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3)
- 2023(16967)
- 2022(14754)
- 2021(13707)
- 2020(11658)
- 2019(26834)
- 2018(26607)
- 2017(52314)
- 2016(27979)
- 2015(31680)
- 2014(31484)
- 2013(31038)
- 2012(28451)
- 2011(25663)
- 2010(25816)
- 2009(23899)
- 2008(23516)
- 2007(20566)
- 2006(18089)
- 2005(15981)
- 学科
- 济(113021)
- 经济(112862)
- 管理(86888)
- 业(80962)
- 企(67364)
- 企业(67364)
- 方法(55620)
- 数学(49206)
- 数学方法(48591)
- 财(33033)
- 中国(30368)
- 农(29957)
- 制(25331)
- 业经(24805)
- 学(21997)
- 贸(21320)
- 贸易(21311)
- 易(20736)
- 务(20564)
- 财务(20485)
- 财务管理(20437)
- 地方(20024)
- 农业(19649)
- 企业财务(19363)
- 银(19138)
- 银行(19099)
- 行(18127)
- 融(18106)
- 金融(18102)
- 环境(17850)
- 机构
- 大学(405170)
- 学院(401886)
- 济(164580)
- 管理(161557)
- 经济(161123)
- 理学(140386)
- 理学院(138918)
- 管理学(136496)
- 管理学院(135757)
- 研究(127948)
- 中国(98455)
- 京(84822)
- 财(80382)
- 科学(76582)
- 财经(64476)
- 所(62260)
- 农(60606)
- 中心(59348)
- 经(58634)
- 业大(57898)
- 江(57810)
- 研究所(56280)
- 北京(53335)
- 经济学(50960)
- 范(50753)
- 师范(50273)
- 财经大学(48260)
- 农业(47340)
- 院(46932)
- 州(46589)
- 基金
- 项目(273788)
- 科学(216511)
- 基金(201071)
- 研究(200922)
- 家(173931)
- 国家(172551)
- 科学基金(149564)
- 社会(128397)
- 社会科(121831)
- 社会科学(121802)
- 基金项目(106367)
- 省(105291)
- 自然(96877)
- 自然科(94628)
- 自然科学(94606)
- 教育(92968)
- 自然科学基金(92910)
- 划(88660)
- 资助(83409)
- 编号(81565)
- 成果(65883)
- 部(61653)
- 重点(60642)
- 发(56963)
- 创(56799)
- 课题(55308)
- 教育部(53575)
- 国家社会(53195)
- 创新(53060)
- 制(52822)
- 期刊
- 济(174157)
- 经济(174157)
- 研究(120089)
- 中国(71495)
- 财(61613)
- 学报(60418)
- 管理(59315)
- 科学(55541)
- 农(54006)
- 大学(47169)
- 学学(44482)
- 教育(41005)
- 融(39910)
- 金融(39910)
- 农业(36419)
- 技术(34864)
- 财经(31863)
- 业经(28591)
- 经济研究(28026)
- 经(27113)
- 问题(23433)
- 理论(20509)
- 技术经济(19285)
- 统计(18907)
- 图书(18863)
- 实践(18638)
- 践(18638)
- 贸(18506)
- 科技(18179)
- 商业(18166)
共检索到582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哲泉
企业违法违规后由于受到市场声誉惩罚,信贷融资通常会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违规,市场声誉惩罚可能失灵。以我国2010—2019年间环保严重违法失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我国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信贷融资效应的有效性和可能存在的局限。实证结果表明:(1)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之前,企业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不受环保违法失信负面影响;(2)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之后,企业银行贷款受环保违法失信影响而显著减少;(3)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之后,企业债券融资受环保违法失信影响平均为负但并不显著;(4)我国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在信贷融资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缓解了市场声誉惩罚失灵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晶妹 宋哲泉 梁墨
本文以资本市场所反映出的环境违法违规声誉惩罚为测度对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我国具有创新性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缓解市场声誉惩罚失灵问题的逻辑和机制。实证证据表明:(1)在市场声誉惩罚失灵的环境领域,我国环境违法违规上市公司受到了显著的声誉惩罚,达到市值的-1.52%,占比总惩罚的98.06%。(2)环保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是我国环境违法违规受到声誉惩罚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资本市场所反映出的总惩罚效应的主要来源。(3)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环保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克服了我国以往对环境违法违规企业惩罚不当的问题,将环境违法违规成本提高至与主要发达国家可比的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柯林霞
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崛起重新引发关于“信”的纷争。研究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中的“信”,首先要廓清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与诚信原则、社会信用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维护的“信”与法律意义上的诚信没有关系的观点存在曲解;其次要明确“信”这一概念的论域,法律领域的“信”和社会领域的“信”容易混淆;再次要将“信”置于诚信社会建设、社会信用立法等因素组成的整体关系网络中系统衡量。
关键词:
信 失信联合惩戒 诚信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一平
失信惩戒制度的规制对象应为"严重失信行为",合理衔接"违法行为"与"严重失信行为"是依法行使失信惩戒权的关键。可依循"行政裁量均衡论"兼顾社会治理效益与公民个体权利的理念,构建制度化衔接机制,以形成标准化的违法行为失信惩戒基准;应设置"违法行为社会危害公示机制""违法行为纳入失信听证机制""违法行为阶梯分级记分机制""违法行为记分多元修复机制",形成四位一体的"违法与失信"制度化规制基准。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洪波 段豪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获取社会公众对失信联合惩戒的感受和看法。结果表明,部分民众尚未明晰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失信联合惩戒的认知程度上呈现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域差异。针对失信联合惩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惩戒泛化"等社会焦点问题,提出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用现代征信技术、开展社会诚信教育、规范具体执行细则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波 卢盛羽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完善了联合惩戒制度,加强了机构队伍建设,开展了重点领域联合惩戒工作,社会信用环境得到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仍存在部分政府部门不够重视,职能缺位与越位并存,缺乏法律法规制度支持,基础环节不扎实,信用信息共享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标准不明确,执行中存在困难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制度为保障,以行业自律惩戒为补充,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提升信用建设工作积极性,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组织机构,加大技术保障力度,提升执行效果,合理使用多层次失信联合惩戒手段,加强全社会协同效应,加大失信成本,打造覆盖全社会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
关键词:
失信联合惩戒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崇实 汪慧
应用犯罪与处罚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惩处制度中惩处率与惩处严厉度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而区分出有效与无效的惩戒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两个模型的构建,以2007年深圳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惩处率与惩处严厉程度两个维度对我国证券市场惩戒制度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惩戒行为与市场违法行为不存在负相关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惩处制度的有效性较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违法违规 制度 监管 有效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贺 郭晓琳
在“行贿受贿一起查”的大背景下,行贿人受到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后,社会层面也应对行贿人进行制裁,利用失信惩戒重点规制行贿人,斩断行贿人的资金链,遏制腐败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以限制或者剥夺行贿人的市场参与资格等方式,提高遏制腐败的社会效果。信用之治通过对行贿人施加额外的制裁,促使人们遵守法律,以制约、塑造和规制被治理主体的行为,也为行贿犯罪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洪波 卢盛羽
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在此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失信联合惩戒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之所以特别重要,原因在于其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则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许荻迪 关媛媛
随着失信联合惩戒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推广,个别地方在实践中出现了过罚不相当、惩戒措施泛化、"黑名单"管理失当等现象,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鉴于我国目前实施的部分行政性信用联合惩戒措施已属于行政处罚范围,应纳入法治规范。借鉴国外失信联合惩戒的主要做法,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完善我国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一是加快公共信用联合惩戒立法;二是实行联合惩戒目录清单制管理,使联合惩戒措施显性化、公开化、可预期;三是加快建立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形成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和公共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互通互动、协调发展的联合惩戒新格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一青
改革开放后 ,信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造成银行的呆账坏账居高不下 ,也阻碍着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提出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三个对策及三步走的策略
关键词:
信用 失信惩戒机制 信用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新辉
本文在对失信惩戒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功能特点与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失信惩罚机制,提出了加快我国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征信体系 信用经济 失信惩戒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鲁萍
失信联合惩戒在环境领域的运用大体走过了初步启动、稳步推进与全面运行阶段。对于这一内涵丰富、外在表现形态多样的行为,不宜将其一刀切式地界定为行政处罚,应将其认定为信用监管的具体表现形态或者环节之一,是以信用为基础,以信息为纽带,给严重失信者带来负面不利影响的新型行政行为。随着环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的深入推进,逐渐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为促进这一制度实践的合法、有序、高效运行,需要在完善制度供给,优化合作机制的同时,畅通协作机制,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帅帅
涉金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抓手,对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中,涉金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却出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极端化困境,造成其边际威慑效应丧失,规制效果外溢。对此,应当锚定联合惩戒机制的三维面向功能:风险监测、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针对横向与纵向脱靶现象,立体化完善联合惩戒机制的践行路径,包括以失信原因选择惩戒种类、以失信性质选择联合惩戒范围、以失信程度选择惩戒梯度、以失信整体状况建构救济程序。如此,才能推动联合惩戒机制功能的精准落靶,规范机制的法治化运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涉金融失信 联合惩戒 边际威慑 救济程序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秉贵
失信联合惩戒基于其强大的威慑力,成为当前社会信用立法中的关键制度设计。目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信用立法及实践中失信联合惩戒的范围有不断扩容的趋势。通过探讨失信联合惩戒正当性基础并厘清其所涉及的公权与私权、惩戒与激励、市场与政府三重关系,间接勾勒失信联合惩戒的范围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明确失信联合惩戒在信用立法中的定位,审慎设置联合惩戒措施,触发机制方面亦需进行关联性、确定性、谦抑性的限制,以实现在寻求最大共识基础上的引领性、基础性法律制度构建的目标,逐步推动信用治理法治化,培植整个社会的信用秩序。
关键词:
失信行为 联合惩戒 立法规制 信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违规惩戒与企业信贷资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之严重性边界的实证分析——以《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二)款为视角
我国教育惩戒规则实施的困境及改革路径——以日本教育惩戒制度为参照
高校教育惩戒诉讼的现状考察与制度反思——基于78个高校教育惩戒诉讼案例的实证分析
论我国教师个体惩戒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我国高校学生惩戒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实践反思
社会规范、企业环境影响与审计收费惩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贷约束严重的出口企业会更加依赖贸易中介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媒体“轰动效应”: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
资本市场对缺陷产品的惩戒效应——基于我国汽车行业召回事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