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5)
- 2023(14358)
- 2022(12549)
- 2021(11612)
- 2020(9894)
- 2019(22650)
- 2018(22471)
- 2017(43876)
- 2016(23763)
- 2015(26573)
- 2014(26299)
- 2013(26270)
- 2012(24017)
- 2011(21854)
- 2010(21742)
- 2009(19883)
- 2008(19478)
- 2007(17050)
- 2006(15029)
- 2005(13070)
- 学科
- 济(92832)
- 经济(92730)
- 管理(67617)
- 业(65106)
- 企(52448)
- 企业(52448)
- 方法(45376)
- 数学(40062)
- 数学方法(39705)
- 中国(26010)
- 农(25681)
- 财(25190)
- 贸(22466)
- 贸易(22459)
- 易(21949)
- 学(20609)
- 业经(20235)
- 制(17768)
- 地方(17065)
- 农业(17035)
- 银(15441)
- 银行(15372)
- 技术(15263)
- 务(15154)
- 环境(15128)
- 财务(15093)
- 财务管理(15062)
- 行(14607)
- 企业财务(14252)
- 和(14165)
- 机构
- 大学(346623)
- 学院(343449)
- 济(137690)
- 管理(135721)
- 经济(134878)
- 理学(118474)
- 理学院(117168)
- 管理学(115198)
- 管理学院(114597)
- 研究(114434)
- 中国(84321)
- 京(73423)
- 科学(73342)
- 财(63604)
- 农(62164)
- 所(58429)
- 业大(56434)
- 研究所(53624)
- 财经(51789)
- 中心(50944)
- 农业(49496)
- 江(48249)
- 经(47162)
- 北京(46059)
- 范(43548)
- 师范(43024)
- 经济学(41949)
- 院(41190)
- 州(39092)
- 财经大学(38735)
- 基金
- 项目(239076)
- 科学(186467)
- 基金(173786)
- 研究(168940)
- 家(154076)
- 国家(152831)
- 科学基金(129684)
- 社会(106646)
- 社会科(101210)
- 社会科学(101183)
- 基金项目(93195)
- 省(92811)
- 自然(86397)
- 自然科(84328)
- 自然科学(84301)
- 自然科学基金(82797)
- 划(79019)
- 教育(77129)
- 资助(71401)
- 编号(67739)
- 成果(53770)
- 重点(53634)
- 部(52675)
- 发(50513)
- 创(49629)
- 科研(46390)
- 创新(46337)
- 课题(46215)
- 计划(44754)
- 教育部(44634)
- 期刊
- 济(142773)
- 经济(142773)
- 研究(99549)
- 学报(61649)
- 中国(58516)
- 农(55231)
- 科学(53371)
- 管理(47334)
- 财(46026)
- 大学(45466)
- 学学(43018)
- 农业(38206)
- 教育(33443)
- 融(28944)
- 金融(28944)
- 技术(26674)
- 财经(24749)
- 业经(24225)
- 经济研究(23958)
- 经(21082)
- 问题(19922)
- 业(19214)
- 科技(17637)
- 贸(17174)
- 图书(17055)
- 理论(17030)
- 技术经济(16511)
- 版(16412)
- 业大(16144)
- 商业(15980)
共检索到486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峰
基于动态有向无环图及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考察了我国大类资产收益率和波动率的溢出效应,并研究了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大类资产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波动率溢出更强,收益率溢出主要来自于股市和汇市,波动率溢出则主要来自于债市和汇市;资产溢出性会被信贷投放和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放大,实体经济基本面则起稳定器作用;金融危机后资产配置偏向保守,近期地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需重点关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亮
采用广义溢出指数法对2011年至2017年我国股票、期货及债券三个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股市对期市和债市均有收益率溢出影响,而股市和期市对债市均有波动率溢出影响;三个市场的整体溢出指数值偏低,表明我国不同资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相对来说较小;时变特征也表明股市大多数情况处于溢出状态,期市方向不明确,债市则大多数情况处于被溢出状态;对溢出值的非对称检验发现,正向波动比负向波动的溢出值更大,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对2015年6月股灾前后三个市场的波动率溢出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股市的极端风险更容易向期市传染,而债市相对更为稳定,不容易被极端风险感染。
关键词:
大类资产 信息溢出 风险传染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声利 赵学军 张自力
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风险跨市场、跨区域的传染不断加剧,如何识别风险、追溯风险源是管理风险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利用修正的已实现波动率建立VAR模型,以广义误差方差分解矩阵构建时变风险溢出指数和风险溢出网络,从全球视野研究大类资产之间的风险溢出行为。实证研究2000年以来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27种重要资产,通过静态分析和滚动分析对大类资产的风险溢出展开详实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8种汇率的研究发现,外汇市场存在很强的风险溢出效应。欧美汇率是外汇市场最主要的风险传染源,其余汇率长期承受外部市场的风险传染;人民币汇率受外部市场冲击较小,2014年以来其溢出指数逐渐上升。②通过对11个股市的研究发现,全球股市之间的联动性极强。美国股市一直是全球股市最重要的风险传染源,全球股市长期承受欧美股市的风险冲击;中国股市2015年的暴跌对全球股市造成较大的风险冲击。③通过对6种商品期货的研究发现,伦敦金属期货联动性较强,原油期货风险溢出较强,而贵金属期货在牛熊市中产生持续性的风险传染。④通过对27种资产交叉溢出的研究发现,全球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具有很强的风险溢出关系。欧美汇率和美国股市对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期货品种的风险传染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风险溢出指数和风险溢出网络为金融资产的风险溢出行为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工具。在实践方面,投资者应关注中外股市风险传染,也要充分重视汇率波动风险。在政策方面,为制定汇率政策和防范股市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投资策略、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华泰
研究目标: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规范管控土地财政的新思路,保证土地收益为发展服务。研究方法: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利用两部门生产函数推导出土地财政收入决定表达式,将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解释变量代入含有省际相邻和省际距离矩阵的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包括空间滞后因素在内的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受到经济发展程度、居民收入水平、就业人口分布等多种本地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惯性作用,且在省际空间范围内具有西高东低的溢出效应。研究创新: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精准识别了土地财政的空间外溢系数。研究价值:为制定相关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动态面板 空间自回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范明曦 马文祥
对影响FDI对东道国行业内溢出效应的行业要素的探讨是国际上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们利用我国 84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 ,对“技术差距”、“资本密集度”以及“行业集中度”这些被普遍重视的行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技术差距”是影响FDI对我国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 ,“资本密集度”以及“行业集中度”对我国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只有在与技术差距共同考察时才会反映出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技术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秀君
本文旨在探索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对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与通径分析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经过比较发现,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但通径分析方法优于回归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应该是东道国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各因素一系列指标的集合这一观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莎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R&D溢出对国家和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总结了现有学者们关于国际R&D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令岩
FDI是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体,提升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考察地区差异影响因素,进而发现我国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存在很大的优化利用FDI、提升FDI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作用的潜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庞兰心 官建成 高峰
本文将行业与企业层面的数据结合,探讨了以FDI和出口贸易为主要渠道的国际技术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FDI在行业内的参与程度不仅不能促进本土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时候甚至会抑制本土企业的创新产出。而行业内的出口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企业通过增强自身吸收能力,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出口溢出的先进技术和知识。
关键词:
FDI 出口贸易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云 戴春艳
零售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终端产业,在一国经济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04年中国零售业结束WTO保护期并迎来全面开放,众多跨国零售巨头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在业态模式、经营方式、服务理念和零售技术等方面对中国本土零售业产生了显著影响。零售业的发展不仅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事关中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系统地分析FDI对中国本土零售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欧美和港澳台)进行区分,从外商直接投资总规模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参与度这两个维度考察其对中国本土零售业技术溢出和竞争效应,以期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零售业FDI 技术溢出效应 竞争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张蕙杰
【目的】基于当前“双碳”战略的大背景,厘清农村能源碳排放现状特征、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推进农村低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方法】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对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进行有效测度并分析其时空特征;而后运用自相关模型对其空间关联格局进行探讨;最后通过STIRPAT扩展模型的引入剖析影响其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分析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总量整体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19年比2005年增加了77.55%,从成因来看主要归结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农村能源碳排放强度在考察期内略有上升,虽存在一定年际起伏但总体波动较小。2019年农村能源碳排放量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且以河北居首宁夏最末,相比2005年仅有5个省(市、区)整体处于下降趋势;2019年农村能源碳排放强度以北京居首而海南处于最后一位,后者甚至不及前者1/10。2008年以来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既表现出明显且稳定的空间依赖性,同时也存在局部空间聚类现象,其中高-高集聚型省份数量较少且相对稳定,而低-低集聚型省份数量较多,且处于增长态势。在社会层面因素中,农村富裕程度提升会导致农村能源碳排放强度增加,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量却能起到抑制作用,其中仅农村富裕程度表现出了空间溢出效应且作用方向为负。在经济层面因素中,农村金融集聚度与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均导致了农村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增加,同时二者都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前者作用方向为正后者为负;而农业财政投资虽不存在直接效应但却表现出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产业层面因素中,农业产业集聚度提升会导致农村能源碳排放强度增加,但同时却也呈现出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总量、强度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同时省际差异明显;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农村能源碳排放受社会、经济以及产业等三个层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瑾
本文从跨国公司的视角回顾和分析了国外近年来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文献,揭示了东道国政策、FDI性质、当地市场竞争、可适用技术的价值等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供给”的重要因素,并发现现有检验结果存在分歧或证据不充分,从而导致了这些因素的确切影响尚无定论的现状。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璐
研究股市和债市溢出效应影响因素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两市的相互波动特征。由于影响两市波动的因素复杂,提出了根据信息来源渠道将其溢出影响因素分解为共变和互变因素的新观点。共变因素研究表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和债市溢出影响的有限有效性。特别是在研究互变因素时,考虑了投资者情绪这一主观因素对两市的波动影响,并且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对比研究:个人投资者缺乏理性,往往是市场剧烈波动的始作俑者;而机构投资者能在市场间采取合理的反向操作策略,间接表明他们在稳定市场发展、化解风险扩散中的作用。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龙 刘海云
利用厚尾VAR模型构建测度指数来量化房价溢出效应大小,在梳理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35个城市数据分析房价溢出的网络结构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市场整体房价溢出水平自2011年以来上升11%,系统性风险加剧。城市房价相互溢出关系形成复杂的"小世界网络",北京等7个城市是"领导者",天津等7个城市是"经纪人",石家庄等11个城市是"双向引导者",青岛等10个城市属于"跟随者"。从全国范围看,人口流动与羊群效应是房价溢出的重要途径,但各板块存在差异。"领导者"主要依靠人口流动、资本流动与羊群效应实现房价外溢;"经纪人"与"双向引导者"依赖羊群效应实现房价外溢;"跟随者"主要依赖人口流动与羊群效应实现内部城市间相互溢出,但对其他板块影响不大。因此,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房价溢出效应可能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完善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产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楼市调控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