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0)
- 2023(9945)
- 2022(8774)
- 2021(8342)
- 2020(7356)
- 2019(17151)
- 2018(17587)
- 2017(33940)
- 2016(19119)
- 2015(21943)
- 2014(22516)
- 2013(21833)
- 2012(20555)
- 2011(18812)
- 2010(19236)
- 2009(18534)
- 2008(18876)
- 2007(17058)
- 2006(15266)
- 2005(14220)
- 学科
- 济(74285)
- 经济(74177)
- 管理(56161)
- 业(51849)
- 企(42624)
- 企业(42624)
- 方法(33691)
- 数学(29869)
- 数学方法(29606)
- 中国(23560)
- 财(23518)
- 制(22742)
- 农(21247)
- 业经(16135)
- 体(15227)
- 银(15205)
- 银行(15178)
- 贸(15137)
- 贸易(15131)
- 易(14743)
- 行(14491)
- 学(13880)
- 融(13516)
- 金融(13512)
- 务(13325)
- 财务(13288)
- 财务管理(13244)
- 农业(12988)
- 体制(12600)
- 企业财务(12505)
- 机构
- 大学(280838)
- 学院(274001)
- 济(114980)
- 经济(112395)
- 管理(101474)
- 研究(93816)
- 理学(85964)
- 理学院(84984)
- 管理学(83524)
- 管理学院(82987)
- 中国(72453)
- 京(59819)
- 财(59695)
- 科学(54027)
- 所(47920)
- 财经(45634)
- 农(44236)
- 江(43412)
- 研究所(42565)
- 中心(42480)
- 经(41114)
- 北京(38751)
- 业大(38141)
- 范(37417)
- 师范(37090)
- 经济学(35843)
- 农业(34672)
- 州(33835)
- 财经大学(33556)
- 院(33302)
- 基金
- 项目(167237)
- 科学(130548)
- 研究(126982)
- 基金(119092)
- 家(101871)
- 国家(100964)
- 科学基金(85439)
- 社会(79312)
- 社会科(74957)
- 社会科学(74933)
- 省(65530)
- 基金项目(62572)
- 教育(61391)
- 划(55373)
- 编号(53543)
- 自然(52920)
- 自然科(51582)
- 自然科学(51565)
- 自然科学基金(50645)
- 资助(49310)
- 成果(46680)
- 部(38911)
- 重点(38009)
- 课题(37961)
- 发(35551)
- 制(35430)
- 创(34847)
- 大学(34077)
- 教育部(33734)
- 性(33448)
- 期刊
- 济(132655)
- 经济(132655)
- 研究(91750)
- 中国(60778)
- 财(48193)
- 教育(41232)
- 农(40539)
- 学报(40455)
- 管理(38238)
- 科学(36096)
- 大学(32174)
- 融(29467)
- 金融(29467)
- 学学(28686)
- 农业(26510)
- 财经(23685)
- 技术(23603)
- 经济研究(21193)
- 业经(21158)
- 经(20319)
- 问题(18185)
- 贸(15633)
- 理论(14500)
- 业(13762)
- 技术经济(13534)
- 图书(13345)
- 实践(12946)
- 践(12946)
- 商业(12888)
- 统计(12865)
共检索到431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辅修(副修)与双学位制度的具体实施改变了原先僵硬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开始走向灵活而富有弹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该制度由重点院校向普通院校扩展,从综合院校向单科院校延伸,以校际合作、多样管理为特点的制度改革彰显了人性化管理的时代精神,淡化了过浓的专业色彩,逐渐打破了学科和专业壁垒,为现代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现实条件。
关键词:
辅修制与双学位制 改革三十年 回顾与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双 曾志新
辅修及双学位的设置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其教学资源有多种渠道。一般的有单一高校资源、区域高校联合办学资源、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资源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合理地构筑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紧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寻找公平和高效之间的平衡。我国高校辅修及双学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应该立足三点:教学资源共享是趋势,教学资源质量是关键,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
关键词:
辅修 双学位 教学资源 共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苑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经历了兴起、缓慢发展和丰富拓展三个阶段。学界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涵义、总体特征、致因分析以及培养途径上。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中国学界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而对于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研究内容上继续深入,研究方法上不断拓展,总体研究有待系统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学敏 漆玲玲 刘焰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双学位本科教育。作者从分析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意义,指出了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双学位本科教育,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双学位 学分制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丽 吕良 樊葳葳
对华中科技大学英语-通信双学位专业2001级60多名学生的学习、就业等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尽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但该培养模式是基本成功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较强,颇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丽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从通识教育观念的形成入手,系统论述通识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历程。研究发现,以塑造"全人"为鹄的的通识教育并没有摆脱名"扬"实"抑"的命运,究其原因,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尖锐冲突抑制了通识教育的健康成长。这种冲突正是通识教育改革中的主要矛盾,也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变"通专冲突"为"通专结合",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才能找到根本出路。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 通专冲突 通专结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琰 展洪德
以2000年到2012年期间发表在《世界林业研究》、《林业经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农业经济问题》等几类期刊上以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国有林改革文章为样本,对2000年以来中国国有林改革的过程,从研究内容、研究时间区间、期刊选择文章的偏好等3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一系列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改革 内容分布 区间分布 期刊分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莉萍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逻辑斯特回归模型和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对修读双学位的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双学位可以为学生带来明显的升学和求职优势,以及工资收入上13.3%的增长,且双学位的回报还会因第一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本文进一步通过深度访谈分析了双学位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为提高双学位的毕业率、保证更多学生获得双学位收益,我国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双学位教育体系,为学生的理性选择以及学习提供支持和辅导。
关键词:
双学位 高校毕业生 工资收入 收益 就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兆伟
我的双学位生活体验在武汉的高校中,"华中七校联合办学"的双学位项目众所周知,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非常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从武大到中南财大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车途困顿在所难免——一大早起来在车上睡觉,上了一天课回去的时候也在车上睡觉。一周七天像个机器人一样不停运转,当其他事情一起压过来的时候真的很累。有段时间是一边上课,一边找实习找工作,一边参加比赛,一边申请保研和夏令营,接连五个月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朔 陆根书 姚秀颖
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对目前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学士学位授予 本科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超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领域存在土地收益公平、公开、公正与否的尖锐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成本支付和土地收益公平分配问题尚有待于破解。回顾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研究成果,我国城市土地出让制度尚存在土地出让方式方法、对不同用地类型的用途管制、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分配存在争议等问题。文章建议,基于系统科学研究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四改联动"路径,围绕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待遇分配"研究开展城市土地收支平衡,以征地留用地项目为依托推动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超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领域存在土地收益公平、公开、公正与否的尖锐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成本支付和土地收益公平分配问题尚有待于破解。回顾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研究成果,我国城市土地出让制度尚存在土地出让方式方法、对不同用地类型的用途管制、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分配存在争议等问题。文章建议,基于系统科学研究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四改联动"路径,围绕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待遇分配"研究开展城市土地收支平衡,以征地留用地项目为依托推动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董青马
我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可以说是从"大一统"银行体制到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制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从银行与政府关系演变的角度论证了我国商业银行是如何由政府附属的金融管理机关蜕变为完全的独立市场主体,最终缩小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差距。本文结合我国经济、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思索银行体制改革是如何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并保证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考察银行恢复与重建、企业化经营、商业化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四个阶段的背景、进程、绩效考核,以此得出我国银行未来改革的前景与动力。
关键词:
银行改革 银行与政府 银行变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孔祥智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回顾,对其中一些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有:首先自建国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总体上表现了产权公有程度的倒U字变化的规律。产权公有化程度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最大。在此之前,公有化程度不断加强,而在此之后,公有化程度则不断减弱。其次,自1950年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是比较频繁的。但是不同的阶段其变动的特点以及频率也不尽相同。大体可以以"大跃进"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大跃进"之前,林权制度变动频率相对较小,同时明显地朝着公有化的方向发展。在"大跃进"之后,林权制度变动的频率开始进一步加大,变动方向更加不确定。再次,林权制度变迁的进度...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回顾 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