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0)
- 2023(15698)
- 2022(13766)
- 2021(12948)
- 2020(10988)
- 2019(25243)
- 2018(24919)
- 2017(49452)
- 2016(26810)
- 2015(30020)
- 2014(30154)
- 2013(30011)
- 2012(27877)
- 2011(25325)
- 2010(25509)
- 2009(23673)
- 2008(23466)
- 2007(21044)
- 2006(18674)
- 2005(16766)
- 学科
- 济(105034)
- 经济(104898)
- 管理(79610)
- 业(76782)
- 企(62479)
- 企业(62479)
- 方法(50084)
- 数学(44012)
- 数学方法(43497)
- 财(30203)
- 中国(29718)
- 农(29635)
- 学(23512)
- 制(22655)
- 业经(22417)
- 贸(21415)
- 贸易(21403)
- 易(20827)
- 地方(19873)
- 农业(19578)
- 银(19519)
- 银行(19459)
- 务(18815)
- 财务(18742)
- 财务管理(18701)
- 行(18515)
- 企业财务(17806)
- 融(17693)
- 金融(17690)
- 理论(16869)
- 机构
- 大学(388987)
- 学院(386560)
- 济(155316)
- 经济(151868)
- 管理(151110)
- 研究(131196)
- 理学(130260)
- 理学院(128828)
- 管理学(126642)
- 管理学院(125948)
- 中国(100567)
- 京(83082)
- 科学(81172)
- 财(76060)
- 所(66973)
- 农(65778)
- 研究所(60615)
- 财经(60237)
- 中心(59840)
- 业大(58354)
- 江(57711)
- 经(54739)
- 北京(52901)
- 农业(51885)
- 范(50024)
- 师范(49480)
- 院(47700)
- 经济学(46941)
- 州(46615)
- 财经大学(44809)
- 基金
- 项目(257706)
- 科学(201594)
- 基金(187131)
- 研究(186624)
- 家(163930)
- 国家(162597)
- 科学基金(138402)
- 社会(116302)
- 社会科(110173)
- 社会科学(110143)
- 省(99597)
- 基金项目(98240)
- 自然(91285)
- 自然科(89127)
- 自然科学(89101)
- 自然科学基金(87543)
- 教育(86146)
- 划(84743)
- 资助(79100)
- 编号(75792)
- 成果(62746)
- 重点(57652)
- 部(57608)
- 发(54492)
- 创(52857)
- 课题(52634)
- 科研(49794)
- 创新(49351)
- 教育部(49169)
- 大学(47900)
- 期刊
- 济(169827)
- 经济(169827)
- 研究(118247)
- 中国(72120)
- 学报(63864)
- 农(59029)
- 科学(56958)
- 财(56767)
- 管理(56077)
- 大学(48086)
- 学学(45340)
- 教育(42317)
- 融(41117)
- 金融(41117)
- 农业(40321)
- 技术(31628)
- 财经(29705)
- 业经(27944)
- 经济研究(27751)
- 经(25253)
- 问题(22467)
- 业(20450)
- 理论(19710)
- 贸(19132)
- 图书(19023)
- 技术经济(18411)
- 实践(17919)
- 践(17919)
- 版(17884)
- 科技(17775)
共检索到574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古小华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为应对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同时实现人民币汇率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央行采取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金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冲销有效性进行了动态考察。研究表明,央行票据在短期内能够平抑物价的上涨,而存款准备金政策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且央行票据的冲销效果明显优于存款准备金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
本文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平衡式出发,推导出影响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四个约束条件,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的信贷紧缩效应确实存在,其有效性主要受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款规模变化情况以及其他资金来源结构三个因素的影响;由于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和超额存款准备率等方面的差异,紧缩性准备金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紧缩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准备金政策 信贷紧缩 微观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戈 宋新红 王静 段亚娟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戈 宋新红 王静 段亚娟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恩涛 姚珂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健 柳欣
2006~2008年6月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十九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流动性过剩以及由此引起的信贷扩张、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等问题,保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防止经济过热,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文章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预期调控目标与实际实施效果之间的差距,格兰杰因果性检验也证实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数量变动与贷款量变动、广义货币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吉洁 王屹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5%的显著水平上,股价是准备金率的格兰杰原因;准备金率不是股价的格兰杰原因;股票价格滞后二期对准备金率的影响较大,且为正向影响。由此建议:深化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要确保政策行之有效;政府在制定政策标准时,要做仔细推敲、科学论证;科学划分资本市场,加快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迈入,对投资股市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雪 耿中元 李薇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明
近几年,央行票据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冲销操作,回收基础货币最重要的手段。本文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政策传导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央行票据的货币冲销效果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它不仅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而且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长期内央行票据冲销操作对基础货币和狭义货币供给量能够产生一定影响,但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趋于中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旭丹
2007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十次上调,市场资金面松紧变化较为频繁,货币政策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充分发挥调控效用,是当前管理当局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对存款准备金调整累积效应的分析,对改革和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以期对货币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巴曙松在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宏观金融调控的传统工具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存款准备金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准备金水平及其调整,主要指中央银行对准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安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左俊义 王玮
本文使用GARCH(1,1)模型研究了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宣告对短期利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宣告当日回购利率上升4.47个百分点;准备金政策宣告导致国债综合指数收益率下降、波动率上升,并且导致上证综合指数波动率上升。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准备金政策调整的公布具有宣告效应,有利于中央银行在今后开展目标利率水平的公告操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少岩 张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调整、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常规性货币工具,特别是近些年,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不大,必将被利率为主的价格工具逐步替代,在这一过渡时期,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推进差别准备金利率,扩大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资产的种类,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