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0)
- 2023(5336)
- 2022(4485)
- 2021(4323)
- 2020(3491)
- 2019(7914)
- 2018(8059)
- 2017(16737)
- 2016(8812)
- 2015(10007)
- 2014(9840)
- 2013(10111)
- 2012(9486)
- 2011(8484)
- 2010(8693)
- 2009(8583)
- 2008(8526)
- 2007(7731)
- 2006(7390)
- 2005(6780)
- 学科
- 济(32374)
- 经济(32332)
- 管理(25484)
- 业(23823)
- 税(21686)
- 税收(20248)
- 收(20076)
- 企(18255)
- 企业(18255)
- 财(14779)
- 方法(12766)
- 中国(12749)
- 制(12281)
- 数学(11449)
- 数学方法(11379)
- 农(11261)
- 银(10058)
- 银行(10055)
- 行(9681)
- 融(7935)
- 金融(7934)
- 体(7900)
- 贸(7721)
- 贸易(7714)
- 易(7598)
- 业经(7439)
- 务(7011)
- 财务(7003)
- 财务管理(6979)
- 体制(6905)
- 机构
- 学院(126950)
- 大学(125307)
- 济(53582)
- 经济(52403)
- 管理(46415)
- 研究(41792)
- 理学(38505)
- 理学院(38130)
- 管理学(37739)
- 管理学院(37497)
- 中国(36713)
- 财(35895)
- 京(26724)
- 财经(26124)
- 经(23476)
- 科学(23007)
- 所(21302)
- 江(20027)
- 财经大学(19202)
- 中心(18764)
- 研究所(18296)
- 北京(17750)
- 农(17169)
- 经济学(16788)
- 州(16006)
- 业大(15347)
- 院(15336)
- 经济学院(15320)
- 范(14978)
- 师范(14876)
- 基金
- 项目(72326)
- 研究(57172)
- 科学(56198)
- 基金(51595)
- 家(44113)
- 国家(43734)
- 科学基金(36402)
- 社会(36136)
- 社会科(34209)
- 社会科学(34202)
- 基金项目(26960)
- 省(26944)
- 教育(25454)
- 编号(25085)
- 划(23217)
- 成果(21839)
- 自然(21159)
- 资助(21033)
- 自然科(20572)
- 自然科学(20568)
- 自然科学基金(20189)
- 课题(16965)
- 部(16911)
- 性(16669)
- 重点(16148)
- 发(16088)
- 制(15679)
- 项目编号(15615)
- 创(14821)
- 国家社会(14805)
共检索到206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月梅 肖月丽
跨国企业利用避税地进行避税是国际避税的重要手段之一,国际避税地的存在为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活动提供了"庇护所",因此,避税地监管对于坚持税收公平主义原则、维护国际税收秩序意义深远。本文在"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从避税地监管的国际努力和我国响应出发,分析目前避税地监管对我国跨国投资产生的影响,结合BEPS行动计划最新成果和我国《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避税地监管体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避税地 监管 跨国投资 路径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晓静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获取民众支持,极力推进国际税收合作,取得了新成果。OECD关于税收政策透明度和信息交换的标准获得了普遍认可,并被纳入了众多双边税收协议;各国针对避税地完善了监管法制,尤其是美国通过的三个税收法案,为他国提供了新视角;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避税地主动与在岸国进行合作。这些新发展为国际税收合作创造了新契机,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避税地法律监管 信息交换标准 税收合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晨阳 田华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对我国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上市和开展国际并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资本流动,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本外逃加剧、公共资产流失和监管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应加强对在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投资的内资企业的金融监管,积极参与相关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并适度放宽在国内开展离岸金融服务的限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小娟
本文利用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机理,并将税收监管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税收监管与企业的避税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促进了企业避税程度的提升;税收监管能有效抑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程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玉莲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产业。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够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完善金融的风控体系,有助于巩固金融的稳定性和普惠性,但同时由于其打破了技术与金融的边界,不仅无法消除金融的固有风险,反而使得风险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隐蔽,由此带来了监管的困局。目前,我国监管当局尚未摒弃传统的监管思维,存在着"放任自流"和"一刀切"的极端监管方式,为监管套利留下了空间。未来,应探索完善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创新监管方式,尤其运用监管科技推进创新与监管的不断融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月
监管科技旨在通过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来提高监管效率并降低监管成本,但是随着监管科技的深入发展,其已不单单是属于金融科技中的一个子集。本文从监管科技的发展历程出发强调其已不仅仅是监管的工具,更代表着未来监管变革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在推行监管科技中存在的障碍,包括监管科技发展动力不足、监管理念落后、算法困境等;最后给出我国发展监管科技的应对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昊
作为完善金融创新监管的重要模式,监管沙盒受到了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付诸实践。从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看,推行监管沙盒的做法主要是:给予监管沙盒参与机构适度的监管豁免,明确参加监管沙盒的准入标准,事先确定测试期限、范围、退出等相关事项,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从实际效果看,监管沙盒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领域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成本,加快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速度,有助于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然而,监管沙盒在实践中也存在如下问题及有待改进之处:一是测试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二是审核、评估周期较长,三是监管沙盒测试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参考境外国家和地区推行监管沙盒的做法和经验,为确保监管沙盒达到预期效果,我国开展监管沙盒试点,要遵循如下路径:第一,对监管沙盒试点予以必要的法律授权;第二,从参与主体、金融市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审慎选择监管沙盒的试点地区;第三,建立与监管沙盒相配套的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第四,构建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第五,鼓励和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参与监管沙盒测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华中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伦贝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虚拟货币场景中的最新应用实践,分析了首次代币公开发行的内在逻辑、发展类型、运作模式和定性难题,结合ICO监管的国际经验和规范路径,对其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监管误区进行深入剖析,主张调整"一刀切"认定为非法的监管路径,参照美国SEC监管模式,以修订《证券法》为契机,扩大证券定义范围,将ICO融资模式纳入证券法的监管渠道,并从准入标准、平台管理、技术防范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方法设计。
关键词:
区块链 ICO监管 证券 监管路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苏玲 姜铮 陶振华
本文阐述了避税地的避税方式和手段,介绍了我国在消除避税地避税危害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力图从避税地避税的根源出发,提出了我国加强对避税地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避税地 离岸信托 受控外国公司 穿透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仙花
(一)跨国公司避税地避税的手法随着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国际避税活动也愈加巧妙和活跃。利用避税地避税便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避税方式的主要手法有:1.建立基地公司。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洪
分享经济在参与者、运营模式和分享资源等方面的发展特征,对当前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监管挑战。因此要加快建立协调统一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主体之间的协作,引入第三方监管主体,完善我国分享经济的监管体系。
关键词:
分享经济 运营模式 监管体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永茂 倪云国
伴随着跨国企业的大量涌入以及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酿就的形形色色的国际避税手法尤其是避税地避税已成为当前国际反避税的焦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骏
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是为满足国企改革的需要而启动展开的,是我国体制转轨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在改革起点上,首先是解决市场会计规则的制定和施行问题,通过新、旧会计制度转换,为国企产权改革提供支持。当国企进入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的改革阶段之后,随之出现的大面积会计行为失范和会计秩序混乱,从反面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管的改革需求。本文认为,在我国体制改革初期制定的会计监管框架与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制度存在脱节和错位,会计监管之所以成为制度瓶颈,原因在于对现行会计监管安排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监管瓶颈 体制协调 摆脱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