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1)
2023(2180)
2022(1903)
2021(1850)
2020(1671)
2019(3934)
2018(4086)
2017(8705)
2016(4472)
2015(5111)
2014(5219)
2013(5568)
2012(5390)
2011(5093)
2010(5286)
2009(5298)
2008(5230)
2007(4881)
2006(4645)
2005(4406)
作者
(13781)
(11388)
(11086)
(10902)
(6965)
(5224)
(5204)
(4294)
(4094)
(4056)
(3753)
(3687)
(3591)
(3583)
(3458)
(3332)
(3332)
(3304)
(3253)
(3226)
(2904)
(2760)
(2757)
(2611)
(2606)
(2553)
(2471)
(2443)
(2245)
(2195)
学科
(19870)
经济(19834)
(14228)
管理(10814)
(10259)
中国(9169)
方法(8840)
数学(8300)
数学方法(8267)
农业(7472)
(6862)
企业(6862)
(6437)
收入(6197)
(5700)
银行(5697)
(5689)
(5545)
(5356)
贸易(5352)
(5251)
分配(4450)
(4277)
金融(4277)
(3900)
业经(3773)
(3710)
税收(3701)
(3677)
制度(3591)
机构
大学(74449)
学院(73369)
(34136)
经济(33434)
管理(26435)
研究(24994)
理学(22013)
理学院(21796)
管理学(21584)
管理学院(21449)
中国(21165)
(18874)
(16042)
财经(14562)
(13077)
科学(12784)
(12712)
经济学(11223)
研究所(11047)
中心(10997)
北京(10993)
财经大学(10741)
(10586)
经济学院(10326)
(10088)
(9934)
师范(9886)
(8845)
(8571)
业大(8167)
基金
项目(38499)
研究(31031)
科学(29817)
基金(27593)
(23108)
国家(22877)
社会(20181)
社会科(19047)
社会科学(19044)
科学基金(18518)
基金项目(14206)
教育(14056)
(13834)
编号(13458)
成果(12355)
(12013)
资助(11641)
自然(9697)
(9475)
自然科(9381)
自然科学(9375)
自然科学基金(9197)
课题(9193)
(8841)
(8534)
重点(8439)
国家社会(8402)
社科(8294)
教育部(8211)
人文(7996)
期刊
(40643)
经济(40643)
研究(26902)
中国(13416)
(12502)
(10745)
金融(10745)
(9951)
管理(9816)
学报(8644)
科学(8419)
教育(8051)
财经(7371)
业经(7248)
大学(7039)
经济研究(6949)
农业(6608)
问题(6558)
学学(6417)
(6320)
(6073)
技术(5530)
理论(5149)
国际(4902)
实践(4621)
(4621)
商业(4501)
经济问题(3992)
技术经济(3874)
改革(3867)
共检索到11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振波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1992年6月底,中国大陆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是10441亿元人民币。其内部分布是: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为3445亿元;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为2737亿元;城乡个体户的储蓄存款为2932亿元,非居民的储蓄存款为1327亿元。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一般地说,存款是反映人们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从这个观点出发,分析上述存款的内部分布状况,我认为可以得出下列几点结论:(1)城镇居民存款与城乡个体户存款总额差不多,说明普通干部与工的收入与个体户的收入差距已经拉大。按上述的资料看:城镇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迪平  
比较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贫富悬殊有自己的特点,解决这些特点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木  金燕  
贫困,历来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字眼.贫富分化,是古今中外难以避免而又必须努力避免的社会现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重两极分化,往往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止的根本诱因.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便成为中国历代开明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法则.本世纪初,面对“百年魔怪舞蹁跹”的严重贫富分化的黑暗世界,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血与火涤荡了社会上的污泥浊水,建立起了“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平等社会,实现了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等无数农民起义领袖所苦苦追求、而不曾达到的境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玲  
西方的遗产税制度是一个多世纪发展的结果,且日趋完善,对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已成为西方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法律部门,连结着经济法、民法和社会分配制度。客观上,它对抑止贫富悬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常华兵  
现阶段社会贫富悬殊加剧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明,价值分配是现代财务学的薄弱板块。贫富悬殊主要由价值分配失衡造成,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是财务学迈向化解贫富悬殊问题的一个方向性进步。财务学理论体系的修正包括增加价值分配均衡假设、构建价值分配模块、财务信息内部公开以及扩展财务学的理论创新外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大建  郭娆锋  
贫富悬殊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社会问题,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探讨了欧美各国近300年来的财富分配和贫富悬殊问题,切中时弊,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文章以《21世纪资本论》作为讨论财富分配问题的平台,分析批判了皮凯蒂的财富分配思想,对财富的公平分配原则和标准以及它们与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皮凯蒂虽然以大量数据对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必然会产生贫富悬殊的机制进行了解读,并据此提出了全球资本累进税的政府干预方案,但由于他在资本的来源中没有区分不含劳动的无风险纯资本收益、含有劳动并带有风险的金融资产收益、以及作为创新性劳动报酬并带有风险的知识产权收益和股票期权收益,其全球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亚军  曾庆飚  
短短 2 0余年春花秋实 ,中国人奇迹般地挥手作别短缺经济 ,整体上迈进了小康 ,国民整体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根据中新社报道 ,目前中国基尼系数约为 0 39,已进入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警戒线。贫富过分悬殊 ,两极分化严重 ,必将损坏社会公正 ,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针对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出现 ,我国政府结合分配制度改革实践提出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重要原则。问题的解决需通过标本兼治 ,建立机会平等的社会公正 ,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相关的政治体制 ,最大幅度地减少不正常、不合理收入分配现象 ,彻底破除平均主义观念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规范收入分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水根  
收入差距严重主要是“由腐败和垄断等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这种说法虽然指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弊病,但掩盖了收入差距严重的真正根源在于无约束的资本剥削的本质。如果不能有效地制约资本权利的无限扩张,即使基本铲除了腐败和垄断,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根治。为此,对高收入人群课征高额累进税乃不失为一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举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树棠  
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企业化经营使银行增添了活力,尽管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刚刚开始,经营机制还不完善,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却明显地显示出来。职工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绎济效益大大提高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了企业化经营这条路走得对,是正确的,应该坚持卞去。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车企业化经营中已经出现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希洁  
本文从早期干预的定义、对象、研究人员类型、相关法律条款、研究理论、研究具体内容等几方面对我国大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最后对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巧娜  
自2004年始,部分学者将国外机构库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内地,一些高校尝试建设机构库。然而5年来机构库增长速度异常缓慢,OPENDOAR中登记的仅为3家。该文对机构库建设的"冷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4点建议以加快我国大陆机构库的建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江小英  黄英  
在普通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者、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我国大陆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这一领域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力图为今后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扬  
教师素质研究是教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陆地区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教教师素质构成、特教教师知识与技能、特教教师观念与态度,以及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笔者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局限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