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6)
- 2023(7756)
- 2022(6871)
- 2021(6309)
- 2020(5857)
- 2019(13382)
- 2018(13456)
- 2017(27318)
- 2016(15120)
- 2015(17533)
- 2014(17856)
- 2013(18132)
- 2012(17563)
- 2011(16124)
- 2010(16535)
- 2009(15855)
- 2008(16048)
- 2007(14736)
- 2006(12977)
- 2005(11779)
- 学科
- 济(70227)
- 经济(70159)
- 业(40120)
- 管理(39349)
- 方法(32579)
- 企(30551)
- 企业(30551)
- 数学(28885)
- 数学方法(28643)
- 农(20128)
- 中国(18749)
- 财(15927)
- 贸(15355)
- 贸易(15351)
- 易(14947)
- 业经(14456)
- 学(14336)
- 制(14158)
- 地方(13984)
- 农业(12718)
- 银(11918)
- 银行(11885)
- 行(11382)
- 融(10846)
- 金融(10843)
- 产业(10587)
- 和(10369)
- 技术(9657)
- 环境(9403)
- 体(9134)
- 机构
- 大学(237654)
- 学院(236005)
- 济(101226)
- 经济(99165)
- 管理(87064)
- 研究(82075)
- 理学(74431)
- 理学院(73551)
- 管理学(72298)
- 管理学院(71858)
- 中国(61801)
- 京(51048)
- 科学(50430)
- 财(47237)
- 所(43572)
- 农(42642)
- 研究所(39455)
- 财经(37745)
- 中心(36797)
- 江(35914)
- 业大(35465)
- 农业(34058)
- 经(33960)
- 北京(32594)
- 经济学(32097)
- 范(31385)
- 师范(31080)
- 经济学院(29399)
- 州(28568)
- 院(28454)
- 基金
- 项目(147438)
- 科学(114531)
- 研究(107421)
- 基金(105768)
- 家(92039)
- 国家(91319)
- 科学基金(75979)
- 社会(67264)
- 社会科(63783)
- 社会科学(63762)
- 省(57561)
- 基金项目(56225)
- 划(49043)
- 教育(48987)
- 自然(47915)
- 自然科(46717)
- 自然科学(46696)
- 自然科学基金(45878)
- 编号(44140)
- 资助(43913)
- 成果(37243)
- 重点(33695)
- 部(33506)
- 发(33441)
- 课题(30653)
- 创(30128)
- 创新(28276)
- 科研(28265)
- 教育部(28243)
- 性(27453)
- 期刊
- 济(112913)
- 经济(112913)
- 研究(70495)
- 中国(41153)
- 农(39091)
- 学报(37837)
- 财(35110)
- 科学(34494)
- 管理(30048)
- 大学(27947)
- 农业(26403)
- 学学(26302)
- 融(22541)
- 金融(22541)
- 教育(21707)
- 业经(19230)
- 技术(19125)
- 财经(18927)
- 经济研究(18285)
- 问题(16640)
- 经(16377)
- 贸(14369)
- 业(13702)
- 技术经济(12795)
- 商业(12390)
- 理论(12331)
- 统计(11971)
- 国际(11849)
- 版(11403)
- 实践(11053)
共检索到349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延书 夏友富
面对国际市场对中国大豆产业的严重冲击,如何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大豆进口猛增的代价及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规范进口且高度重视现有跨国资本垄断格局、政府加强对大豆产业链的支持和补贴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豆产业 进口冲击 根源 垄断操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乔颖丽
本文回顾了中国大豆进出口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进口量与产量的对比,认为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在不断增加。同时分析了我国大豆大量进口的原因以及进口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进口 大豆产业 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琴 李建平 刘冬梅
国内大豆需求刚性增长与国内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导致转基因大豆进口不断增加,中国大豆产业遭受严重冲击。转基因大豆几乎垄断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国产大豆丧失国内大豆市场定价权、大豆产业链受跨国粮商控制的风险加剧、大豆生产可持续性降低等问题凸显,亟需稳定国内大豆生产、广辟境外大豆生产基地、加快建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自主价格体系、完善国内大豆期货期权市场、鼓励内资企业做大做强,以振兴中国大豆产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大豆产业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关键词:
大豆 进口需求 差异化进口需求函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东梅 姜绍政
我国大豆需求量几乎年年增长,但需求量的增长并没有促使我国本土大豆生产量的提升,相反,大豆进口量却出现激增。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大豆进口量已达到国内产量的3倍之多。本文利用Armington模型估计了1993至2011年我国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替代弹性,并计算了由于进口价格变化、关税变动等因素导致的中国大豆进口的福利波动。从短期看,大豆进口引起的福利波动可能更多的是因"大国效应"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从长期来看,因为替代弹性大,这可能会直接导致进口大豆对国内生产的冲击,导致更多的福利损失。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非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加大对本国非转基因大豆种植、生产及加工的扶持,积极争取在大豆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胜 赵玉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单位根检验、逆变换等方法,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区间,就人民币实质有效汇率对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国民经济增长对大豆进口的影响超过了人民币升值对大豆进口的影响。因而可以推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可能会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大豆 进口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於娟 程杰 谭霖 武拉平
利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大豆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单位根检验等方法,研究美国大豆加工量(主要指压榨量)、出口量及其库存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当月净出口量与我国大豆当月进口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美国大豆净出口行为与我国大豆进口行为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2期的美国大豆净出口量增加1 t,可导致2个月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0.24 t;美国大豆压榨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因为各国大豆压榨需求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且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也存在一定时滞性。美国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库存量会限制美国大豆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大豆进口。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压榨 时滞性 同步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文慧 叶林祥 方超
基于1998—2020年度和2015年1月—2021年6月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Rotterdam模型,从国内需求、进口价格、贸易形势等多角度剖析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巴西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第一来源国,美国降至第二位;巴西和除三大进口来源国外的其他国家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地位不断加强,随中国大豆进口支出增加,对其进口增加较为明显;阿根廷贸易地位削弱,有被其他国家超越的趋势;贸易争端、不同进口来源国国内政策也对中国大豆进口格局产生影响。现阶段,美国与其他进口来源国均存在竞争关系,巴西与阿根廷则为互补关系,其他国家与阿根廷为互补关系,与巴西存在竞争关系。鉴于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及其他影响进口需求因素,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大豆进口商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与因素,及时转变进口策略,促进大豆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降低贸易集中化风险,优化进口成本,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同时增加替代品进口,适度提高国内大豆供给、降低消费者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剑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对1980—2005年来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进口与外部冲击之间的协整关系显著,其中与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数量呈负相关,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国通货膨胀水平和外国出口能力呈正相关;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具有自我修正功能,而且作用程度是个缓慢增加的过程。其中,在各项外部冲击中,国际游资冲击是最主要的一项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友富 汤艳丽 向清凯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猛增,进口量由1999年的432万吨猛增至2001年的1394万吨,我国由大豆出口大国变成世界第一进口国。虽然进口量2002年降至1132万吨,但2003年1月~7月剧增至1226.8万吨,同比增长147%。同期豆油进口66.4万吨,增长5.9倍。大豆进口猛增问题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微微
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出口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在分析我国大豆生产及出口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豆产业出口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即生产成本偏高、出口比较优势下降、外资逐步渗透、国内政策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光辉 崔瑞娟
我国大豆自给率低于40%,大豆价格波动剧烈,尤其是受到进口大豆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损失严重。导致我国大豆产业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激增,二是管理制度缺失。为了实现我国大豆产业安全,必须确定生存、调整、发展等三个层次目标,并要提高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制定大豆补贴政策,扶持国产大豆加工企业,约束外资行为,控制大豆进口规模,充分发挥优势开拓海外市场。
关键词:
大豆 大豆产业 产业安全 控制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令夷
在外资的强大冲击下,我国大豆业处境艰难,突出表现为:2000年至今的12年间,进出口量差距日益悬殊;国内产量与单产持续低迷;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近12年的均值为78.7%,最近4年的均值甚至超过90%;种植面积连年缩减。为了破解困局,选取四大粮油巨头作为竞争对手,列表阐释优劣势。基于此,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国外种植支撑体系、发展多元化品种的对策,以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关键词:
大豆 产业环境 竞争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现伟 席增雷 张媛
文章认为,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大豆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大豆进口量的逐年增长已经对我国大豆的本地种植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有关大豆上下游产业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从长远看,这些影响会对我国大豆的相关产业安全带来威胁。为此,文章呼吁我国应从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针对大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制定出相应对策,以有效保护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国内产量 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