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7)
- 2023(16686)
- 2022(13875)
- 2021(12719)
- 2020(10458)
- 2019(23839)
- 2018(23640)
- 2017(45881)
- 2016(24599)
- 2015(27848)
- 2014(28064)
- 2013(28045)
- 2012(25998)
- 2011(23501)
- 2010(24230)
- 2009(23040)
- 2008(22932)
- 2007(20741)
- 2006(19117)
- 2005(17801)
- 学科
- 济(127803)
- 经济(127674)
- 业(91483)
- 管理(83763)
- 企(79951)
- 企业(79951)
- 方法(44104)
- 农(35465)
- 数学(35194)
- 中国(35192)
- 数学方法(34775)
- 业经(34765)
- 财(31895)
- 地方(31567)
- 制(24822)
- 农业(24443)
- 务(20845)
- 财务(20773)
- 贸(20763)
- 贸易(20743)
- 财务管理(20740)
- 策(20712)
- 技术(20671)
- 易(20065)
- 和(19683)
- 银(19557)
- 银行(19543)
- 企业财务(19418)
- 行(18962)
- 理论(18480)
- 机构
- 学院(364670)
- 大学(358146)
- 济(164150)
- 经济(160834)
- 管理(142794)
- 研究(124654)
- 理学(120045)
- 理学院(118779)
- 管理学(117343)
- 管理学院(116620)
- 中国(99744)
- 财(77478)
- 京(76585)
- 科学(69485)
- 所(62157)
- 财经(59648)
- 江(57969)
- 中心(56223)
- 研究所(54996)
- 经(53714)
- 农(53466)
- 经济学(49564)
- 北京(49508)
- 范(47016)
- 师范(46689)
- 州(46342)
- 业大(45790)
- 院(44803)
- 经济学院(44122)
- 财经大学(43383)
- 基金
- 项目(221414)
- 科学(175687)
- 研究(169882)
- 基金(158458)
- 家(134030)
- 国家(132749)
- 科学基金(115638)
- 社会(109918)
- 社会科(104299)
- 社会科学(104269)
- 省(88330)
- 基金项目(82670)
- 教育(76680)
- 划(72149)
- 自然(70392)
- 编号(69511)
- 自然科(68681)
- 自然科学(68662)
- 自然科学基金(67428)
- 资助(65218)
- 成果(57264)
- 发(53048)
- 课题(49414)
- 重点(49076)
- 部(48803)
- 创(47934)
- 国家社会(44582)
- 创新(44125)
- 发展(44068)
- 展(43362)
- 期刊
- 济(202702)
- 经济(202702)
- 研究(119499)
- 中国(76987)
- 财(61185)
- 管理(60050)
- 农(50577)
- 科学(44548)
- 学报(42416)
- 融(41155)
- 金融(41155)
- 教育(38457)
- 技术(37267)
- 农业(34456)
- 大学(34084)
- 业经(33698)
- 经济研究(32173)
- 学学(31735)
- 财经(30384)
- 经(26410)
- 问题(26287)
- 技术经济(21859)
- 贸(21462)
- 业(19947)
- 国际(19266)
- 现代(18951)
- 世界(18776)
- 商业(18640)
- 统计(17562)
- 经济管理(17311)
共检索到585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琳
物流与经济的协调能够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物流业的聚集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运营效率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而城市的经济发展刺激了更多的物流需求,并为物流业提供了更强大的金融支持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物流业与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经济协同共生成为了当下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以北上广渝津为例,从大都市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两个维度,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大都市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五大都市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总体呈持续递增状态,但各地区发展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物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优势明显,广州稍差,重庆优化趋势明显,而天津表现较差。因此,提出应以创新驱动为着力点推动大都市物流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持续优化外部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
本文基于我国四大都市圈(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2014-2020年样本数据,测算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并进行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和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自2014年开始,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总体呈现出不断递增趋势。但相比较而言,珠三角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最高,其次是长三角都市圈,然后是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相对滞后,但成渝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增长趋势(发展潜力)明显强于其他三个都市圈。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同样呈现出螺旋式递增趋势,但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明显强于京津冀都市圈和成渝都市圈。具体而言,珠三角都市圈和长三角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之间已经实现高水平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而京津冀都市圈和成渝经济圈仍然处于良性互动和初级耦合协调状态。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协同发展关系存在,且表现为显著正向赋能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亦杨 谢守祥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政区管辖下的经济区 ,所以某些政治地缘关系还制约着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因此系统思考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协同发展问题 ,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是促进大都市圈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善兰
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构建,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城市间以合作为主、竞争升级且立体复杂的新型合作-竞争关系成为主流。文章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城市竞合情况进行梳理,为上海大都市圈中各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全方位一体化中把握机遇、扩大优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海大都市圈 城市群 协同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资源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以我国物流业、低碳经济为研究对象,构建现代物流业、经济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现代物流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为轻度失调乃至严重失调,物流产业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05年起,我国现代物流业与经济低碳化逐步实现协调发展,并于2012年达到了优质协调。因此,要进一步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淑伟 崔万田
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9年京津冀经济系统协同有序度,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评价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从序参量权重看,创新开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最强,其次是资源环境、社会综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协调;从有序度看,北京协同有序度显著高于津冀各城市,说明北京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强,天津居中,河北各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从协同度评分看,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较低,协同发展进程较慢,存在上升下降波动过程,说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关系不稳定;京津和京冀协同程度较好,津冀协同程度较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 协同度 有序度 熵权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君 郝晋珉 程琴 谢一华 李伟
城市的发展是必需的,但耕地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我国耕地总量和人均量持续下降,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大都市发展中耕地保护问题,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发展 都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正李 葛建平 韩爱萍
生态足迹方法是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大都市1997-201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北京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相比1997年减少了25.8%;上海的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较小;天津和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相比1997年分别增长了49.5%和71.8%。2在足迹构成中,四大都市的化石燃料用地足迹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影响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控制生态足迹的增长,本文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大都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航空物流 序变量 复合系统 协同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航空物流 序变量 复合系统 协同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芳 齐明珠
2010年以来,大都市人口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特征:人口增速下降但规模依旧庞大、外来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等。从北京的情况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人口新趋势加剧了大都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新常态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心城区人口—经济聚集效率低,外来人口就业集中在低效率行业,未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向创新驱动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经济发展尚处于"回波效应"期,既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也将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北京市人口数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本文认为应把人口管理与新常态下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紧密结合,并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总体管理框架,从提升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方式的角度去解决人口问题。同时,加强政府合理行政干预,打破京津冀行政分割,建立首都圈总体产业布局,促进"回波效应"向"扩散效应"的转变,通过就业人口、资金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改善首都圈经济平衡,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共赢。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结构优化 大都市人口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芳 齐明珠
2010年以来,大都市人口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特征:人口增速下降但规模依旧庞大、外来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等。从北京的情况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人口新趋势加剧了大都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新常态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心城区人口—经济聚集效率低,外来人口就业集中在低效率行业,未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向创新驱动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经济发展尚处于"回波效应"期,既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也将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北京市人口数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本文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结构优化 大都市人口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红玲 鲁丽丽
本文通过阐述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对1990-2008年间河北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物流业同河北经济协同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河北经济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