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9)
- 2023(14747)
- 2022(12874)
- 2021(12156)
- 2020(10284)
- 2019(23670)
- 2018(23659)
- 2017(46133)
- 2016(25151)
- 2015(28040)
- 2014(28383)
- 2013(28115)
- 2012(25817)
- 2011(23421)
- 2010(23549)
- 2009(21938)
- 2008(21884)
- 2007(19464)
- 2006(17148)
- 2005(15476)
- 学科
- 济(95596)
- 经济(95449)
- 管理(77680)
- 业(72650)
- 企(60665)
- 企业(60665)
- 方法(43955)
- 数学(37921)
- 数学方法(37467)
- 财(29183)
- 中国(27405)
- 农(26380)
- 制(24463)
- 业经(21950)
- 学(21572)
- 贸(18345)
- 贸易(18335)
- 务(18301)
- 财务(18223)
- 银(18223)
- 财务管理(18183)
- 银行(18176)
- 易(17883)
- 企业财务(17299)
- 行(17291)
- 地方(17208)
- 农业(17204)
- 融(16457)
- 金融(16454)
- 体(16357)
- 机构
- 大学(364423)
- 学院(360858)
- 济(142992)
- 管理(141937)
- 经济(139741)
- 理学(122508)
- 理学院(121111)
- 研究(120140)
- 管理学(119057)
- 管理学院(118397)
- 中国(91705)
- 京(77857)
- 科学(73971)
- 财(71950)
- 所(60838)
- 农(57714)
- 财经(56541)
- 研究所(54900)
- 中心(54187)
- 业大(53403)
- 江(53081)
- 经(51221)
- 北京(49576)
- 范(46926)
- 师范(46472)
- 农业(45261)
- 院(43652)
- 经济学(43151)
- 州(42953)
- 财经大学(42133)
- 基金
- 项目(241363)
- 科学(189466)
- 研究(176496)
- 基金(175555)
- 家(153116)
- 国家(151869)
- 科学基金(129709)
- 社会(110763)
- 社会科(104888)
- 社会科学(104862)
- 基金项目(93243)
- 省(93239)
- 自然(84640)
- 自然科(82605)
- 自然科学(82585)
- 教育(81150)
- 自然科学基金(81116)
- 划(78889)
- 资助(72315)
- 编号(71943)
- 成果(59559)
- 部(53891)
- 重点(53875)
- 发(50471)
- 创(50038)
- 课题(49576)
- 创新(46719)
- 制(46625)
- 科研(46192)
- 教育部(46191)
- 期刊
- 济(158524)
- 经济(158524)
- 研究(110585)
- 中国(69494)
- 学报(58094)
- 财(55579)
- 管理(53152)
- 科学(52792)
- 农(52398)
- 大学(44185)
- 学学(41618)
- 教育(39835)
- 融(36043)
- 金融(36043)
- 农业(35564)
- 技术(29809)
- 财经(28083)
- 业经(25850)
- 经济研究(25178)
- 经(23839)
- 问题(21151)
- 理论(18747)
- 图书(17651)
- 业(17485)
- 科技(17309)
- 实践(17109)
- 践(17109)
- 技术经济(16994)
- 版(16907)
- 贸(16425)
共检索到535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健 柳欣
2006~2008年6月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十九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流动性过剩以及由此引起的信贷扩张、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等问题,保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防止经济过热,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文章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预期调控目标与实际实施效果之间的差距,格兰杰因果性检验也证实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数量变动与贷款量变动、广义货币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恩涛 姚珂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平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设想谢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已建立10年有余。存款准备金制度既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评价并完善现有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使中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安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对此问题从理论上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运用上,作者提出了应建立法定二级准备制度、实行差别利率和运用精确化等方法,使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市场型货币工具。此文对如何发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从理论和实务上均进行了探讨,望此问题能引起理论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
本文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平衡式出发,推导出影响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四个约束条件,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的信贷紧缩效应确实存在,其有效性主要受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款规模变化情况以及其他资金来源结构三个因素的影响;由于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和超额存款准备率等方面的差异,紧缩性准备金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紧缩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准备金政策 信贷紧缩 微观传导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炜
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祝玎袁炜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西方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是从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系时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1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存款准备金制度除了最初的一次核定、三次调整外,改革进程缓慢,没有发挥作为基础性货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古小华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为应对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同时实现人民币汇率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央行采取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金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冲销有效性进行了动态考察。研究表明,央行票据在短期内能够平抑物价的上涨,而存款准备金政策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且央行票据的冲销效果明显优于存款准备金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恩涛 朱瑾
本文认为,存款准备金制度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包括需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的确定和调整等,并详细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总结提炼其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特征,并简要指出这一范畴的提出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发展以及货币政策实践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兴涛 乐嘉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任凤泽 薄永清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正致力于将货币政策操作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但是,由于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正处于转换时期,货币政策作用的难度和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存款准备金制度,如何加强其传导力度、修补传导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高传导功效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货币政策工具首要是通过准备金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如何透过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并不能直接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发生作用,在它们之间要插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广庆
美国近二百年存款准备金制度变迁 ,不同时期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原因、内容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也不同。探讨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可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