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2)
- 2023(13750)
- 2022(12142)
- 2021(11417)
- 2020(9808)
- 2019(22661)
- 2018(22508)
- 2017(44093)
- 2016(24088)
- 2015(26938)
- 2014(26774)
- 2013(26729)
- 2012(24651)
- 2011(22312)
- 2010(22332)
- 2009(20543)
- 2008(20224)
- 2007(17794)
- 2006(15843)
- 2005(14244)
- 学科
- 济(93695)
- 经济(93576)
- 管理(69794)
- 业(68428)
- 企(57207)
- 企业(57207)
- 方法(45647)
- 数学(39679)
- 数学方法(39238)
- 财(26699)
- 中国(25967)
- 农(24475)
- 学(21686)
- 业经(20690)
- 制(19666)
- 务(17539)
- 财务(17470)
- 财务管理(17440)
- 贸(17068)
- 贸易(17060)
- 地方(16920)
- 企业财务(16696)
- 易(16628)
- 农业(16236)
- 银(15797)
- 银行(15740)
- 技术(15508)
- 理论(15460)
- 和(15058)
- 行(14993)
- 机构
- 大学(349207)
- 学院(344679)
- 管理(135444)
- 济(134975)
- 经济(131970)
- 理学(117302)
- 研究(116896)
- 理学院(116007)
- 管理学(113918)
- 管理学院(113316)
- 中国(86916)
- 京(75589)
- 科学(74186)
- 财(65291)
- 所(60101)
- 农(58682)
- 研究所(54762)
- 业大(53289)
- 财经(52511)
- 中心(52054)
- 江(49219)
- 北京(48213)
- 经(47821)
- 农业(46512)
- 范(44323)
- 师范(43797)
- 院(42249)
- 州(40372)
- 经济学(40322)
- 财经大学(39410)
- 基金
- 项目(234069)
- 科学(182804)
- 基金(170067)
- 研究(167580)
- 家(149894)
- 国家(148689)
- 科学基金(126290)
- 社会(103582)
- 社会科(98077)
- 社会科学(98047)
- 省(90400)
- 基金项目(90355)
- 自然(84473)
- 自然科(82524)
- 自然科学(82496)
- 自然科学基金(81026)
- 划(77359)
- 教育(76796)
- 资助(71035)
- 编号(68242)
- 成果(55797)
- 重点(52373)
- 部(51758)
- 发(49049)
- 创(48527)
- 课题(46518)
- 科研(45529)
- 创新(45240)
- 教育部(43899)
- 大学(43404)
- 期刊
- 济(145195)
- 经济(145195)
- 研究(102599)
- 中国(62999)
- 学报(59408)
- 科学(52843)
- 农(52097)
- 管理(50074)
- 财(49181)
- 大学(44185)
- 学学(41549)
- 教育(37023)
- 农业(36189)
- 融(31248)
- 金融(31248)
- 技术(27961)
- 财经(25802)
- 经济研究(23632)
- 业经(23487)
- 经(21891)
- 问题(19499)
- 图书(18550)
- 业(18519)
- 理论(17904)
- 科技(16758)
- 技术经济(16479)
- 实践(16337)
- 践(16337)
- 版(15817)
- 现代(15394)
共检索到501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丽媛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基金应运而生,大数据基金的业绩表现是否与基金创立之初的预期一致呢?本文首先运用列联表法,对我国大数据基金近两年的业绩持续性进行实证研究,然后通过H-MFF3和T-MFF3模型,分别考察了指数型大数据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大数据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研究发现:大数据基金业绩不具有持续性;部分大数据基金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其中指数型大数据基金的选股能力强于择时能力,主动管理型大数据基金择时能力强于选股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兢 陈树华
2008年我国股市进入熊市,基金净值缩水达40%以上,很多基金跌破面值,由于我国开放式基金采用基金经理负责制,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直接影响基金公司业绩,本文选取了2005~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基金经理选股和择时能力仍没有显著提高,也正因为如此,造成基金公司业绩仍然不具有明显持续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珺 陈卫斌
本文选取2009年前成立的8只QDII基金为研究样本,以2009年和2010年的周度数据为基础,采用TM和CL模型对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不具有持续性。2009年有较强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2010年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是缺乏择时能力。进一步分析,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的显著性都不强。
关键词:
QDII基金 选股能力 择时能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泽炯 史本山
本文运用T-M 模型和H-M 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不具备选股能力,但具备一定的择时能力。此外,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性。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选股能力 择时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丽 杜玉林
经过6年的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9月30日我国共有305只开放式基金,与此同时开放式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开放式基金风险和收益、选股和择时能力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的一个话题。对开放式基金风险和收益、选股和择时能力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开放式基金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本文在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开放式基金3年半的数据基础上,应用国外成熟市场对开放式基金评价的指标,分析了中国开放式基金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等问题,得出我国大部分开放式基金具有专家理财的特点,有一定选股能力但选时能力不是很强的结论。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开放式基金 选股能力 择时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慧清 王尤
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择时选股模型 ,对我国近半年来的弱势证券市场背景下的 3 6只证券投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 ,对我国目前弱势市场下的投资基金发展得出简要的实证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择时选股能力 实证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淑珍
本文选取了公开发行的122只基金作为样本,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对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和择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的股票型基金具有较强的择股能力和逆择时能力,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基金管理人很难在择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之间进行权衡。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择时能力 择股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作远 陈超
基于Ward分类方法的四指标修正选股择时模型对不同投资类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差异,以及证券市场行情对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影响和持续性所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型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较强;证券市场行情好时,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显著提高,并且选股能力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股票选择能力 时机选择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华蔚
本文分别采用Jensen指数、T-M模型和H-M模型,研究了从2003年1月-2008年4月间我国开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经理人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及其在牛市和熊市阶段的不同表现,并得出以下结论:有近一半的基金绩效超过市场表现;在熊市阶段基金表现出较强的择时能力;而在牛市阶段基金则表现出较好的选股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启发 侯奇华 蒋翠侠
为准确评价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在分位数框架下,使用广义加性结构对三因子T-M模型进行拓展,提出了广义加性分位数回归模型,既增强了模型在与分位点对应的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解释能力,又能够避免三因子T-M模型形式误设带来的误差,提高评价效率。通过对我国20052015年的347只基金收益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广义加性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准确地评价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并且其能力表现在不同分位点处存在差异;基金经理普遍不具有选股能力但具有一定的择时能力;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受市场态势的影响较大,牛市时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育生
文章对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选股能力与择时能力做以探讨;应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TM-FF3与HM-FF3三因素模型对中国25只开放式基金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估,探讨研究方法和模型的适应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日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都不显著。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择时能力 择股能力 实证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艳荣 周蔚龄
近年来我国投连险产品的数量迅速增长,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保险产品,投保人参加此保险更多地是出于投资目的,因此科学地评价它们的投资绩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以20个投连险账户为研究对象,借助资产组合绩效评价的T-M模型,分别从账户投资风格、牛熊市和不同寿险公司的角度对比研究了我国投连险的选股择时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投连险的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是不具有择时能力。就投资风格上来看,激进型账户的选股能力表现最好,债券型账户的择时能力好于其他;从牛熊市的比较而言,我国投连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牛市表现要优于熊市;综合考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两个方面,平安人寿和太平人寿的投资表现好于其他寿险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鑫 姚爽
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评价是基金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对选股和选时能力的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T-M、H-M和C-L模型是评价选时和选股能力的三个经典模型,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到T-M-FF3模型,通过选取6年中14只开放式基金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模型设定予以改进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具有较强选股能力但选时能力不显著,说明我国基金管理行业的专业水平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建议从通过完善市场制度以及加强基金业人才培养两方面加强基金行业的建设,以增强基金的择时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翔 于瑾 余皓宇
基于2006-2010年间的基金数据,从分红、异常分红角度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金业绩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分红是回馈投资者的行为,分红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加强业绩的持续性,投资过去业绩好并分红的基金不失为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异常分红对表现好的基金业绩有强的负效应,对表现差的基金业绩有弱的负效应,异常分红是投资业绩差的基金的重要营销策略,能够缓解因基金业绩表现差而带来的赎回压力,在较长时间里可以增加流动性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