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2)
2023(10731)
2022(9498)
2021(9309)
2020(7781)
2019(18347)
2018(18800)
2017(35374)
2016(20102)
2015(22943)
2014(23422)
2013(22729)
2012(21026)
2011(19131)
2010(19429)
2009(17520)
2008(16976)
2007(14915)
2006(13313)
2005(11791)
作者
(56738)
(46375)
(46354)
(44198)
(29520)
(22297)
(21156)
(18314)
(17867)
(16723)
(15946)
(15372)
(14698)
(14616)
(14478)
(14245)
(14023)
(13826)
(13298)
(13208)
(11746)
(11608)
(11119)
(10614)
(10513)
(10407)
(10406)
(10343)
(9301)
(9185)
学科
(70809)
经济(70729)
管理(51928)
(48283)
(39128)
企业(39128)
方法(34471)
数学(30158)
数学方法(29823)
中国(26173)
教育(22924)
(19751)
(17650)
(17455)
理论(15370)
业经(15106)
(15070)
地方(13696)
(13643)
贸易(13636)
(13280)
农业(12693)
技术(12565)
(12007)
(11719)
银行(11682)
(11132)
环境(11121)
(10542)
财务(10483)
机构
大学(286324)
学院(279885)
管理(108001)
(103373)
经济(100648)
研究(94122)
理学(93517)
理学院(92400)
管理学(90833)
管理学院(90292)
中国(64419)
(63087)
科学(57700)
(48837)
(47038)
(45969)
师范(45683)
研究所(42770)
北京(41254)
(41052)
中心(41024)
(39829)
业大(39630)
财经(39358)
教育(37972)
师范大学(37408)
(35640)
(34054)
(33627)
技术(32357)
基金
项目(185455)
科学(145690)
研究(143458)
基金(130360)
(111732)
国家(110668)
科学基金(93965)
社会(85916)
社会科(80997)
社会科学(80975)
(73309)
教育(72256)
基金项目(69552)
(63427)
编号(62329)
自然(60059)
自然科(58545)
自然科学(58529)
自然科学基金(57445)
资助(53782)
成果(53240)
课题(44950)
(42612)
重点(42097)
(40177)
(38365)
项目编号(38354)
教育部(36989)
(36690)
大学(35582)
期刊
(114119)
经济(114119)
研究(93235)
教育(61582)
中国(58566)
学报(41080)
管理(38331)
科学(37773)
(35513)
(33889)
大学(31922)
学学(28381)
技术(27336)
农业(25449)
(21507)
金融(21507)
业经(18819)
财经(18493)
经济研究(17523)
图书(16401)
(15590)
问题(15170)
理论(14820)
职业(14601)
实践(13789)
(13789)
科技(12799)
技术经济(12676)
(12470)
论坛(12470)
共检索到413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钟颀  
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归纳为四个方面:我国的学位具有国家学位的性质;除高等院校外,科研机构也可授予学位,形成了多系统培养的格局;学科结构中理工科规模较大;对硕士学位获得者有较高的学术要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朱宇波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在培养制度方面,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终结性"而非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教育;博士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下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培养类型多样,渠道多元;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研究生院制度等方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王琳  
作者从研究生招生规模、学校授权点发展速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专业学位四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分析与思考,谈了一些看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桂华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与特色●谢桂华学位制度是一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人才培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密切相关。受所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学位制度差别迥然。中国学位制度的建立时间较晚,但发展较快,逐步完善,要求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云  赵娟娟  
以1984~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14个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论文为样本,从论文的期刊和年度分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作者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桂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时期 ,迫切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导下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今后一个时期 ,研究工作一方面要以应用研究为主 ,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 ,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打下初步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张文修  
从教育实践角度出发,论述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实践性特点,指出改革实践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动力源泉,教育研究推动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并提出应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建国 50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阐述了建国 50年来特别是近 2 0多年来学位与研究生工作的基本经验。着重分析了 2 1世纪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若干重要背景 ,并结合实际就 2 1世纪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学科建设等几个重要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朱宇波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化中,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制约下波动发展的;在管理体制改革中,体现了"从上至下"的放权;在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为提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项贤明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现行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学位分类体系不完善、学位制度与学历制度关系模糊、培养模式不合理、管理体制僵化等。制定《学位法》、改革管理体制、开展教学改革等,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梦泉  龚桢梽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评估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几年,在政府宏观指导和鼓励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理论研究发展较快,取得了一些成果;全国性、地区性评估机构以及高校本身也对各项评估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和实践对目前研究生教育评估发展的需求尚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跟上高教改革的步伐,探索有待深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秀华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发展历史 ,可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评估阶段 (1 993年以前 )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初步尝试 (1 993年至今 )两个阶段。对前者 ,作者研究了评估的分类和评估的基本特点 ;对后者 ,作者研究了评估的新发展以及评估的未来格局等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安邦  刘莉莉  
作者从分析国外政府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的作用入手,针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职能的转换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政府对评估工作的管理应该体现在宏观的政策调控上,而不是对评估过程的行政控制。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使自身从琐碎的行政性管理中解脱出来,强化自身的职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诤  周沙  贺小华  
从1999年开始,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同样大规模扩招,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1999年后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可以明晰我国今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变化主要表现为:由"效率优先"向质量和公平价值取向变化;由重学术学位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重的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变化;逐步确立服务需求的价值取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绍梁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类型设置规格要求的基本理论研究及若干设想叶绍梁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1视角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类型设置、规格要求的研究是一个内涵极丰富的论题(本文所提及的“学位”,主要是指攻读研究生的学位,即硕士和博士学位及其不同的类型和规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