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7)
2023(5130)
2022(4377)
2021(4534)
2020(3889)
2019(9268)
2018(9422)
2017(18188)
2016(10452)
2015(12967)
2014(13277)
2013(12732)
2012(11792)
2011(10749)
2010(11396)
2009(10531)
2008(10252)
2007(9380)
2006(8561)
2005(7728)
作者
(29521)
(24193)
(23789)
(23161)
(14970)
(11519)
(11240)
(9535)
(8983)
(8946)
(8139)
(8032)
(7679)
(7654)
(7651)
(7301)
(7270)
(7116)
(7084)
(6946)
(6488)
(5998)
(5911)
(5904)
(5537)
(5524)
(5417)
(5416)
(5046)
(4944)
学科
(34444)
经济(34410)
管理(24879)
(22749)
(17847)
企业(17847)
方法(15764)
中国(14344)
数学(14220)
数学方法(13917)
教学(12705)
(10552)
教育(10403)
理论(10126)
(9105)
(8452)
(7839)
贸易(7832)
学法(7702)
教学法(7702)
(7652)
(7271)
银行(7267)
业经(7149)
(6990)
农业(6260)
(6247)
(5855)
地方(5740)
(5711)
机构
大学(151486)
学院(149202)
(53927)
经济(52386)
管理(51924)
研究(47279)
理学(43532)
理学院(42981)
管理学(41944)
管理学院(41682)
中国(35410)
(33140)
(28123)
科学(27866)
(25040)
师范(24830)
(24022)
(23531)
北京(22163)
财经(21721)
研究所(21280)
中心(21255)
教育(19825)
师范大学(19651)
(19582)
(19455)
技术(19338)
(19218)
业大(18948)
职业(17087)
基金
项目(86030)
研究(70319)
科学(64832)
基金(54862)
(45921)
国家(45432)
社会(39039)
教育(37889)
科学基金(37586)
社会科(36728)
社会科学(36713)
(36475)
编号(32658)
(30557)
成果(29070)
基金项目(28506)
课题(25028)
资助(23776)
自然(22222)
自然科(21631)
自然科学(21622)
(21176)
自然科学基金(21156)
重点(19902)
(19559)
项目编号(19372)
大学(19178)
(18565)
规划(18079)
(17964)
期刊
(63711)
经济(63711)
研究(51889)
教育(41872)
中国(37835)
(20982)
管理(20698)
学报(18645)
技术(17958)
(17517)
科学(16634)
大学(15904)
(14060)
金融(14060)
学学(12811)
农业(12494)
职业(11312)
业经(11072)
财经(10797)
经济研究(10113)
图书(9446)
(9337)
问题(8708)
(7974)
(7654)
论坛(7654)
理论(7627)
商业(7460)
统计(7337)
技术经济(7116)
共检索到238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庆荣  
目前,我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更多地趋向于基于"绩效责任"的"教学问责",这种教学评价方法是一种"评定",其缺陷表现在用常模参数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是静态、孤立、有失评价伦理标准的评价。Stake所主张的以自我导向为出发点,强调评价客体及利害关系人参与,充分分析吸收各方意见,经过讨论推理形成为评价客体及利害关系人服务的替代性经验的回应式评价可以摒弃其局限性,是可应用于某一具体大学、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娟  郭元祥  
本文认为,当前外语课程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导入、缺乏文化理解力培养的局限性。语言与文化具有发生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的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力。文化回应是基于语言学立场与文化立场整合的外语教学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社会转型既给大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又给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学只有积极回应,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成为社会中最具活力、最能代表先进文化的机构。大学应做好以下几点:1.学术独立,把握好“即”与“离”的关系;2.彼此协调,防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互相兼占;3.改革体制,建立良性发展运行机制;4.知行合一,保证大学的多层功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军  钱晓坚  
文化回应性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注重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以及家、校、社区之间的合作。在教学主体观方面,文化回应性教学主张尊重人格,承担责任;在教学文化观方面,主张文化平等,注重多元;在教学实施观方面,强调探究,注重生成。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教育机会均等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潜能。文化回应性教学对于学生个人文化经验的处理、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以及保持与家长和社区的紧密联系不无启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彭蓓  
以会议形式研讨大学教育思想,存在三个方面的应然选择:遵循"回应"路径以选择全局性、时代性、思想性的会议主题;尊重"争鸣"以充分体现教育思想研讨的会议特点;凝聚"共识"以达成教育思想研讨的基本目的。由此审视和回顾30年来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注重积极回应外部挑战与需求是其显著特征,注重自由争鸣是其最为学界称道的宝贵传统,注重凝聚共识是其始终坚持的努力方向。继续办好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应坚持研讨大学教育思想的办会定位,创造条件以利于深度开展学术争鸣,重视会议总结以及会议综述等相关工作,吸纳重量级专家和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俊男  李洪修  
在文化背景多元的民族地区培根铸魂是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价值追求,如何在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课程开发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回应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回应教学要求重塑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目标,探索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思路以及改变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当前,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还存在课程开发理念与幼儿文化经验背离,课程资源开发对民族文化重视不足以及课程开发者文化回应角色缺失等问题。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需要重视民族文化融入,采用基于幼儿文化体验的课程开发理念;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建具有文化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库;秉持文化包容的观念,树立文化回应者的教师教学角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革  
民族地区中小学"大一统"且"同质化"的外语教学模式难以解决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主流文化以及外语文化脱节或割裂的问题,从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基于"文化回应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应将学生母语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将学生的母语学习经验推广到外语学习中。可从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保障、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实施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与鼓励社会参与四个方面进行外语教学改革。为此,需要结合民族地区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现状(教师、教材、教法、评价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外语课堂"文化回应教学模式",并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文化回应教学模式"的一线外语教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棣沭  韩婧  
本文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着重研究其与美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相关性,以期用国际化的视野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推动中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国际化进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阿莎·古达  徐小洲  黄艳霞  
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发展,传统大学的崇高地位和声望不再稳如泰山,不再是"象牙塔",不再能绝对居于精英地位并享有国家的保护和支持。它们不得不和其它社会机构一起竞争公共资金,像企业一样寻求多种资金来源;并且,它们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培养有批判精神的人和能干的领导者,还得为21世纪的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威廉·派纳  张文军  陶阳  
近年来,美国公立教育不断处在"被改革"的状态,这些改革都是合理的吗?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质疑了经济学对教育研究和课程研究领域的侵蚀,揭示出"技术中心主义"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课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濒临"终结"的状态,课程学者不应只沉浸在原有的概念体系中,课程研究可以从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视界)研究两条路径,通过借鉴国际课程领域的概念体系以及"复杂的对话",促使美国课程研究学科化,促成课程研究的新一轮范式转换,来理解和改造变化了的教育现实。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任智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大学经历了一场治理结构再造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先后出现了两种大学治理范式:第一,回应民主诉求范式;第二,提高绩效范式。目前正处于从回应民主诉求范式向提高绩效范式转型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家栋  
长期以来,我国在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上,主要采用的是“待遇模式”,即通过改善待遇等,来吸引他们回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留学回国工作本身的变化,应该将“待遇模式”向“事业模式”转换,即用事业、机遇和良好的成才环境来吸引海外留学人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建国   张世贤  
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现代化推进和文明形态演化的根本逻辑在于生产方式的扬弃及其内在“现代性”张力的凸显。马克思针对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研究为“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与逻辑的可能性。当前,全球为应对数字时代挑战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本质上是在寻找适应数字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数字生产方式内生矛盾的冲突与激化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与突破适时回应了数字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需求,它不仅使得数字生产力发展摆脱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束缚,更以中国式的回应主动顺应了数字生产方式变革,促进了数字生产力发展,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指向出发规范和引领着数字生产力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正江  
产生于美国社会土壤中的"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虽然发端于异域文化,但由于它涉及多元文化背景的课堂教学问题,涉及教学与文化的内在关系问题,因此,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办学体制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关注和了解这种教学观念的精神实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意向,对于观照和审视我国当前或今后的课堂教学不无裨益。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近10年来美国教育界盛行的"文化回应性教学"作了分析与评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