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1)
2023(9716)
2022(7847)
2021(7378)
2020(6014)
2019(13040)
2018(12734)
2017(25023)
2016(12711)
2015(14170)
2014(13504)
2013(13330)
2012(12336)
2011(11076)
2010(11503)
2009(11481)
2008(10379)
2007(9523)
2006(8830)
2005(7981)
作者
(33833)
(27671)
(27609)
(26326)
(17560)
(12985)
(12514)
(10501)
(10498)
(9844)
(9348)
(9137)
(8751)
(8592)
(8592)
(8244)
(8098)
(7982)
(7980)
(7625)
(6921)
(6691)
(6449)
(6425)
(6202)
(6196)
(6195)
(6141)
(5408)
(5338)
学科
(48648)
经济(48606)
(44295)
管理(41704)
(37444)
企业(37444)
(26458)
金融(26457)
(25332)
银行(25325)
中国(24700)
(24602)
方法(18223)
技术(16290)
(15908)
数学(15781)
数学方法(15670)
(15503)
(15143)
业经(13802)
技术管理(12073)
中国金融(11304)
地方(11222)
(10719)
贸易(10700)
(10525)
农业(10218)
(9753)
财务(9733)
财务管理(9715)
机构
学院(178095)
大学(175408)
(79924)
经济(78279)
管理(69702)
理学(59090)
理学院(58574)
管理学(57943)
管理学院(57594)
研究(56276)
中国(52819)
(41245)
(35630)
财经(32120)
(29033)
科学(28539)
中心(28374)
(26762)
(26167)
经济学(25477)
财经大学(23955)
北京(23179)
经济学院(23102)
研究所(22993)
(22493)
(22374)
(22308)
金融(21926)
银行(21517)
(21166)
基金
项目(109024)
研究(87890)
科学(87415)
基金(78049)
(65154)
国家(64514)
社会(57694)
科学基金(56415)
社会科(54926)
社会科学(54914)
(44082)
基金项目(40796)
教育(40180)
编号(36230)
(35768)
自然(31846)
自然科(31146)
自然科学(31140)
自然科学基金(30629)
成果(30442)
资助(30362)
(29748)
创新(26703)
课题(25695)
(25241)
(24464)
重点(24405)
国家社会(23789)
(23389)
(23232)
期刊
(89643)
经济(89643)
研究(60114)
中国(37459)
(37195)
金融(37195)
(30440)
管理(29157)
教育(21509)
(19921)
科学(19609)
学报(18445)
财经(16139)
技术(16043)
业经(15652)
大学(15633)
经济研究(15144)
学学(14590)
(13905)
农业(12474)
问题(11789)
(10933)
理论(10317)
技术经济(9820)
科技(9777)
国际(9675)
商业(9489)
实践(9242)
(9242)
现代(8836)
共检索到283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晓杰  
本文系统分析了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实践。借鉴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研讨了四种经济指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提出了我国央行应对金融创新在货币政策上的现实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苑书义  
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在金融组织、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而地方政府最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成为连接中央政府制度供给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的重要中介。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花象清  李容德  
如何加强金融管理已经成为新近危机后我国央行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央行加强金融管理的背景原因,简单介绍了央行的金融管理实践内容及成效,对金融管理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强金融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骏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金融市场上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的质疑越来越多,因而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定位金融产品的创新。我国作为已经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国家,对金融创新问题也必须作出新的思考和认识。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重大伤害,但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使金融创新成为一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因此,应该迅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思考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大力开展积极的金融创新,抑制消极的金融创新,繁荣我国的金融市场,以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较快发展和提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辉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蓉  
A-U动态模型解释了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交替演进的生命周期过程,在其不同阶段潜存着创新的风险。该文通过风险利益原理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创新制度不完善,我国大多数创新主体具有风险规避的特性,这也是我国技术创新低效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说明完善的金融体系有助于规避技术创新风险,使创新主体获得更多的风险收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技术创新风险规避的金融支持体系路径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卫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着缺乏完备的法律政策保护、完善的流转服务市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考察,为我国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从完善农地金融的相关立法,加大农地金融的政策扶持,构建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规范农地金融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勇  
金融工具配置是金融工程组合分解技术的重要运用,其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解决金融和财务问题。诸如以降低和重新配置风险、规避管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金融比较利益、投机套利,以及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等为特定目标提供创造性的方案,并在解决实际问题和金融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制度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总体纲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现代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清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特征和我国金融企业的现实制度缺陷并进行制度创新,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层选择。本文依据产权和企业制度理论,对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乐  曾宪宁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和特点,深入探索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认为应在组织体系、管理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创新,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  高维新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科技成果的产生、转化和产业化都要求金融体系强有力的支撑。研究表明,大幅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就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与能力;改变和完善科技资金的投入方式,也能起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能力的作用。因此,应该鼓励民间金融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发展;鼓励科技企业主动利用股权投资、新三板、"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IPO等方式融资;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完善科技金融担保、再担保体系;建立科技金融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仁彧  
功能与样态各异的教育实践积淀了人类的文明,而社会的发展日益激发人们对开放共享教育理念的强烈渴求,并以此构建促进个体终身成长的教育共同体。开放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普适性的教育信息、均等化的学习机会与丰富的知识内涵,是对教育与实践的紧密融合。通过融学校教育、校外教育与网络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新平台,开放教育构建的是教育理念包容、教育形式多元与教育内容开放的教育新体系。在开放共享的教育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为担负起终身教育的启航者、终身学习的助力者、学习社会的培育者的新使命,开放教育需走出一条强化全民教育、实现兼容并包与推进模式创新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是一项长期且系统化的工程。其中,农村金融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持,才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然而,农村金融体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现状与问题,提出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创新路径,从而为较为薄弱的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跃峰  赵黎明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推动和支持。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接下来对我国农村金融缺口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农村金融供给创新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地流转制度,逐步增加土地流转抵押贷款范围;设立联合抵押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