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8)
- 2023(11274)
- 2022(9904)
- 2021(9597)
- 2020(7889)
- 2019(18557)
- 2018(18838)
- 2017(36918)
- 2016(19992)
- 2015(22747)
- 2014(22869)
- 2013(22758)
- 2012(21119)
- 2011(19132)
- 2010(19241)
- 2009(17600)
- 2008(17366)
- 2007(15248)
- 2006(13687)
- 2005(12401)
- 学科
- 济(75544)
- 经济(75450)
- 管理(54693)
- 业(51264)
- 企(42229)
- 企业(42229)
- 方法(36236)
- 数学(31342)
- 数学方法(31019)
- 中国(22863)
- 银(21769)
- 银行(21622)
- 制(21041)
- 行(20306)
- 农(20205)
- 财(18768)
- 学(16567)
- 业经(16514)
- 融(15515)
- 金融(15514)
- 贸(14491)
- 贸易(14478)
- 地方(14425)
- 理论(14389)
- 易(14092)
- 农业(13180)
- 和(12828)
- 度(12439)
- 制度(12426)
- 环境(11738)
- 机构
- 大学(285292)
- 学院(281695)
- 管理(112591)
- 济(110156)
- 经济(107503)
- 理学(96636)
- 理学院(95583)
- 管理学(94103)
- 管理学院(93590)
- 研究(91829)
- 中国(74997)
- 京(61664)
- 科学(55620)
- 财(53413)
- 所(45679)
- 财经(42711)
- 农(42675)
- 中心(42285)
- 研究所(41293)
- 江(41107)
- 业大(39889)
- 北京(39870)
- 经(38699)
- 范(37781)
- 师范(37470)
- 州(34568)
- 农业(33554)
- 院(33027)
- 经济学(32711)
- 财经大学(31916)
- 基金
- 项目(185009)
- 科学(143731)
- 研究(139132)
- 基金(132184)
- 家(113313)
- 国家(112343)
- 科学基金(96099)
- 社会(84425)
- 社会科(79860)
- 社会科学(79839)
- 省(71653)
- 基金项目(70755)
- 教育(64736)
- 自然(61993)
- 自然科(60437)
- 自然科学(60424)
- 划(60373)
- 自然科学基金(59320)
- 编号(58961)
- 资助(54905)
- 成果(48816)
- 部(41278)
- 重点(40678)
- 课题(40105)
- 发(38687)
- 创(38258)
- 项目编号(36643)
- 教育部(35603)
- 创新(35549)
- 大学(35278)
- 期刊
- 济(121815)
- 经济(121815)
- 研究(91199)
- 中国(52701)
- 管理(41779)
- 学报(41621)
- 科学(38492)
- 农(38425)
- 财(38069)
- 融(37615)
- 金融(37615)
- 教育(36072)
- 大学(31662)
- 学学(29290)
- 农业(25603)
- 技术(25153)
- 财经(20562)
- 业经(19741)
- 经济研究(19103)
- 图书(17335)
- 经(17281)
- 理论(17007)
- 问题(16291)
- 实践(15728)
- 践(15728)
- 科技(13308)
- 技术经济(13265)
- 现代(13178)
- 商业(12549)
- 贸(12443)
共检索到423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汤诗华 毕磊 朱祖林 郭允建
"建立学分银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要任务。时至今日,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如何,是相关各方都关心的。本研究以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为主线,基于学术文献、报纸报道和政策文本,梳理国内"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与进展。理论探究方面,从国外经验借鉴逐步转向本土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分银行的理论内核、功能定位、组成要素、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与构建策略。实践探索方面,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推动、合作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试点探索。理论研究值得深入的领域还很多,成熟典范的本土经验尚未进入期待视野。本研究为相关各方整体了解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进步、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静 袁芳逸 袁博
学分银行是当前政府与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在对我国各地学分银行典型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学分银行在实践中面临的学分银行框架标准不明晰、学分银行实施主体不清、学分银行缺乏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学分银行学分转换存在障碍等问题,由此提出我国学分银行实践的对策建议: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建立国家学分银行自上而下管理建制的实体机构、建立学分银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学分标准体系和学习成果服务体系。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实践模式 困境 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剑 刘南希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适配不同的金融体系。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后,发展模式从要素投入驱动型逐渐转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什么样的银行结构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回顾,阐释了小银行优势理论的核心要点以及在我国实践的现实效果,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小银行优势在我国是否适用问题,为探索更优的银行体系结构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最优银行结构 小银行优势 科技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颖 李文军
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飞龙 陆和杰
文章从创建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高度入手,参照国内外学分银行研究成果,以提升普通市民素养为目的,在广义学习的概念基础之上,提出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终身教育模式,并探索具有个性化的市民学习体系,与学分制相衔接,建设区域性的市民学分银行。其所建构的学习信息储存、学分认证管理、学分流通消费、学习信用管理等体系,不仅初步搭建了明晰的理论框架,而且在实践上,形成了可操作、可检验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学分银行 理论建构 实践系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瑞兵 葛斌华
文章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并购效率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探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概念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银行效率的内涵和改善路径,重点研究了银行并购效率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参数分析与非参数分析方法,分析了非参数DEA方法的应用优势,介绍了可用于银行效率分析的CCR模型和BCC模型。
关键词:
银行并购 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净
在社会转型和互联网时代,关系到学分银行平稳落地和持续性发展的商业模式研究鲜有涉及。在探讨学分银行商业模式时,要从学分银行的特殊性出发,以企业目标、组织方式和商业元素重组的特点去把握建立商业模式的标准,并应用到北大青鸟的案例中检验其适用性,最终设计出学分银行商业模式的四种路径。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商业模式 可持续性 路径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敖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进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战略投资者参股动机进行了分析,将战略投资者分为两种类型: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进而从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史角度,分析国家推动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真正动因,并就当前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发的各类争议进行了评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股份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随着金融基础结构的变化,理论上对于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是否存在本质区别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本文对这些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分析了银行的特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国卉男 赵华
创设学分银行是我国教育政策中国家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试点,但不同的实践模式却在"无序"困局中面临着不少困境。为提高规范性,凸显学分银行终身教育"立交桥"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各地学分银行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总结反思,力图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策略。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实践模式 模式冲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元庆 杨旭
出于资本计量或其他管理要求,业界开始了操作风险模型化方面的探索,并开发了大量统计精算模型,其中极值理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然而,目前操作风险量化存在严重的数据缺乏问题,面对量化的难度而不得不辅之以定性的方法,如情景模拟、定性评估模型。
关键词:
操作风险 巴塞尔协议 极值理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茹渟 王聪
文章就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汇率变动与银行业稳定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是从基于传统货币危机模型中的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研究,基于银行业危机模型的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研究,银行业间接汇率风险和直接汇率风险的衡量方法等视角对国外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
关键词:
汇率变动 银行稳定 宏观机理 风险衡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2007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加强调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内涵梳理的基础上,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形传染渠道和无形传染渠道,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最后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银行系统性风险 传染渠道 网络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云 刘帅光 李宝伟 王壬玚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子银行的迅速崛起,银行挤兑再度成为经济学讨论热点。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银行挤兑理论的两大学说以及理论模型,从源头分析银行挤兑的内在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挤兑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错配,当某一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其短期资产价值时,挤兑就有可能发生;(2)银行挤兑危机的防范政策上以存款保险制度、流动性供应以及资本金管制为主。这三项政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通过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及对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支持降低了挤兑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将来如何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银行挤兑 金融恐慌 经济周期 流动性错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