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8)
- 2023(10953)
- 2022(9709)
- 2021(9374)
- 2020(7845)
- 2019(18237)
- 2018(18400)
- 2017(35934)
- 2016(19659)
- 2015(22634)
- 2014(22618)
- 2013(22276)
- 2012(20421)
- 2011(18692)
- 2010(18652)
- 2009(17079)
- 2008(16624)
- 2007(14731)
- 2006(12984)
- 2005(11389)
- 学科
- 济(75618)
- 经济(75533)
- 管理(55601)
- 业(52019)
- 企(42434)
- 企业(42434)
- 方法(37036)
- 数学(32433)
- 数学方法(32121)
- 中国(23111)
- 农(20088)
- 财(18849)
- 业经(16266)
- 学(15725)
- 贸(15385)
- 贸易(15378)
- 易(14984)
- 制(14743)
- 地方(14247)
- 理论(13497)
- 教育(13472)
- 农业(13163)
- 和(12760)
- 银(12455)
- 银行(12423)
- 技术(12373)
- 环境(12059)
- 行(11879)
- 务(11397)
- 财务(11339)
- 机构
- 大学(287910)
- 学院(280285)
- 管理(113381)
- 济(110314)
- 经济(107806)
- 理学(98773)
- 理学院(97689)
- 管理学(96094)
- 管理学院(95580)
- 研究(90570)
- 中国(65842)
- 京(61252)
- 科学(55617)
- 财(51803)
- 所(44456)
- 财经(42250)
- 业大(40701)
- 研究所(40492)
- 农(40362)
- 中心(40068)
- 北京(39256)
- 江(39073)
- 范(38763)
- 师范(38477)
- 经(38378)
- 院(32980)
- 经济学(32817)
- 州(32323)
- 农业(31722)
- 财经大学(31639)
- 基金
- 项目(189864)
- 科学(149049)
- 研究(142457)
- 基金(136603)
- 家(117284)
- 国家(116300)
- 科学基金(100124)
- 社会(88096)
- 社会科(83451)
- 社会科学(83429)
- 省(73647)
- 基金项目(73379)
- 教育(66581)
- 自然(64583)
- 自然科(63033)
- 自然科学(63019)
- 划(62249)
- 自然科学基金(61860)
- 编号(59749)
- 资助(56231)
- 成果(49434)
- 部(42648)
- 重点(41708)
- 课题(40702)
- 发(39757)
- 创(39509)
- 大学(37482)
- 项目编号(37334)
- 教育部(36894)
- 创新(36599)
- 期刊
- 济(118285)
- 经济(118285)
- 研究(88728)
- 中国(50055)
- 学报(42311)
- 管理(40897)
- 教育(39452)
- 科学(38532)
- 财(36137)
- 农(36033)
- 大学(33104)
- 学学(29644)
- 农业(25849)
- 技术(23240)
- 融(22861)
- 金融(22861)
- 业经(20095)
- 财经(19998)
- 经济研究(19309)
- 图书(17602)
- 经(16950)
- 问题(16252)
- 理论(15364)
- 实践(14213)
- 践(14213)
- 科技(13986)
- 技术经济(13502)
- 商业(13183)
- 贸(12971)
- 现代(12812)
共检索到405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媛媛
"马太效应"普遍反映在跨学科研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的运作中,它既促进这四大资本发挥作用,有集中优势资源促进跨学科研究发展的一面,又影响了四大资本的再分配,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如何辩证地看待"马太效应",并使其在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发挥正面效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跨学科 跨学科研究 马太效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文平 吴敏 王安民
就我国大学在跨学科研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知识障碍、组织障碍、意识障碍、文化与利益障碍和政策障碍是阻碍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障碍 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炜 翟艳辉
本文总结了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利弊分析,旨在推动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再造工程的深入开展,从而实现大学学科结构调整,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大学学术组织 组织再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少保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学为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或特定的研究领域,争取外部的研发经费资助,在不打破原有学院系科结构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研究院等形式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结构之外的科研组织,这种科研组织被称为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U)。美国大学这一新的组织制度安排成效显著,分析这一组织制度创新的深层次发展原因,更有利于大学开展新知识生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磊 余宜荣
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从组织发展趋势、聚焦领域等方面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现状,从组织目标、组织形态、组织管理维度剖析其组织建制。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建制形式不灵活、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制定专门的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拓展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研究组织 组织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敏 熊沂
远缘跨学科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板块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本文对我国七所研究型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程度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七所大学都已形成了远缘跨学科研究网络,但网络的稳定性较差;七所大学中管理学科开展远缘跨学科研究最频繁,而以综合性见长的工程学科开展远缘跨学科研究较为薄弱。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远缘跨学科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慧 张树良
从马太效应视角,基于对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解读,深入分析在基础研究评价各要素层面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我国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中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方向的同时,重点从评价流程、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专家及评价对象等5个要素层面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迪
[目的 /意义]设计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协调发展路径,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十三五"期间保持区域均等化与效率的协调并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得我国各省份公共图书馆的效率,用财政补贴收入衡量我国区域公共图书馆的公平情况,然后利用Markov链模型考察公平和效率的"马太效应",探索二者谁应该得到政府的优先调节,最后基于二维矩阵图设计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结果 /结论]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平问题的"马太效应"较严重,而效率的"马太效应"则较弱,政府应该重点解决我国公共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宝珍
“马太效应”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对读者的阅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实际出发,就“马太效应”与导读工作进行初步的分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述胜
教育研究的专业性是以教育问题的综合性为基础的,离开综合性便不可能有其专业性。落实到具体研究实践中,这一综合性自然就表现为跨学科性。在跨学科视野中从事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就是要在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中把握教育问题的社会和文化实质。单纯的教育学知识和语言无法使我们确定和论述教育问题。
关键词:
跨学科视野 中国大学 教育史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金华 刘凡丰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和阻力,然后讨论国内外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时的若干组织策略,如设立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办公室、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采取处延式发展策略。笔者建议,各方要允许"小"科学的存在,大学要努力创造促进学者交流的物质条件,以及优先发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组织策略 研究中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产生的组织趋同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