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4)
- 2023(17885)
- 2022(15054)
- 2021(14068)
- 2020(12047)
- 2019(27625)
- 2018(27573)
- 2017(53297)
- 2016(28676)
- 2015(32418)
- 2014(32536)
- 2013(32117)
- 2012(30033)
- 2011(27110)
- 2010(27331)
- 2009(25750)
- 2008(25683)
- 2007(23083)
- 2006(20301)
- 2005(18751)
- 学科
- 济(121041)
- 经济(120880)
- 管理(86087)
- 业(83421)
- 企(66922)
- 企业(66922)
- 方法(51848)
- 数学(45507)
- 数学方法(44973)
- 中国(36516)
- 财(34187)
- 农(34065)
- 制(28929)
- 业经(27239)
- 地方(27106)
- 银(23974)
- 银行(23934)
- 贸(23351)
- 贸易(23336)
- 行(22856)
- 易(22651)
- 农业(22405)
- 学(22403)
- 融(21947)
- 金融(21942)
- 务(20882)
- 财务(20814)
- 财务管理(20754)
- 企业财务(19691)
- 体(18464)
- 机构
- 学院(413635)
- 大学(413612)
- 济(173472)
- 经济(169789)
- 管理(159473)
- 研究(138815)
- 理学(135820)
- 理学院(134299)
- 管理学(132007)
- 管理学院(131224)
- 中国(111223)
- 京(87581)
- 财(86109)
- 科学(82459)
- 所(69958)
- 农(67458)
- 财经(66897)
- 中心(65496)
- 江(63784)
- 研究所(62591)
- 经(60572)
- 业大(58642)
- 北京(55729)
- 经济学(53470)
- 范(53222)
- 农业(52668)
- 师范(52666)
- 州(50850)
- 院(50170)
- 财经大学(49540)
- 基金
- 项目(267231)
- 科学(210927)
- 研究(196599)
- 基金(194432)
- 家(168394)
- 国家(166961)
- 科学基金(143649)
- 社会(125695)
- 社会科(119150)
- 社会科学(119120)
- 省(104447)
- 基金项目(102386)
- 自然(91972)
- 教育(90979)
- 自然科(89833)
- 自然科学(89806)
- 自然科学基金(88203)
- 划(88055)
- 资助(80039)
- 编号(80014)
- 成果(65753)
- 重点(60251)
- 发(60235)
- 部(60086)
- 创(55655)
- 课题(55535)
- 创新(52120)
- 国家社会(51954)
- 教育部(51846)
- 制(51777)
- 期刊
- 济(195827)
- 经济(195827)
- 研究(126692)
- 中国(85248)
- 财(67882)
- 农(62019)
- 学报(60800)
- 管理(59965)
- 科学(56864)
- 融(48012)
- 金融(48012)
- 大学(47063)
- 学学(44353)
- 教育(43019)
- 农业(41360)
- 技术(36666)
- 财经(33467)
- 业经(32749)
- 经济研究(31061)
- 经(28682)
- 问题(26106)
- 贸(21565)
- 业(21506)
- 理论(20649)
- 技术经济(20552)
- 统计(20018)
- 商业(19277)
- 版(18767)
- 实践(18534)
- 践(18534)
共检索到633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秦晓雨 明雷
我国自2015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就把早期纠正作用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之一。早期纠正机制的措施复杂多样,且不可观测、难以度量。本文通过119家农村中小银行真实存款保险费率的微观数据,基于风险差别化费率调整的视角测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作用,并检验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评估其整体有效性。研究表明:差别化费率对应银行风险评级,在上期费率的监管约束下,农村中小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和破产风险都有所下降;早期纠正作用对于高风险银行的风险约束效果更为明显,即“高费率”纠正了“高风险”。此外,早期纠正机制没有产生副作用,在纠正高风险银行的同时并未激励低风险的银行冒险经营;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早期纠正作用的发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激励相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激励相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靳羽
我国存款保险采取"风险最小化型"制度设计,《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赋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以"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和风险处置措施"的监管权力,但操作细则的缺失恐将制约早期纠正制度功效的正常发挥。早期纠正制度有助于防范银行道德风险、抑制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激发银行股东和董事的监督动机。我国应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独立监管地位和权限,明确各机构之间的监管职能划分,加速推进风险监测、信息分享、市场退出等配套机制建设,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鸿伟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目前早期纠正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微观审慎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鸿伟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目前早期纠正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微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那丽丽 张弯
<正>存款保险通过及时对问题银行采取早期纠正措施,推动在事前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和扩散,降低道德风险,避免风险处置难度增大和处置成本上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必要的风险监测和早期纠正职能,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防止风险积累扩大和处置成本上升。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颜苏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在空白的基础上创设本国的制度,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尤其是美国和国际存款保险机构联合会的经验和成果。风险差别费率作为存款保险制度中最关键性制度之一,需要明确费率的设置、变动的频率等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要保证该制度设计合理,避免负面因素的影响。而我国在具体设计本国的风险差别费率制度时,需要解决存款保险机构的职权设置、机构差别费率的选择,以及强化存款保险机构的信息获取等基础问题。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风险差别费率 信息共享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钦 刘国恩
在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的行动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在应对居民遭遇疾病冲击时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本文利用大型微观数据研究了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和经济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险人群的住院可及性明显高于非医保人群,同时医药总费用也明显较高。然而医保人群的自付医药费用仍然显著低于非医保人群,自付医药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也更低。医疗保险制度对减轻老年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医疗经济负担具有显著作用。公费医疗和城职保在降低医疗负担上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保险形式。由此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医保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显著减轻了其医疗经济负担,并且更多惠及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晓博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由于其隔断了各银行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使政府实施这种制度的成本越来越高。本文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入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视角,指出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成本在于其引致了新的道德风险问题,而且我国的制度环境薄弱加大了建立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立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论述,并提出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关键词: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成本 收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孔海
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给存款人造成损失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避免金融体系发生动荡与危机,应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制度不是灵丹妙药,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容易发生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有可能在存款人、银行经营者以及银行所有者任何一方发生。但银行经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经营者造成的,因此,需要银行所有者设计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银行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对于银行所有者道德风险的消除,首先要创新银行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遵守银行经营“三原则”,即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防止银行经营目标单一化;第三,要规范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银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成颂
存款保险制度对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文章用一个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止银行挤兑的机理进行探讨,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提出了建议,认为现在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完全信息 动态博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杲 黄礼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本文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和依据我国实际情况,揭示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六点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所涉及的机构设置、覆盖范围、赔付限额、保险基金、保险费率、早期纠正、破产处置等重要内容进行分析和研判。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并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改革 商业银行 影响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小芃 汪传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谢丽娜
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客观必要性,我国也具备了建立和运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步条件。但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外部经济环境、微观金融内部环境、政策以及社会理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不能保证存款保险制度运行的充分有效性。继续深化经济金融改革,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创造适宜的各种环境,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改革 金融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