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6)
2023(8174)
2022(7337)
2021(6945)
2020(6118)
2019(14319)
2018(14454)
2017(29941)
2016(16555)
2015(19018)
2014(19405)
2013(19451)
2012(18769)
2011(17208)
2010(17529)
2009(16811)
2008(17112)
2007(15753)
2006(13910)
2005(12796)
作者
(48796)
(40736)
(40518)
(39098)
(26232)
(19377)
(18961)
(15806)
(15236)
(14831)
(13658)
(13503)
(13020)
(13013)
(12886)
(12846)
(12641)
(12028)
(11938)
(11917)
(10385)
(10209)
(10050)
(9396)
(9285)
(9239)
(9222)
(9084)
(8230)
(8216)
学科
(70057)
经济(69983)
管理(45466)
(44708)
(34248)
企业(34248)
方法(33694)
数学(30445)
数学方法(30132)
(21046)
中国(19780)
(19482)
(16874)
贸易(16863)
(16471)
(15845)
(13970)
银行(13945)
(13438)
(13287)
业经(13199)
农业(13163)
地方(13055)
(12348)
金融(12346)
(11483)
(10954)
财务(10927)
财务管理(10895)
(10273)
机构
大学(247610)
学院(246922)
(107892)
经济(105552)
管理(93474)
研究(84646)
理学(79052)
理学院(78192)
管理学(77005)
管理学院(76522)
中国(67805)
(53490)
(52269)
科学(49205)
(44256)
财经(41505)
(40962)
中心(39594)
研究所(39542)
(38207)
(37357)
业大(34288)
北京(33865)
经济学(33673)
农业(32457)
(31899)
师范(31616)
(30686)
经济学院(30639)
财经大学(30445)
基金
项目(149366)
科学(116115)
研究(111985)
基金(106816)
(91488)
国家(90720)
科学基金(76224)
社会(69322)
社会科(65694)
社会科学(65674)
(57607)
基金项目(55550)
教育(52033)
(49182)
自然(47714)
编号(47496)
自然科(46506)
自然科学(46490)
资助(46294)
自然科学基金(45657)
成果(40703)
(34725)
重点(33611)
(32898)
课题(32765)
(30190)
教育部(29646)
(29372)
科研(28776)
人文(28717)
期刊
(120687)
经济(120687)
研究(78353)
中国(44937)
(40303)
(36920)
学报(34522)
管理(32534)
科学(31709)
(31509)
金融(31509)
大学(25941)
教育(24923)
农业(24494)
学学(24250)
财经(20610)
技术(20460)
经济研究(20050)
业经(19746)
(17651)
问题(16976)
(15786)
理论(13789)
国际(13682)
统计(12925)
技术经济(12814)
(12519)
商业(12494)
实践(12405)
(12405)
共检索到378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意珍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上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给人民银行履职带来了挑战,对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货币政策框架中重要的起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引入、创新及组合也就成为当局迫切需要探索的方面。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历史沿革,深入比较分析其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并非彼此孤立,应充分利用每种工具优势形成组合,才能使货币政策最高效且富有弹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现行的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各有特点, 也各有长短。本文对它们的运用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 对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涛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居高不下,我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央行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本次货币政策的目的将限于通过抑制信贷过快膨胀来平滑经济增长,其理想效果是防热而不会致冷。“稳健”仍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息不是央行的最优选择,高固定资产投资、高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婷  
自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6月1日成立以来,各界对其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实施情况予以了密切关注。本文以欧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切入点,研究其"双支柱(two-pillars)"的货币政策策略及其联合决策、分散执行的操作框架,并介绍了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特点及各工具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及其在实践中如何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提高操作框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严立新  严维石  
本文尝试比较研究我国央行地区分行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基本制度安排上的差异,并从货币政策决策信息的收集与运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差异对中美两国央行货币政策表现的影响,然后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醒侨  高鼎新  
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期间,欧元区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仅仅依靠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完全满足危机应对需求。为此,欧央行创新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逐步探索资产购买计划、负利率政策、前瞻性指引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为应对危机冲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危机应对期间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军山  赵明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也发生了不小的调整。这种调整是适当的,也是必要的。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和调节情况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发展方向、职能分工和选择搭配等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春蕾  
2017年以来,中美两国央行皆有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或计划,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会引起市场关于流动性扩张与收缩的猜测,各界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关注度上升。影响中国与美国央行"缩表"的因素并不相同,但均与金融危机后央行较多使用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使用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相互关联并且互为印证。结合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运用,以及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相应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工具致使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张,如今的"缩表"计划可视为对量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皎  张尚玮  胡兵  
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这已经是CPI涨幅连续6个月运行在3%的警戒线上,连续4个月创历史纪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市场价格上涨的现象和原因,结合国家已采取的调控措施,从央行货币政策的角度,对未来价格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央行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玲  
随着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频繁操作以及中日贸易往来的不断加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溢出效应。因此,以往基于不变参数模型得到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具有长期不变影响的研究结论,已缺乏实际经济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索了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时变性冲击效应。研究发现:(1)日本央行增加基础货币供应的行为会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平稳时期引起中国产出、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的提高,传导渠道主要为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经济萧条时期会为中国经济带来两难选择,即引起中国产出和就业水平下降的同时,又会带来通货膨胀的上升,传导渠道主要为经常账户。(2)日本央行降低隔夜无担保拆息利率的行为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平稳时期会引起中国产出、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的下降,传导渠道主要为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中国产出、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的提高,传导渠道主要为经常账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淑一  殷明明  陈平  
本文考察市场利率、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产出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符合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变量选择的相关性准则;通过研究市场利率与央行三大政策工具之间的联动性,确定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调控具有可行性。特别的,本文将外汇冲销率,作为三大政策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操作的代理变量予以测算,并纳入政策变量的实证研究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明男  
近期,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明男  
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首先对货币政策、交易费用、货币政策实施的交易费用等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进而从金融制度、微观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及收入分配制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高的交易费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翠微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受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金融机构面临短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以中国、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为应对经济金融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发达国家在充分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适时引入了新的投放流动性的工具;新兴市场国家则不断拓展收回流动性的工具组合。本文简要分析了近来各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背景情况,全面总结了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工具变化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