358)
(4315)
(4291)
(4021)
(3971)
学科
(28581)
经济(28557)
管理(23026)
(18428)
环境(14453)
(12512)
企业(12512)
方法(11988)
(11313)
中国(10589)
数学(10583)
数学方法(10517)
(7799)
(7785)
(7321)
(7304)
农业(6872)
生态(6779)
(6742)
贸易(6738)
(6616)
(6568)
银行(6560)
资源(6503)
(6380)
(6113)
规划(6021)
地方(5850)
环境规划(5830)
业经(5784)
机构
学院(114563)
大学(113916)
(47677)
经济(46568)
管理(41993)
研究(40737)
理学(35251)
理学院(34846)
管理学(34355)
管理学院(34160)
中国(32558)
(25367)
科学(24829)
(23640)
(21629)
(20549)
研究所(19449)
中心(18838)
财经(18547)
(17847)
北京(16886)
业大(16820)
(16573)
农业(15934)
(15659)
师范(15538)
(14585)
(14533)
经济学(14410)
财经大学(13475)
基金
项目(69987)
科学(53579)
研究(53291)
基金(48871)
(42666)
国家(42260)
科学基金(34345)
社会(32995)
社会科(31084)
社会科学(31074)
(27658)
基金项目(26182)
(23654)
教育(23462)
编号(22605)
自然(20852)
资助(20161)
自然科(20098)
自然科学(20090)
自然科学基金(19690)
成果(19046)
(16396)
重点(15971)
(15926)
课题(15688)
(13971)
科研(13395)
(13370)
(13345)
国家社会(13281)
期刊
(57312)
经济(57312)
研究(35129)
中国(21863)
(18362)
学报(17137)
(15941)
科学(15577)
管理(14057)
(13333)
金融(13333)
大学(12509)
农业(12469)
学学(11705)
教育(11597)
业经(10444)
财经(8909)
问题(8561)
经济研究(8337)
技术(8244)
(7609)
(7151)
资源(6718)
理论(6304)
图书(6208)
(6011)
国际(5913)
实践(5679)
(5679)
商业(5659)
共检索到177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国才  王士革  谢洪  张桂香  张金山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凌夫  
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紧缺且污染严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其次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第三是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四是加大水污染治理,创建节水型社会;第五是加大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丰华丽,夏军,占车生  
生态环境需水是国内外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国外对生态需水的研究侧重于河流生态系统,主要是利用所关心的鱼类对河道物理形态、水流状况等变化的响应关系,来确定河流的最小或最佳流量,研究方法主要以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和生境模拟法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了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可接受的流量变化,以维持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目标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的研究思路。在国内,生态需水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研究大致经历了二个阶段:1988年至1998年是对生态需水相关概念的认识阶段,1998年之后才真正进入起步性研究阶段。因此,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有待加强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以同位素示踪、遥感等技术为支撑,加强生态需水机理和不同时空尺度生态需水转化等问题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凤霞  吕杰  史元  黄利  
食品质量安全的首要问题是保证居民的主食安全。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是以稻米为主食的,稻米质量是否安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居民食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情况。稻米质量安全生产强调产地环境、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三个方面。其中,产地环境强调土壤、空气、水的控制要达到相应环境监测标准,因此,文章从水、土壤、空气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现实,并提出在做好现有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和禁止新污染源产业在稻米主产区内建设;进一步创新产业化组织形式,加强稻米质量安全产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主产区稻田生态监测系统,指导农户按照稻米质量安全生产规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鑫  刘中梅  裴兆斌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推动下,中国海洋蓝色经济区发展加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频发的一系列船舶撞击漏油、捕捞养殖污染等突发事件,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生态本底的支撑和保障,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立足中国海洋环境司法现状,根据对相关司法案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方面存在法律配套机制不健全、司法鉴定工作开展不足、救济方式单一且预期效果差、生态损害赔偿主体范围小和执法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对此,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扩大生态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健全生态环境赔偿制度及加强执法部门信息公开和监管力度等对策,以期为解决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在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下,传统的GDP指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绿色GDP指标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入手,阐述传统GDP指标的局限性,介绍现行的绿色GDP指标核算方法,并分析在我国推行绿色GDP核算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玉霞  贾志宽  韩清芳  刘玉华  曾庆飞  
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杨凌示范区城市生态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生态综合指数为0.63,生态化程度较高,从分析的数值来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因此,要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就要建立城市绿地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严格控制污染,要求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科学制定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整体协调度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文章选取生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2008年各省市的相应指标数据,采用组合评价法将因子分析、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施密特正交化法进行了组合排序,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  苏杨  
中国的生态和环境变化态势是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全方位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制度层面形成全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合力,优先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和实行对环境质量的健康风险管理。为实现"十二五"末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应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据,合理布局产业,解决重点区域问题;优化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完善政策协调体制,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以人体健康为本优化环境保护相关行政资源配置并形成以健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得祥  李轶冰  杨改河  
 在了解目前国内外对青藏高原研究,尤其是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现阶段关于江河源区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甘新莲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吉安市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的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攀枝花市财政局课题组  刘元海  王玖斌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凭借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大量投入,经济增长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总量已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但这一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背后,不乏以生态环境的恶化作为代价。特别是近几年,雾霾、沙尘暴、水体污染、重金属中毒等事件频发不止,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那么,如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就成为当前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而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当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正式提出采用"费改税"的方式建立环境保护税制度,强化税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作用。本文将以攀枝花市作为研究区域,对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欣超  辛晓平  徐大伟  庾强  闫瑞瑞  王路路  秦琪  邵长亮  
[目的]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以数字化管理技术为切入点,实现网络化、空间化、智能控制为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能够提供系统的数字信息和实用的数字化产品。[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草畜业先进国家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对国外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5条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做法:1.从政策大局上转变养殖方式,保护生态环境;2.构建完善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3.加强草原信息化体系建设;4.设立专门的资金项目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及与科研机构的合作;5.促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建议,对完善我国草原信息服务体系和推动我国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