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9)
- 2023(18142)
- 2022(15734)
- 2021(14421)
- 2020(12375)
- 2019(28071)
- 2018(27694)
- 2017(53465)
- 2016(29200)
- 2015(32501)
- 2014(32220)
- 2013(31664)
- 2012(28982)
- 2011(26280)
- 2010(26261)
- 2009(23904)
- 2008(23299)
- 2007(20366)
- 2006(17866)
- 2005(15298)
- 学科
- 济(115055)
- 经济(114931)
- 管理(81168)
- 业(76885)
- 企(62131)
- 企业(62131)
- 方法(54925)
- 数学(48395)
- 数学方法(47756)
- 农(31573)
- 中国(31305)
- 财(28858)
- 学(26651)
- 业经(25451)
- 地方(23761)
- 贸(21644)
- 贸易(21636)
- 农业(21288)
- 易(21038)
- 制(20640)
- 环境(18181)
- 银(18132)
- 银行(18055)
- 理论(18045)
- 技术(17991)
- 务(17925)
- 财务(17853)
- 财务管理(17816)
- 和(17560)
- 行(17241)
- 机构
- 大学(419897)
- 学院(417211)
- 济(162037)
- 管理(161758)
- 经济(158621)
- 理学(141689)
- 理学院(140021)
- 研究(139895)
- 管理学(137196)
- 管理学院(136440)
- 中国(102061)
- 科学(91680)
- 京(88822)
- 农(75705)
- 财(73688)
- 所(71417)
- 业大(68377)
- 研究所(65941)
- 中心(63192)
- 财经(60435)
- 农业(60066)
- 江(59587)
- 北京(55241)
- 范(55163)
- 经(55093)
- 师范(54484)
- 院(50972)
- 经济学(49279)
- 州(48065)
- 财经大学(45277)
- 基金
- 项目(294717)
- 科学(230250)
- 基金(213772)
- 研究(207400)
- 家(190108)
- 国家(188597)
- 科学基金(159944)
- 社会(130008)
- 社会科(123171)
- 社会科学(123137)
- 省(115285)
- 基金项目(113667)
- 自然(107152)
- 自然科(104663)
- 自然科学(104628)
- 自然科学基金(102718)
- 划(98503)
- 教育(95857)
- 资助(88149)
- 编号(83461)
- 重点(66868)
- 成果(66513)
- 部(64247)
- 发(62706)
- 创(60864)
- 科研(57503)
- 课题(57329)
- 创新(56944)
- 计划(55967)
- 教育部(54198)
- 期刊
- 济(167843)
- 经济(167843)
- 研究(115719)
- 学报(75823)
- 中国(71513)
- 农(67381)
- 科学(66379)
- 管理(56589)
- 大学(56039)
- 财(53429)
- 学学(53148)
- 农业(46363)
- 教育(42540)
- 技术(34510)
- 融(32835)
- 金融(32835)
- 业经(28595)
- 财经(28513)
- 经济研究(27297)
- 经(24361)
- 业(23286)
- 问题(22790)
- 图书(21258)
- 版(21199)
- 科技(21199)
- 业大(20105)
- 技术经济(19412)
- 统计(19412)
- 理论(19366)
- 资源(18861)
共检索到586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蒋小荣 张扬
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描述性统计方法及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县城失业率的县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县城失业率在空间上极不均衡,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县域失业率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地区生产总值、迁入人口比重、老龄化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失业率有显著负影响;而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及丧失劳动能力人口比重对失业率有显著正影影;存在失业率的正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小英
一、背景与目的按照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较成熟的失业理论,失业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循环所影响的需求不足性失业;另一种是劳动市场供求结合机制不完善所产生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①解决前者的需求不足性失业,需要动用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短期性效果;解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宁波 张扬
本文基于改进熵值法,从文盲率、大专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平均受教育年限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标,对我国五普和六普数据中国民受教育程度的县域空间分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国民受教育程度综合评价中,大专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权重最大,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次之;空间四分位图表明国民受教育程度县域空间格局具有集聚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表明国民受教育程度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呈减弱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表明国民受教育程度呈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演变形态。
关键词:
国民受教育程度 县域差异 空间集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尹德磊 许玲丽
本文运用200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城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与以往文献有所不同,本文衡量经济增长指标是城镇人均总收入、万人受高等教育程度、预期寿命以及城镇失业参保人数来研究城镇失业率,并把全国分成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得出:(1)全国而言,城镇人均总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失业参保人数比例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负相关关系;预期寿命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正相关关系;(2)地区而言,各种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因素在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镇失业率 奥肯定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林 罗怀敬 李文正 亓瑞
本文选取山东省90个县2004—2012年的县域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县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县域金融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经济基础、政府干预、投资水平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均能够提高本县域金融集聚水平;政府干预在提高本县域金融集聚水平的同时降低了周边县域金融集聚水平,投资水平促进了县域总体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没有在县域间对金融集聚形成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该加强县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发挥经济基础和政府干预在县域间的正向溢出效应;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和落实金融人才发展政策,发挥并放大投资水平和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溢出作用。
关键词:
县域金融 金融集聚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俊兰
在全球青年失业问题空前加剧的背景下,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20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教育结构对青年失业率产生深刻影响,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降低青年失业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海远
通过分析自然失业率的三种数理模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与计量统计检验的方法,发现纳入工资刚性的凯恩斯主义NAIRU模型更符合我国实际。利用这个模型,在放宽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和阶段性变化假设的基础上,测量了1978-2007年我国各年的自然失业率。1978年以来,我国自然失业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03年为一个极大点;2003-2007年自然失业率开始下降,分别为9.25%、9.09%、13.1%、10.9%、7.15%。另外,我国平均的名义工资刚性度和实际工资刚性度分别为0.873、0.221。在我国,技术进步对自然失业率是具有长期效应而不是短期效应。技术进步倾向于减少自然失业率,而这与Piss...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水 张永奇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与建设农业强国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采用2014—2021年县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效率却具有负向效果。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东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明显高于西部县域。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要素流动壁垒造成的供需失衡是引致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差异的底层原因。第四,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生产要素集约化与数字素养提升两条路径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论既为提高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启示,也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补充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世超 刘畅 胡永宏 马敬元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在银行服务与管理中的应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服务模式逐渐形成。如何识别金融科技发展的内外部决定因素?对于不同地域而言,影响金融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否有别?地域间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成因是什么?笔者以在国内县域服务网点最为普及的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对象,采用县域截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程度、互联网企业竞争等外部因素和高学历员工占比、员工共产党员占比、传统金融发展程度等内部因素能够显著促进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政府投入和员工老龄化程度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抑制作用;相邻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居民家庭受教育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外溢性;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信息化程度和互联网企业竞争是造成不同地区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共性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志伟 罗婉琳 马芳芳
基于县长及其相关政府官员的直播带货数据,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区位商、类型划分等方法对中国县域政府官员的直播带货水平的空间差异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从产品类型看,“多种型”占比最多,达62.92%;“单一型”占比次之,为32.51%;“两种型”与“三种型”占比最低,两者合计仅占4.57%。从省际差异看,隶属湖南、河南与山西等省的县域直播带货产品种类多且带货量大,而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的种类较少。从主播类型看,“政府官员+主持人”最多,“政府官员+明星”最少。(2)从助农活跃度看,“昙花一现”式助农官员较多,比例高达66.87%。场次大于4的助农官员非常少,占比仅为1.05%。从参与人数看,多数县域为1~2人,少数为3~5人的组合型。数量超过5人的县域单元仅4个,分别是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西汾西县、甘肃靖远县与宁夏中宁县。从官员职级看,不同职级官员参与直播活动的次数差异不大,且职级高低与直播带货参与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3)从助农效益看,空间格局整体呈“两大核心区,多个增长极”的集聚特征,不仅形成以新疆昭苏县与河南光山县为核心的两大高水平密度圈,而且在湖北郧西、江西莲花、福建长泰以及湖南安仁等县形成多个增长极。(4)从产品区位商看,具有地理标志产品的县域单元,政府官员参与直播带货的频数较高、活跃度强且经济效益较高,但不同的地理标志产品亦有直播效益的差异。其中,瓜果蔬菜类县域单元的政府官员参与度更频繁且直播带货的销售额更高,而粮食油料类、禽畜蛋类的参与频数低且直播销售的带动效应不强。(5)从影响因素看,主要因子为直播规模与直播频率、地理品牌资源优势、官员受教育程度,次要因子为直播电商发育水平、相关产业基础实力以及互联网营商环境,一般作用因子为信息化水平、政府支持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雷慧敏 叶长盛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中国三大人口问题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县域时空差异,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深入探讨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系数显著提高,由6.29%提高到7.76%,由成年型社会转变为老年型社会;(2)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县域空间差异逐渐扩大,保持较强的正相关,全局指数分别为0.443,0.176,热点集聚显著但逐渐减弱,冷点区扩大;(3)不同因素对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有所差异,人均GDP、城镇化、万人医生数等指标促进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及教育占财政支出等指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翔搏
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民生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当前所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难以反映真实的就业状况。为此,本文引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人口因素作为参数构建模型,测算我国1990—2014年实际城镇失业率,进而检验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与已有文献数据和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模型测得的数据是准确的,能够较好地衡量我国城镇真实的就业情况,可以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翔搏
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民生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当前所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难以反映真实的就业状况。为此,本文引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人口因素作为参数构建模型,测算我国1990—2014年实际城镇失业率,进而检验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与已有文献数据和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模型测得的数据是准确的,能够较好地衡量我国城镇真实的就业情况,可以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 何婧 臧日宏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基于吉林省39个县的数据,对县域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吉林省县域金融排斥严重,金融排斥指数FEI(Financial exclusion index)>0.5的县占44%;2)县域农村金融排斥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FEI>0.5的县,50%以上分布在东部地区;3)东部地区半数以上的县FEI≥0.5;4)第一产业比重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则农村金融排斥越严重;5)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村金融贡献度越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金融排斥程度越低。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应该根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采取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金融排斥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 灰色聚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春 谭学通
县域普惠金融的均衡化发展是助推国家金融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文章采用中国2007—2017年1 972个县域数据,考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格局、演进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县域普惠金融整体水平较低,且呈稳步上升趋势;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且随时间扩大的地区差距,并具有显著空间正自相关,且高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成渝城市群;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演化趋势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同时处于高水平县域的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最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就全国而言,公共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与本地及周边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就地区(东中西)而言,各影响因素差异性明显。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县域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金融视角的因子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县域视角的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因素研究
教育财政效率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县域数据的检验
中国失业率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的实证检验
中国工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SFA的省际面板数据
我国PPP实践中民营企业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731个县域样本的实证分析
中国县域高温人口暴露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县域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四县(市)数据的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收入及失业率对犯罪率的影响——基于2003~2007年我国省级数据的面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