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8)
2023(12171)
2022(10486)
2021(9806)
2020(8620)
2019(19902)
2018(19621)
2017(38368)
2016(21211)
2015(24313)
2014(24538)
2013(24631)
2012(23222)
2011(21008)
2010(21299)
2009(20478)
2008(20770)
2007(18792)
2006(16642)
2005(15241)
作者
(64250)
(53664)
(53649)
(51324)
(33993)
(25810)
(24594)
(21036)
(20137)
(19278)
(18333)
(17922)
(17293)
(17269)
(17142)
(16721)
(16424)
(15952)
(15649)
(15579)
(13636)
(13452)
(13140)
(12309)
(12228)
(12106)
(12078)
(12043)
(11017)
(10690)
学科
(85147)
经济(85023)
管理(69318)
(63999)
(53303)
企业(53303)
方法(39383)
(37366)
数学(34692)
数学方法(34364)
中国(24902)
(24324)
(24150)
(19506)
财务(19469)
财务管理(19409)
(18951)
企业财务(18400)
业经(18107)
(16580)
贸易(16573)
(16168)
(16160)
(16118)
银行(16114)
地方(15502)
(15227)
农业(15035)
财政(14932)
(14069)
机构
大学(315722)
学院(312615)
(129926)
经济(127156)
管理(117232)
研究(108025)
理学(99930)
理学院(98793)
管理学(97232)
管理学院(96660)
中国(84309)
(72042)
(67432)
科学(66373)
(56993)
(56713)
财经(52652)
研究所(50977)
(49055)
中心(49043)
业大(47694)
(47403)
农业(44974)
北京(42878)
经济学(40358)
(38682)
(38644)
财经大学(38601)
师范(38212)
(38001)
基金
项目(198529)
科学(154551)
基金(144062)
研究(142166)
(126875)
国家(125845)
科学基金(105717)
社会(89650)
社会科(84839)
社会科学(84812)
(77044)
基金项目(76235)
自然(68927)
自然科(67232)
自然科学(67207)
自然科学基金(66016)
教育(65775)
(65561)
资助(59697)
编号(57315)
成果(48119)
重点(45497)
(45139)
(41960)
(40914)
课题(40357)
(39465)
科研(38766)
创新(38440)
教育部(38278)
期刊
(146985)
经济(146985)
研究(96644)
中国(65530)
(61655)
学报(52254)
(50472)
科学(46943)
管理(43265)
大学(39173)
学学(37079)
农业(33236)
(30916)
金融(30916)
教育(28966)
财经(27207)
技术(24976)
经济研究(24000)
(23264)
业经(22854)
问题(20065)
(17710)
(17117)
(15874)
技术经济(15387)
财会(15308)
理论(15251)
会计(15100)
统计(14354)
商业(14042)
共检索到48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再平  
我国央地财政分配关系调整频繁,但基本思路仍是实施财政分权,并于1994年建立了收入集权、支出分权和转移支付调节财力差距为特征的央地财政分配制度。然而,这一财政分配制度在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促进财力均衡、建立统一公正市场和规范财政秩序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未来的改革既要改革分税制本身,建立以均衡财力为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同时也应推进政府间财政分配的法治化建设。2014年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确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财富分配与价值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劳动价值论者认为 ,价值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价值 ,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效用价值论者认为 ,财富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财富 ,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涛  徐瑾  
我国土地因收益和收益主体的差异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分配格局,政府间、政府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者间的收益分配显失公平,土地市场效率低下。市场结构模型与分权模式的剖析表明,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缺陷主要源于土地市场的双轨制和财政分权模式。双层市场结构与政府间的目标偏离要求创新土地收益分配制度,重新定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化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蔡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还需要就整体收入分配格局进行重构,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这将成为引领中国收入分配相关财政政策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主要体现在重构中国社会分配的基本契约关系,促进社会结构分层的变迁演进,推进中国财政政策的阳光化进程等几个方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春晖  
公平与效率是矛盾关系,而这对矛盾又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我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发展变化,从"公平优先"——"公平效率二者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并不断完善,从"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经济改革的向前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李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继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形成,我国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逐步转变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单一按劳分配制度的确立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按劳分配作为公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一向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唯一分配原则,谁否定按劳分配,谁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以,伴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和全国单一公有制的建立,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也开始在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文秀  朱珍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国有企业始终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囿于历史环境和制度非均衡,其与国家的利润分配制度反复试错。在此过程中,路径依赖与路径替代相伴相随,国家与国有企业也尚未形成稳定规范的分配模式,影响了财政收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基于国有企业面广量大的事实和双元财政的要求,应以税利分流为基础重构国有资本财政收入制度,并建立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宪政框架,维持新制度的相对均衡,即高效的路径替代;从社会福利的视角考虑,红利应重点投向教育和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实现国有企业和民生的正和博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殷瑞玉  
当前,尽管许多医院都不同程度地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但此项工作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近几年来,就这项工作我院也在不断地尝试、改进和完善。医院分配制度改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就几个主要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宁  林坚  琚向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对分配方式的基本类型和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高等学校的分配制度不适于采用类似计件工资的形式 ,而适合采用类似锦标制度的形式 ,实行竞争性的岗位工资津贴。同时 ,应当提高高等学校教职工工资 ,使其高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 ,并且高等学校内教学人员的收入水平应该高于行政人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远军  
一国国内不同地区间税收与税源背离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产生了区域间的税收分配问题。对此,实行财政分权模式与财政集权模式的国家所采取的做法不同。本文选取欧盟成员国中两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德国和英国的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对我国区域税收分配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论断指出了财政对整个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财政资金分配是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财政职能的主要手段。在当前广西政府财力仍很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改革、完善广西财政资金分配制度,有利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代彦  周郑攀  匡远凤  
农地冲突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在—些地方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探讨农地冲突的原因有助于化解农村矛盾及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社区。本文利用笔者在湖北和湖南两省收集到的数据,应用Logit概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分配制度、非农就业收入及其差距和人力资本等可能引起农地冲突的因素的影响。与通常的看法不同,本文并没有发现农地分配制度是农地冲突的显著诱因,原因可能在于我国的农地在改革初期是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的,其后的调整大多也是经农民自主协商按照市场规则完成的,并没有引起农民的明显不满,因而也就没有成为农地冲突的诱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非农就业收入、非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成安  王家新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一收入分配制度的提出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 ,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一提法还存在着理论创新空间。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和公有制经济内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需要 ,应该允许按要素分配原则渗透到公有制经济内部 ,进而将其确立为我国的主导性分配方式。另一方面 ,在理性分析公平范畴的内涵以及科学地界定现代社会中政府职能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应该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为“效率与公平同等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