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1)
2023(16345)
2022(14210)
2021(13634)
2020(11457)
2019(26480)
2018(26311)
2017(52173)
2016(27846)
2015(31397)
2014(31574)
2013(30816)
2012(28418)
2011(25510)
2010(25614)
2009(23709)
2008(23295)
2007(20420)
2006(18081)
2005(16008)
作者
(78439)
(64818)
(64305)
(61555)
(41538)
(30850)
(29758)
(25379)
(24725)
(23206)
(22094)
(21687)
(20508)
(20395)
(20293)
(19923)
(19329)
(19222)
(18663)
(18578)
(16039)
(15834)
(15820)
(14782)
(14592)
(14564)
(14369)
(14333)
(12970)
(12645)
学科
(106525)
经济(106401)
管理(80987)
(76589)
(62612)
企业(62612)
方法(50733)
数学(44628)
数学方法(44034)
中国(30285)
(30112)
(29665)
(26103)
(25544)
银行(25397)
(23933)
业经(23279)
(21576)
(21221)
贸易(21209)
(20679)
地方(20230)
(19927)
金融(19923)
农业(19910)
(18612)
财务(18532)
财务管理(18488)
理论(17742)
企业财务(17480)
机构
大学(390126)
学院(389482)
(157580)
管理(156549)
经济(154037)
理学(134959)
理学院(133535)
管理学(131266)
管理学院(130553)
研究(125950)
中国(102337)
(82432)
(76527)
科学(75354)
(61439)
财经(60869)
(59741)
中心(59595)
(57243)
研究所(55521)
业大(55420)
(55338)
北京(52231)
(50808)
师范(50371)
经济学(47544)
农业(46685)
(46661)
(46050)
财经大学(45460)
基金
项目(262014)
科学(206651)
研究(194916)
基金(190476)
(164069)
国家(162695)
科学基金(140792)
社会(122146)
社会科(115729)
社会科学(115702)
(101115)
基金项目(100790)
自然(91244)
教育(90475)
自然科(89082)
自然科学(89061)
自然科学基金(87445)
(85292)
编号(81003)
资助(79114)
成果(65895)
(58721)
重点(58110)
(55411)
课题(54892)
(54092)
教育部(50923)
创新(50400)
项目编号(50066)
科研(50027)
期刊
(169042)
经济(169042)
研究(120439)
中国(70794)
(57806)
管理(56761)
学报(56602)
(53766)
科学(52787)
(49990)
金融(49990)
大学(44165)
教育(43334)
学学(41545)
农业(35523)
技术(33995)
财经(29462)
业经(28547)
经济研究(27449)
(25053)
问题(22410)
理论(20771)
图书(19237)
实践(19056)
(19056)
技术经济(18372)
(18023)
现代(17559)
科技(17515)
商业(17477)
共检索到576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传  毛泽盛  
金融危机后,西方学术界达成了共识: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忽视是造成此次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必须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本文使用考虑银行市场势力的两个极端情境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功能;以2007-2013年信贷数据为窗口,实证检验了存款准备金的宏观审慎功能,表明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抑制信贷增长的顺周期性和加强银行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意  欧阳辉  张碧琼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变得更加频繁。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一国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其他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即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以紧缩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贷款价值比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溢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构建溢出指数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检验了中国的金融稳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部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要大于贷款价值比。第二,中国的金融稳定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其中,信贷和房价的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成反向关系,与贷款价值比的溢出效应成正向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中国应该重视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国际宏观审慎政策协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岳隆杰  
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进行传导,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的稳健货币政策调控效应,认为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行为调整传导了调控政策,同时也引致了对冲调控策略行为。为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约束力的量级差异,本文以银行信贷期限配置行为和房贷行为为例,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纳入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分析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震  牟雯波  
本文采用DSGE模型,考虑银行部门存在杠杆率监管约束的情况下,研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和信贷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法定准备金率作为逆周期货币政策工具更倾向于放大银行部门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但是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在贷款价值比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时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安排将会有效地降低银行部门的顺周期特征,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本质上来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属于行政调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国资金供求关系,造成融资效率损失并且放大了银行部门主要指标的波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震  牟雯波  
本文采用DSGE模型,考虑银行部门存在杠杆率监管约束的情况下,研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和信贷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法定准备金率作为逆周期货币政策工具更倾向于放大银行部门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但是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在贷款价值比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时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安排将会有效地降低银行部门的顺周期特征,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本质上来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属于行政调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国资金供求关系,造成融资效率损失并且放大了银行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胜会  
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实施逆周期政策以及跨市场、跨行业的全面监管,克服金融体系和微观监管上的顺周期波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政策要求将具体体现在资本充足要求、动态拨备机制、杠杆率指标、流动性指标、系统性风险管理与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信贷增长的控制以及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对商业银行资本运营、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创新等行为产生影响。评估上述影响,无论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还是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硕  赵德起  刘承洋  
为减缓银行顺周期行为、防范风险传染,央行于2016年推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开展了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的实践,而如何对此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是当前面临的前沿问题。本文以MPA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120家商业银行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后,中小银行的顺周期行为明显降低。具体地,与国有大型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宏观审慎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顺周期信贷行为,提高了其流动性水平和多元化经营水平。为提高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保持宏观审慎政策的定力,在效率和公平的角度上适度考虑在区域经济上的政策差异,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磊  王文平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影响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重要因素。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中,一家银行的利率变动必然受到其它银行利率变动及证券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并且利率也会受到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古诺、勾结和准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证券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以及存款准备率和存款利率都具有一致的比较静态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商业银行行业信贷供给既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也受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使用微观的行业信贷数据,从"机构记忆"假说视角出发,将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在控制主观因素变量基础上,使用Panel-VAR模型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者并没有忘记过去的"教训",对信贷供给以控制导向为主。但是客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风险和资本充足率对不同行业信贷供给的影响各不相同,中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风险非常高,却吸收了大量银行信贷。因此,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要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娜  
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监管对象,要及时根据监管体制的变化对经营策略作出调整,主动适应监管法规新要求。这对于监管政策有效性的发挥以及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在金融监管领域改革的主要内容。面对监管领域的新变化,中国银行业需从适应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出发继续转型之路。本文通过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特点以及对融入了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巴塞尔Ⅲ》的介绍,揭示出宏观审慎监管给我国银行业转型带来的新挑战,进而从适应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对深化我国银行业转型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潘松  宋洋  魏先华  张敏  陈敏  
本文研究了我国大额支付系统银行间支付流的旬内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在旬末的平均交易金额显著高于旬内其他交易日的平均交易金额.它主要反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要求对银行间支付流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宇嘉  陆军  
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条件下,银行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具有必然性。本文从贷款定价的角度分析了银行计提贷款准备金的基本原理,基于对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方法的理论依据、国际银行业的实施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考察,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预测思想的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的新思路,并分析了其运作机理及可行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雪  耿中元  李薇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巴曙松在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宏观金融调控的传统工具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存款准备金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准备金水平及其调整,主要指中央银行对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