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5)
- 2023(8276)
- 2022(7254)
- 2021(6635)
- 2020(5920)
- 2019(13673)
- 2018(13612)
- 2017(27896)
- 2016(15154)
- 2015(17470)
- 2014(17572)
- 2013(17765)
- 2012(17006)
- 2011(15551)
- 2010(15798)
- 2009(15006)
- 2008(15067)
- 2007(13949)
- 2006(12254)
- 2005(11190)
- 学科
- 济(68587)
- 经济(68515)
- 业(41247)
- 管理(40436)
- 方法(34297)
- 数学(31051)
- 数学方法(30849)
- 企(30220)
- 企业(30220)
- 中国(20350)
- 农(20168)
- 财(17098)
- 贸(15325)
- 贸易(15321)
- 易(14941)
- 制(14055)
- 学(13386)
- 农业(13242)
- 业经(12709)
- 银(12265)
- 银行(12221)
- 行(11715)
- 地方(11401)
- 融(11040)
- 金融(11038)
- 和(9759)
- 务(9698)
- 财务(9678)
- 财务管理(9649)
- 环境(9643)
- 机构
- 大学(233855)
- 学院(231897)
- 济(102964)
- 经济(100979)
- 管理(86657)
- 研究(80688)
- 理学(74403)
- 理学院(73543)
- 管理学(72419)
- 管理学院(71974)
- 中国(62196)
- 京(49656)
- 科学(48407)
- 财(48356)
- 所(42607)
- 农(41023)
- 财经(38908)
- 研究所(38586)
- 中心(36584)
- 经(35258)
- 业大(34402)
- 江(34373)
- 经济学(33458)
- 农业(32728)
- 北京(31791)
- 经济学院(30695)
- 范(29429)
- 师范(29145)
- 财经大学(28888)
- 院(28444)
- 基金
- 项目(147240)
- 科学(115112)
- 基金(107674)
- 研究(106164)
- 家(94157)
- 国家(93425)
- 科学基金(78441)
- 社会(67987)
- 社会科(64475)
- 社会科学(64456)
- 基金项目(56797)
- 省(55782)
- 自然(50027)
- 自然科(48820)
- 自然科学(48804)
- 教育(48679)
- 划(48088)
- 自然科学基金(47955)
- 资助(45297)
- 编号(43156)
- 成果(35506)
- 部(34135)
- 重点(33567)
- 发(31952)
- 创(29766)
- 课题(29154)
- 教育部(28992)
- 科研(28713)
- 国家社会(28470)
- 创新(28016)
- 期刊
- 济(110244)
- 经济(110244)
- 研究(69453)
- 中国(41754)
- 学报(36767)
- 农(36403)
- 财(35890)
- 科学(33316)
- 管理(29637)
- 大学(27091)
- 学学(25610)
- 农业(24277)
- 融(23430)
- 金融(23430)
- 财经(19627)
- 教育(19618)
- 经济研究(18900)
- 技术(18394)
- 业经(17910)
- 经(16928)
- 问题(15921)
- 贸(14263)
- 业(12855)
- 技术经济(12404)
- 理论(12381)
- 统计(12256)
- 商业(12086)
- 国际(12058)
- 实践(11058)
- 践(11058)
共检索到342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庆行 孙慧君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生命周期规律及城乡差别,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加重女性社会保障系统负担;农业领域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农业女性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要采取措施削弱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与实现更加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佳
劳动参与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全体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总数占该国(或地区)工作年龄人口的比率,是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同时也反映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状况。一般而言,劳动参与率越高,投入经济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越多,经济增长越快。我国虽然早在1994年的《劳动统计年鉴》中就开始发布经济活动人口的资料,却没有精确的劳动参与率资料。课题组立足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以"六普"和"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劳动参与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刊将这一研究成果摘要刊发,希望对关注我国劳动就业状况的研究人员、劳动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江鑫 黄乾
人口老龄化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影响是通过劳动者工资变动机制实现的。使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生产率的转折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间接影响,受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直接影响,而且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上升而呈倒"U"型变化;同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地方财政占GDP比重、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变化关系。因此,构建完善的人口激励与促进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鼓励劳动力跨区域自由流动将是有益的路径。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生产率 倒“U”型变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旭川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理论联系。通过运用VAR方法和1978-2006年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负的,但从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正的。这说明,中国选择了一种适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方式。中国应坚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采用适合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技术,并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速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吴要武
人口加速老龄化是中国人口快速转变的代价之一,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也将因此出现重要变化。文章运用最新的人口预测结果以及分省的相关数据,分析并预测了城镇劳动供求的趋势。总的来看,劳动供给压力正在逐渐减小,而劳动需求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正迅速增加,就业的总量供求矛盾正在得到缓解,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人口转变 劳动供求 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文
从"双独二胎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近年来生育政策逐渐放宽,生育率小幅回升。生育率水平变动对未来劳动参与率及劳动力供给有积极的影响,但对当下的劳动参与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尚有较大争议。文章提出生育率变动对当下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197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模型验证了假设:生育率提高对当下男性劳动参与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则有一定的抑制。总体上,我国生育率对当前的总劳动参与率有负影响。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总和生育率 劳动参与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吉超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取决于实际平均工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两者又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可知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包括所有制结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以及工会的力量。根据调整后的资金流量表数据计算的结果显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56.62%下降至2013年的50.86%。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与实际人均GDP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负相关,与公有制经济占比和工会的力量正相关。可以通过提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会组织的作用等措施提高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变动趋势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长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卉 李秋红
失业率、劳动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在转型期劳动参与率短期内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就业风险加大的反映。鉴于此,政府应从三个方面制定切实有力措施,抑制劳动参与率与就业率同时下降的趋势,促进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一是重视和规范非正规行业的发展,为竞争能力弱的劳动群体创造就业机会;二是通过积极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改进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向再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扶助,增强其就业信心;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功能。
关键词:
体制转型 就业安全 劳动参与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谚晨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并且处在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低的水平,文章分别用资金流量表方法和收入法计算了劳动收入份额,并且相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还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带来的不良影响,认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不仅影响我国消费低迷,往往还伴随着收入差距过大。文章认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是由于劳资分配失衡,利润侵蚀劳动者报酬所致,并从投入产出和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个角度来分析利润侵蚀劳动者报酬的现象,结果表明在投入阶段资本增速较快,对劳动发生了挤占与替代;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长期超过平均劳动者报酬增长速度;在产出方面,计算了劳动收入分配公平系数,结果表明企业部门存在利润侵蚀劳动者报酬。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不良影响 劳资分配失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对通货紧缩所引致的庇古效应和费雪效应两种效应以及我国1997年开始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与典型的通货紧缩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析了物价下跌与货币供应量增长并存、物价下跌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条件下 ,我国通货紧缩的趋势对于债务人、债权人以及消费者的影响。
关键词:
通货紧缩 特点 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敬贤 姚金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很大部分原因是我国利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优势是否在减弱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利用2000年、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01年3月-2014年3月的相关数据(由于数据来源有限,第二部分以及第四部分数据均为当年3月份数据),通过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劳动力行业分布结构以及各个职位供求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低端劳动力优势正在减弱,高端人才供给不足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劳动力优势 劳动密集型 低端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