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9)
2023(19202)
2022(16226)
2021(15113)
2020(12827)
2019(29293)
2018(29117)
2017(56865)
2016(30562)
2015(34339)
2014(34117)
2013(33652)
2012(30692)
2011(27459)
2010(27695)
2009(25793)
2008(25473)
2007(22739)
2006(20179)
2005(18073)
作者
(86122)
(71411)
(71164)
(67931)
(45544)
(34035)
(32414)
(27964)
(27120)
(25619)
(24146)
(24141)
(22605)
(22536)
(21936)
(21812)
(21334)
(21106)
(20526)
(20412)
(17686)
(17388)
(17327)
(16440)
(15955)
(15940)
(15914)
(15853)
(14236)
(13975)
学科
(124809)
经济(124625)
(106754)
管理(103997)
(93477)
企业(93477)
方法(56506)
数学(46422)
数学方法(45841)
(40577)
(38115)
业经(35350)
中国(33681)
(29316)
(26517)
财务(26440)
财务管理(26393)
农业(25910)
企业财务(25015)
技术(22665)
(22367)
贸易(22355)
地方(22352)
理论(22265)
(21899)
(21769)
(21643)
(20692)
(20456)
(20448)
机构
学院(437187)
大学(436497)
(179538)
管理(177498)
经济(175792)
理学(152804)
理学院(151233)
管理学(148884)
管理学院(148046)
研究(139190)
中国(107866)
(92471)
(88901)
科学(82000)
财经(69952)
(67901)
(66917)
(64975)
中心(63832)
(63528)
业大(61743)
研究所(60813)
北京(58264)
(54835)
师范(54388)
经济学(54289)
农业(52038)
财经大学(51939)
(51831)
(50871)
基金
项目(289301)
科学(229539)
研究(216522)
基金(211395)
(181712)
国家(180144)
科学基金(156883)
社会(138079)
社会科(130897)
社会科学(130864)
(112110)
基金项目(111677)
自然(100219)
教育(99346)
自然科(97889)
自然科学(97866)
自然科学基金(96118)
(93432)
编号(88880)
资助(86402)
成果(72281)
(64812)
重点(63849)
(61580)
(61244)
课题(60106)
创新(57002)
国家社会(56858)
(56849)
教育部(56382)
期刊
(201248)
经济(201248)
研究(131861)
中国(81945)
(71498)
管理(70032)
(62041)
学报(61759)
科学(58791)
大学(48980)
教育(46115)
学学(46091)
农业(42638)
(40405)
金融(40405)
技术(39541)
财经(34881)
业经(34687)
经济研究(31246)
(29877)
问题(26649)
(23199)
技术经济(22396)
理论(21217)
现代(21055)
商业(20292)
(20094)
图书(19998)
科技(19862)
财会(19734)
共检索到648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万灵  卢万青  
随着成本提高和产能过剩,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应再主要靠K和L,而应主要靠A,也就是说未来我国需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这是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目标。制造业强国系统由外在环境和内部要素组成,外在环境(基础设施)包括营商环境、人才培养、政府和经济组织服务、研发系统的研发效率等,内部要素包括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中国与德、美、日等制造业强国在外在环境(基础设施)的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存在差距的原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时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投入了巨额资金,广泛采取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合资、合作和战略联盟等措施,制造规模逐渐扩大,制造能力迅速增强,但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迄今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本文研究提出,体制创新、结构优化是提升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制造业始终坚持稳步发展,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 DP的比重达到35.9%。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2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波  丁霞  黄信灶  罗小娟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近些年各级政府试图通过自身的转型来促进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构建政府转型的理论指标体系,使用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刻画政府转型时空演变规律。实证研究表明:(1)政府转型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条件。(2)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同,政府转型进程也有所差异,导致了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呈现出区域差异。(3)政府通过加大进出口以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但结果很可能不利于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因此,我国应切实推进政府转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提供适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乾文  丁楠  
美国在金融危机后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美国审计署对此进行了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在贯彻落实产业政策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新常态下中国的产业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状态,传统制造业的弊端逐渐显现,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国家审计也应跟上国家治理的步伐,在审计内容、方式、理念上有所突破。文章将中美两国审计署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审计的背景、内容、范围及报告建议进行了比较,探索完善审计策略,更好地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丽娜  薛阳  
以2017~2019年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P法测算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数,进而运用PSM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助政策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1)无论是匹配前还是匹配后,获得政府补助的样本转型升级指数均高于未获得补助的样本,这一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支持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具有正向激励效应;(2)这种激励效应具有异质性,即政府补助对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高于非国有企业;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高于其他行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高于其他地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杨合湘  
制造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机而非割裂、全面而非零散、动态而非静态地研究制造业生态问题。制造业生态能够影响要素组织配置、决定产业结构体系、左右价值功能实现,对制造业发展形成内层、底层、外围层三层作用机制。全球制造业生态的主要类型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创新引领型生态,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链条协同型生态,以及以中国、越南为代表的分工嵌入型生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国制造业生态的发展趋势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应聚焦问题制约、顺应趋势变化、把握发展机遇,优化制造业生态策略,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薄弱点,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再造创新发展新路径;培育"链主"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搭建产业协作新架构;建立产业—要素协同发展机制,夯实要素禀赋新支撑;增强政策协调性系统性创新性,优化政策引导新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伟杰  
本文在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大样本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在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转型升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利用统计实证考察了企业创新行为和企业规模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联系。其次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因素;企业规模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型企业更倾向转型升级;企业单纯依靠出口数量扩张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甚至可能出现负向效应,但发达国家的后向技术关联效应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外部市场结构对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并不确定,政府财政资助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另外,深入分析的分类模型表明:大型企业更关注产业转型,中型企业更注重企业类型转型;政府支持有利于非市场领域的企业类型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元建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了"十五"全面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无论是行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品水平,还是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广凤  肖春华  
本文基于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属性和我国外资并购的系统性、战略性趋势,认为政府应对装备制造业的外资并购进行合理干预,以避免遭受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从产业效率角度看,实施差别化的政府干预策略,应该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指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玉燕  
在我国,由于目前实施"制造商延伸责任制"(EPR)成本的高昂,使得大多数可以利用公共资源的电子制造商不愿意实施EPR。本文首先构造了市场机制下,电子制造商间的静态博弈模型;接着构造了政府规制下,电子制造商实施"制造商延伸责任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在我国,要促使电子制造商回收处理废旧品,必须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要求政府采取适度的惩罚力度和保持一定的监督概率。当然,随着实施"制造商延伸责任制"成本的减少,实现电子制造业的责任延伸制的进程会越来越快。文章最后采用数值算例证明了文中结论的正确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刘爽  
本文基于产业转型视角,将产业投资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采用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产业转型对制造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测度制造行业投资效率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值,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的投资效率呈下降趋势;投资效率的偏低是由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差距造成的,且规模效率小于纯技术效率。为此,应着力从加强自主创新、整合制造业产业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提高产业投资效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刘爽  
本文基于产业转型视角,将产业投资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采用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产业转型对制造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测度制造行业投资效率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值,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的投资效率呈下降趋势;投资效率的偏低是由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差距造成的,且规模效率小于纯技术效率。为此,应着力从加强自主创新、整合制造业产业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提高产业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成金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集群的产业网络层和社会网络层及其联系,以探究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结网的深层次原因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征。从地方政府这一区域集群网络的行为主体出发,探讨地方政府促进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机理和原则,提出了地方政府促进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理军  叶学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低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的主要生产国。我国低技术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的重要产业依托,但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其发展面临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低技术制造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提出政府的政策框架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