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7)
- 2023(8718)
- 2022(7149)
- 2021(6604)
- 2020(5668)
- 2019(12626)
- 2018(12614)
- 2017(25936)
- 2016(13834)
- 2015(15366)
- 2014(15377)
- 2013(15458)
- 2012(14384)
- 2011(12764)
- 2010(13233)
- 2009(13033)
- 2008(13323)
- 2007(12192)
- 2006(11291)
- 2005(10476)
- 学科
- 业(74666)
- 企(67742)
- 企业(67742)
- 济(63858)
- 经济(63774)
- 管理(58929)
- 方法(27074)
- 业经(24801)
- 农(24391)
- 财(24318)
- 数学(19822)
- 数学方法(19654)
- 务(17841)
- 财务(17826)
- 财务管理(17809)
- 农业(17145)
- 中国(17119)
- 企业财务(16820)
- 制(16514)
- 策(16446)
- 技术(15603)
- 贸(13016)
- 贸易(13008)
- 易(12736)
- 划(12564)
- 和(12551)
- 体(11841)
- 理论(11254)
- 银(11134)
- 银行(11132)
- 机构
- 学院(209979)
- 大学(202929)
- 济(96762)
- 经济(95012)
- 管理(88429)
- 理学(74911)
- 理学院(74312)
- 管理学(73660)
- 管理学院(73258)
- 研究(63498)
- 中国(54576)
- 财(49327)
- 京(41719)
- 财经(37954)
- 经(34236)
- 江(33128)
- 科学(32943)
- 所(31208)
- 农(30685)
- 中心(29086)
- 经济学(28707)
- 财经大学(27590)
- 研究所(27186)
- 北京(26813)
- 州(26081)
- 经济学院(26028)
- 商学(25748)
- 商学院(25530)
- 业大(25314)
- 经济管理(24086)
- 基金
- 项目(122444)
- 科学(98961)
- 研究(96505)
- 基金(89933)
- 家(74593)
- 国家(73810)
- 科学基金(65775)
- 社会(63137)
- 社会科(60001)
- 社会科学(59989)
- 省(48240)
- 基金项目(46788)
- 教育(42923)
- 自然(40056)
- 编号(39884)
- 自然科(39135)
- 自然科学(39124)
- 划(38751)
- 自然科学基金(38506)
- 资助(37136)
- 成果(32441)
- 业(30884)
- 创(28588)
- 部(28154)
- 发(27424)
- 课题(26884)
- 重点(26352)
- 制(26147)
- 创新(25739)
- 性(25658)
- 期刊
- 济(116269)
- 经济(116269)
- 研究(67546)
- 财(40206)
- 管理(38660)
- 中国(37418)
- 农(29958)
- 融(25958)
- 金融(25958)
- 科学(23017)
- 业经(22062)
- 农业(20633)
- 学报(20231)
- 技术(19737)
- 财经(19382)
- 经济研究(18420)
- 大学(17112)
- 教育(16997)
- 经(16731)
- 学学(16311)
- 问题(15418)
- 贸(13596)
- 技术经济(13477)
- 业(12334)
- 现代(12140)
- 商业(12027)
- 国际(11579)
- 经济管理(10910)
- 世界(10905)
- 财会(10734)
共检索到327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奶业市场经济调查组
一、近年来牛奶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奶业生产迅猛发展。1992年底,良种及改良种奶牛存栏达到294.2万头,牛羊奶总产量达到563.9万吨,其中牛奶为503.1万吨,奶牛头数和牛奶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5.1倍和4.7倍。14年间牛奶产量平均递增率达到13.2%。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贯彻执行了“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方针。各地均把奶业纳入“菜篮子工程”当作为人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实行“以奶换料”政策,发放低息或贴息贷款扶持农民养牛,实行减免奶制品税收,支持奶业扩大积累。科技的运用和综合服务也推动了奶业的发展。这一期间执行了两期外援项目,即联...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继准 王开宁
图书编校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赵继准,王开宁当前,图书质量,尤其是图书的编校质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为此,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要从规模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移,并且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确保图书质量的措施,为扭转图书质量滑坡的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庆功 刘法力
我国主要棉产区棉花生产滑坡0的原因及对策王庆功,刘法力一、棉花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植棉比较效益低,棉农收益下降棉花是高商品率的产品。因此,棉花的价格直接影响棉农的植棉收益。而植棉收益是决定农民植棉意向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棉农的植棉投入不断提高,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宝峰 尹建中 赵晓荆
国有施工企业整体效益滑坡的原因及对策杜宝峰尹建中赵晓荆1989年以来,我国国有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均呈下降趋势,产值利润率一直在1.8%左右徘徊。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一方面使企业积累逐年减少,无力购置新的设备,装备水平急剧下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另一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道洲
棉花生产滑坡的深层原因及发展对策杨道洲钟祥市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种棉是钟祥棉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钟祥市棉花生产连年徘徊和滑坡,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棉花生产的措施。钟祥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
河北省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靳剑峰,王延增,郭俊杰,杜红心,俞浚一、棉花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目前形势河北植棉业始于唐代,大发展于清朝初年。到1919年,河北棉田面积42.60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至1936年,全省棉田面积增加到69.53万公顷,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波粒 刘泽军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如何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管理是毕业设计(论文)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当前影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学生、教师和管理三方面的原因,要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时间前移,认识进一步到位;尽量客观选题,避免盲目性选题;分段指导,全程监控;客观评价,严格答辩;开展成果交流,加强学风建设等。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生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凤玲 上官学进
我国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与持续性发展的构想胡凤玲上官学进一、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出现下滑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1990~1997年全国棉田面积平均为5516.3千公顷,总产平均为438.0万吨,单产(每亩,下同)平均为53.1公斤,波幅分别为14.7%、1...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征文
目前的形势 自1975年以来,到夏威夷的旅游人次呈指数级增长。1979年,抵达夏威夷的旅游人次达400万后稳定下来。但自81年始,旅游人次再次上升,1991年增至700万,尔后旅游人次逐年下降,1993年降至620万。1994年旅游人次有所回升,与93年相比,旅游人次将增加3—5%,可能结束为期三年的滑坡。 夏威夷旅游业连续增长四十年,但本次滑坡亦在预料之中。五、六十年代是迅速增长的年代,年增长率达20%;七、八十年代增长放慢,每年增长5%左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道洲
棉花生产滑坡的深层原因杨道洲湖北省钟祥市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有9万多植棉户,常年植棉面积25万亩以上。1984年,棉花总产47.3万担,之后连年滑坡。1989年滑入低谷,总产仅17万担。1992年,总产49.3万担,比1984年增4.2%,...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非
在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对师德的建设重视不够,针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未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高校师德滑坡。文章针对高校师德滑坡问题,从多元社会外因和政治文化内因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高校师德建设的基础制度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 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益民 ,张利
近两年来,“滑坡”这个原是地质勘探、土木建筑、水上建筑专用术语,沿用到分析文章中来,运用较多、较广。如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永祥
一、机帆船灯光围网生产的成绩与问题浙江省机帆船灯光围网生产自70年代初开始,至今经历了试捕、发展、稳定三个阶段,就主流与本质来说是好的,成绩也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灯围产量大幅度上升,1988年灯围总产量达41861.94吨,占当年集体渔业海洋捕捞总产的5.23%,其中占机帆船对拖网、围网总产的13.17%;二是灯围船组稳定增加,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1987年达358组,1988年为325组,占全省对拖网、围网机帆船总数的13.9%,灯围生产成为秋汛集体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