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4)
- 2023(13251)
- 2022(11358)
- 2021(10377)
- 2020(9053)
- 2019(20730)
- 2018(20641)
- 2017(40856)
- 2016(22208)
- 2015(25314)
- 2014(25516)
- 2013(25703)
- 2012(24322)
- 2011(22428)
- 2010(22933)
- 2009(22010)
- 2008(21986)
- 2007(20185)
- 2006(18335)
- 2005(16890)
- 学科
- 济(114502)
- 经济(114366)
- 业(67855)
- 管理(63791)
- 农(48173)
- 企(45924)
- 企业(45924)
- 方法(41780)
- 数学(37183)
- 数学方法(36894)
- 农业(31621)
- 中国(28584)
- 财(26675)
- 业经(25738)
- 制(25411)
- 地方(24565)
- 学(20339)
- 贸(18797)
- 贸易(18787)
- 易(18252)
- 银(18015)
- 银行(17985)
- 体(17710)
- 行(17254)
- 融(16538)
- 金融(16534)
- 环境(15365)
- 发(14833)
- 务(14763)
- 财务(14726)
- 机构
- 学院(336519)
- 大学(334566)
- 济(154119)
- 经济(151094)
- 管理(126268)
- 研究(117696)
- 理学(107404)
- 理学院(106272)
- 管理学(104707)
- 管理学院(104096)
- 中国(92931)
- 财(72188)
- 京(70041)
- 农(69374)
- 科学(68102)
- 所(60903)
- 财经(55945)
- 研究所(54281)
- 中心(54245)
- 农业(53418)
- 江(52922)
- 业大(51421)
- 经(50381)
- 经济学(48095)
- 北京(44442)
- 经济学院(43160)
- 范(41594)
- 师范(41241)
- 州(40910)
- 院(40751)
- 基金
- 项目(208561)
- 科学(163593)
- 研究(155475)
- 基金(151147)
- 家(130409)
- 国家(129266)
- 科学基金(109577)
- 社会(100916)
- 社会科(95350)
- 社会科学(95319)
- 省(81744)
- 基金项目(79970)
- 教育(69702)
- 划(67470)
- 自然(67325)
- 自然科(65638)
- 自然科学(65619)
- 自然科学基金(64467)
- 编号(63878)
- 资助(61503)
- 成果(52787)
- 部(47726)
- 发(46879)
- 重点(46862)
- 课题(43720)
- 制(42836)
- 创(42621)
- 国家社会(41904)
- 教育部(40699)
- 性(40356)
- 期刊
- 济(184957)
- 经济(184957)
- 研究(106010)
- 农(69855)
- 中国(68410)
- 财(56138)
- 学报(49800)
- 科学(46775)
- 农业(46579)
- 管理(44830)
- 大学(38745)
- 融(38422)
- 金融(38422)
- 学学(36992)
- 业经(32106)
- 财经(29001)
- 技术(28722)
- 经济研究(28530)
- 教育(28401)
- 问题(25568)
- 经(24952)
- 业(22806)
- 技术经济(18923)
- 世界(18699)
- 贸(18694)
- 经济问题(16917)
- 版(16774)
- 统计(16694)
- 理论(16582)
- 农村(16121)
共检索到525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若菲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由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是必然现象。由于我国土地制度以及征地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失。因此,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就要进行制度改革,而改革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无疑是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根本,包括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完整的产权全能,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永久的使用权,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力度,设计一套公平、公正、透明的征地程序,缩小征地规模等,同时,要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受损 制度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万贞 王志凌
本文在描述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几个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监督制度、土地补偿制度、政府干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制度原因,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应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督政府征地行为、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服务机构等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 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传统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综合作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体制原因,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政府职能错位与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短缺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进征地补偿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 保障 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佳湘
失地农民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现象,但如何保证失地农民顺利转化是关键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畸形扩张、农地非农化等现象的滋生,农民失地继而土地利益流失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良症候。健全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对于避免"拉美陷阱"和维系一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美国作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高度健全的国家,其制度的原则设定、标准执行与程序实施均对中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政府征地行为中公权利的规范、失地农民利益补偿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与价值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以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为基础,对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农民利益的制度因素加以分析。鉴于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构建和创新思考。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善山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的相关利益未能得到合理补偿,他们大多数人失地后进而成为“失业”者,成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的社会服务机制等。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保障 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在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过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征地制度对农民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征地制度改革 农民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岳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以征占土地搞开发建设为标志的大中城市扩展使大量的农民失去了维持生存的土地 ,虽然我国建立了相应的土地补偿机制 ,但目前这一机制还缺乏合理性和说服力 ,尽快建构并完善合理的征地补偿利益分享机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法律体系等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 补偿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玉国
转轨时期农民利益流失问题的制度分析与对象金玉国一、农民利益流失:新形势下的老问题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激烈的体制变革时期。体制的转轨导致了社会利益关系格局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外部经济环境从总体上趋于恶化,致使建国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农民利益流失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生 敖久丽
农民持久且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被给予的,其不仅对农村的长远发展有保障作用,更保证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着这一基础,势必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整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规模型集约型现代农业才能得到发展。因为在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这一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变动与调整针对利益这一格局,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倾斜性的制度安排,这样就可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到损害。
关键词:
农村 农民 保障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万兆 卢闯 王春平 刘海亮
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措施。本文针对目前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结合建立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多元化策略,并对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做了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使“失地农民”过上一种更有保障、质量更高的生活。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失地农民 养老基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惠 冉淑青 颜鹏
随着我国城市扩张和工业化的持续加速,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也在进一步扩大,"失地"带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身份融入、包括返贫致贫等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不仅要强调"小康",更要强调"全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因此,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建立失地农民利益长效保障机制十分必要,确保不让失地农民因为失地而"致贫"或"返贫",不让一人游离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保障机制 创新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放 贺鲲鹏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土地被征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还存在着补偿标准低、无法稳定就业、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维权意识差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社会救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金辉 雷寰
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根源,认为农民失地前所拥有的土地初始权益就不完整,这是农民在城市化土地非农化进程利益受损的根源。因此,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必须对集体土地产权进行重新构架和界定,并提出重构思路。
关键词:
集体土地产权 失地农民 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