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4)
2023(12685)
2022(11138)
2021(10389)
2020(8894)
2019(20550)
2018(20773)
2017(41094)
2016(22045)
2015(24856)
2014(25122)
2013(25218)
2012(23422)
2011(21523)
2010(21702)
2009(20529)
2008(19941)
2007(17598)
2006(15915)
2005(14318)
作者
(65574)
(54122)
(53977)
(51463)
(34507)
(25837)
(24611)
(21295)
(20573)
(19421)
(18216)
(18205)
(17324)
(17270)
(16616)
(16578)
(16078)
(15785)
(15496)
(15471)
(13647)
(13329)
(13102)
(12393)
(12364)
(12148)
(11987)
(11735)
(10981)
(10473)
学科
(111118)
经济(111014)
管理(65075)
(60096)
(49992)
企业(49992)
方法(46064)
数学(40530)
数学方法(40202)
中国(26527)
(24241)
(23088)
地方(23081)
(21017)
业经(20950)
(18209)
(17737)
贸易(17726)
(17120)
(15539)
银行(15497)
(15428)
金融(15427)
农业(15321)
(15135)
财务(15072)
财务管理(15047)
(15031)
理论(15015)
(14878)
机构
大学(332831)
学院(328709)
(143807)
经济(140839)
管理(130293)
理学(112400)
研究(112198)
理学院(111176)
管理学(109468)
管理学院(108891)
中国(84422)
(70381)
(66241)
科学(65908)
(56733)
财经(53281)
研究所(51186)
中心(48696)
(48214)
(46831)
(46402)
北京(45400)
业大(45235)
经济学(44291)
(41603)
师范(41296)
(40009)
经济学院(39695)
财经大学(39629)
(38122)
基金
项目(213216)
科学(167201)
研究(156906)
基金(155474)
(134078)
国家(132997)
科学基金(113942)
社会(99702)
社会科(94526)
社会科学(94497)
基金项目(82728)
(81061)
自然(73225)
自然科(71455)
自然科学(71439)
教育(71072)
自然科学基金(70159)
(68213)
资助(65258)
编号(63800)
成果(52370)
(47933)
重点(46935)
(45305)
(43474)
课题(43315)
教育部(41436)
国家社会(40594)
人文(40589)
创新(40568)
期刊
(163938)
经济(163938)
研究(105288)
中国(55869)
管理(49461)
(48564)
学报(47957)
科学(44908)
(41795)
大学(36397)
学学(34389)
(32513)
金融(32513)
教育(30351)
农业(28949)
技术(27998)
经济研究(27418)
财经(27183)
业经(24146)
(23213)
问题(21537)
技术经济(18184)
(17634)
理论(17624)
实践(15798)
(15798)
国际(15781)
图书(15702)
商业(15528)
现代(15512)
共检索到490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范立夫  刘婧  
作为资本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投资的变动可以作为研究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由于存货是一个兼容于宏观与微观的概念,所以存货变化的周期性也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宏观的经济周期和微观的商业周期。本文从以上两个层面出发,分别研究存货投资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对应关系。一、宏观层面的经济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之荣  赵定涛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得出存货投资波动可预知未来经济波动的观点。针对我国目前存货投资下滑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密切关注存货投资数据变动,继续采取积极的宏观政策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涛  安荔  陈浩  
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存货变动具有顺经济周期特征,可以用来监测经济运行。为此,我们基于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尝试编制了5000户企业产成品存货指数。分析显示,5000户企业存货指数波动基本呈顺经济波动周期特点,与经济波动能够较好地拟合,但存在约1个季度的滞后。从目前情况看,5000户企业产成品存货指数在连续5个季度上升后首次下降,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扩张态势暂时趋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同时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贡献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其次,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经济下一步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洪亮  王铁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与经济周期类似,技术创新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同时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从逻辑上、历史上分析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两种周期之间相关作用的机制,而且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具有重要含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我国的经济周期问题研究张立群一、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一)关于经济周期的一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这是国内外经济界所公认的。我国经济中是否存在经济周期,是一个到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首先应该界定经济周期这一概念的内涵。一般的认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符林  邱田振  
信贷风险一直是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作为一种系统性风险很难通过组合的方式进行分散,其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也逐渐被国内银行业经营者和学者重视起来。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以不良贷款表示的我国信贷风险和经济周期之间存在一些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弱化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冲击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小林  李鑫  刘倩男  
本文采用BBQ算法和Morlet小波分析先后考察了2000~2018年我国保险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与动态关联。研究发现:两大周期的平均长度均为3~4年,其中经济周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扩张型转为收缩型波动,而保险周期总体呈收缩型波动,且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周期;两大周期的关联虽在中短期具有较强时变性,但仍在较多时段高度正相关,且经济周期是引起保险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而在长期内,二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部分时段里负相关,在危机后则转为正相关。这表明从中短期视角看,我国保险周期存在显著的顺经济周期效应,但从长期看,两大周期并非总是同向波动,二者的协动关系在危机前后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寿险市场和保险市场整体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高度相似,而产险市场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则具有明显差异;两大周期的关联在扩张期更显著,且会受利率和股价波动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化认识我国保险业的周期波动规律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多重关联特征,进而为增强保险监管措施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健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超  任志宏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7年季度数据,选取信贷、金融杠杆、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变量指标,运用BP滤波技术、VAR等方法,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周期特征以及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传导机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持续时间更长、波动幅度更大,而经济周期比金融周期波动的频率更高;二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特征;三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峰值对彼此都具有显著的预测性;四是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过程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中介作用。由上述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一是要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管理框架,减少房地产价格周期、信贷周期、金融杠杆周期、股票价格周期相互交织、叠加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不利冲击;三是要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协同,避免出现为了短期调控目标而急功近利地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进而有损于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四是监测和管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资产价格变动、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机制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银娥  刘旺霞  
关于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弗里德曼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凯恩斯货币主义者则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持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在一些观点上达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共识"。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关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论述代表了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雄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多次紧缩和扩张之间的交替,形成了显著的货币政策周期。下行经济周期往往都是发生在货币紧缩政策结束之后。为了度量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我们需要建立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并从众多的反映宏观经济状态的指标从中选取合适的预测指标来反映其内在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自1996年以来共出现了3次产出增长率的下降,而这3次产出降低都发生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束之后。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货币政策操作也存在相机选择的内生属性,并且M1同比增速和金融机构新增短期贷款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之后是否会出现下行经济周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善明  
我国4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周期性波动。有关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因,不少研究者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经济周期波动形成的机制及其变动情况(包括周期长度和振幅的变动)却很少有人研究。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设立适合国情的二阶差分方程动态模型,来考察引致投资系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从我国多年的投资波动来看,投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发投资,另一部分为引致投资。所谓自发投资,指的是与上年国民收入变化无关,按照投资本身所固有的速度增长的那部分投资。这部分投资是稳定的,始终是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以I_(?)...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璐  
文章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因子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三支中国金融周期指数,测度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金融周期波动情形,并通过广义矩估计法探究中国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三支中国金融周期指数当期值对经济周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谱分析及交叉谱分析对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关系作探究,发现中国金融周期整体存在7.36个季度的周期波动,经济周期存在13.5个季度的周期波动,并且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以提前1.15个季度对经济周期进行有效预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郎丽华  张连城  
与经济周期相联系,一国的对外贸易也存在周期性,即国际贸易周期或对外贸易周期。国际贸易周期分为进口贸易周期和出口贸易周期。中国的进口贸易周期决定于中国的经济周期,而中国的出口贸易周期则决定于世界经济周期。无论是进口贸易周期还是出口贸易周期,都存在扩张期和收缩期两个阶段。本文运用朱格拉周期理论,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关系,试图揭示中国对外贸易周期的变动规律,旨在为政府在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娟  
文章采用VAR模型研究政府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关联性,克服了传统静态回归的缺陷。在经济周期波动指数构造上,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消费三个领域波动状况进行综合提取因子,在政府投资衡量上,即包含物质资产投资部分,又融于无形资产投资部分,衡量更加严密。研究结果证实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短期内产生巨大的冲击作用,冲击力随着周期不断缩减,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更多是源于自身的冲击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