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0)
2023(2965)
2022(2534)
2021(2570)
2020(2368)
2019(5381)
2018(5616)
2017(11395)
2016(6799)
2015(8389)
2014(8647)
2013(8244)
2012(7770)
2011(7205)
2010(7427)
2009(7062)
2008(6843)
2007(6335)
2006(5811)
2005(5413)
作者
(18102)
(14983)
(14665)
(14447)
(9274)
(7053)
(7026)
(5788)
(5549)
(5535)
(5016)
(4840)
(4725)
(4698)
(4582)
(4484)
(4431)
(4379)
(4376)
(4358)
(3921)
(3654)
(3606)
(3558)
(3492)
(3487)
(3307)
(3293)
(3048)
(2992)
学科
(24067)
经济(24040)
(14594)
管理(14090)
中国(13791)
方法(12090)
数学(11558)
数学方法(11468)
(9250)
(9234)
收入(7983)
(7887)
企业(7887)
教育(7473)
(6496)
农业(6407)
(5872)
银行(5869)
(5705)
贸易(5701)
(5681)
(5619)
(4865)
国民(4760)
税收(4636)
(4507)
(4426)
金融(4426)
国民收入(4275)
(4139)
机构
大学(102495)
学院(96731)
(42534)
经济(41644)
管理(33192)
研究(32154)
理学(28255)
理学院(27891)
管理学(27372)
管理学院(27193)
中国(23782)
(22493)
(22278)
财经(17612)
科学(16776)
(15958)
(15832)
(15696)
师范(15620)
北京(15061)
(14520)
经济学(14316)
研究所(13928)
中心(13670)
经济学院(13199)
财经大学(12958)
(12683)
师范大学(12575)
教育(12339)
业大(11591)
基金
项目(54178)
研究(45132)
科学(42417)
基金(37609)
(30674)
国家(30354)
社会(28367)
社会科(26750)
社会科学(26744)
科学基金(25297)
教育(23952)
(21005)
编号(20221)
基金项目(19450)
成果(18743)
(18007)
资助(16169)
课题(15074)
(13715)
大学(13528)
自然(13466)
自然科(13111)
自然科学(13105)
自然科学基金(12852)
(12486)
教育部(12296)
(12258)
重点(12139)
项目编号(11980)
人文(11778)
期刊
(46981)
经济(46981)
研究(37996)
教育(24345)
中国(22298)
(15275)
管理(11900)
学报(11899)
(11485)
大学(10994)
科学(10690)
(10367)
金融(10367)
财经(9191)
学学(8558)
经济研究(8383)
农业(8136)
技术(8054)
(8010)
业经(7685)
问题(7414)
(6736)
理论(5614)
图书(5509)
商业(5211)
职业(5157)
国际(5097)
高等(4962)
实践(4958)
(4958)
共检索到155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承  王天骄  
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在人力资本特征方面相较正规就业群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并在收入方面显著低于正规就业群体。主要表现为在利用倾向值匹配法控制就业形式选择性偏误的情况下,正规就业群体的平均收入依然高于非正规就业群体87%左右;而基于均值的工资差异分解显示劳动力市场的歧视性因素对收入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5588%。而且,随着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收入差异的歧视性因素占比逐渐下降,说明了当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中的低收入群体面临着比高收入群体更为严重的劳动力市场歧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守军  王德清   邓春雪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由于存在着多种障碍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缓慢 ,在地区、行业、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等方面分布不平衡。只有从战略高度出发 ,通过高校、政府及社会各部门合作 ,在法律、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大力支持 ,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差异是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CHNS数据,对我国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工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1997年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要略高于正规就业人员,而此后,则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高于非正规就业人员,差距在逐渐扩大。研究发现,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在教育回报率和经验回报率的差距在逐渐扩大,人力资本配置向正规就业倾斜是造成两者工资差异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非正规就业在我国城镇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研究结果也揭示了当前收入分配的新特点、新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玲  张玮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趋于严峻。2015年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有新思路,必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笔者选定河北省秦皇岛市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观进行调查,分析其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程度、整体评价和个人意愿,积极探讨影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观的各种因素,并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社会四个方面提出拓宽就业渠道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黎旭  
过去的就业,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否另辟蹊径?这方面,非正规就业可谓新的金光大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萍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o the definition of irregular employment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It i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one hand, and combines to the reality of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中国政府把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两个层面评估了这个目标是否正确:非正规就业者是否需要走向正规化?如何走向正规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非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正规就业者,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高是有效率的;从城市层面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化会自动下降。这两个结果意味着,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未必是一个恰当的政策目标,政府需要设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但不必强迫劳资双方签合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霓  
本文利用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收入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是女性非正规就业收入较低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控制一系列个人、家庭、职业、非正规就业类型和地区特征后,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月工资仍旧明显低于男性,而且性别收入差距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的影响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解释所占比例之和在30%左右,性别工资歧视的贡献仍非常显著,即非正规就业内部也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超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劳动力需求越发强烈,而非正规就业作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关注城市规模变化后非正规就业者的实际收入情况,有利于非正规就业者进一步融入城市,推动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规模和非正规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与非正规就业收入正相关;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在行业类型、户口类型以及技能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规模提高了拥挤效应,但其知识溢出效应、厚劳动力市场效应及减贫效应显著,非正规就业者来到大城市就业利大于弊。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非正规就业者权衡城市就业做以指导,对政府培育非正规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等提供借鉴及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海华  张卫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两期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非正规与正规就业者小时工资与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进入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小时工资;相比正规就业者,外资进入对非正规就业者小时工资的提升作用整体较小;在融资约束强、创业活力低的地区,二者的小时工资差距受外资进入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发现,外资进入降低了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概率,但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年劳动时间提升作用更大。在外资进入对小时工资和年劳动时间的综合影响下,外资进入对二者年收入的促进作用较为一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平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发达国家的非正规就业率普遍提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规就业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城镇创造就业岗位、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以及缓解贫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及规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谭琳,李军锋  
基于第二次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数据 ,本文分析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及相应的收入和就业环境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 ,非正规就业中的行业和职业性别隔离是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最重要性别特征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方面的性别差异 ,而且也为非正规就业的劳动权益保障和就业服务提出了具有性别特征的要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正涛  赵元笃  
非正规就业在现实经济中已经大量存在,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随着市场化、非国有化、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建立,我国就业模式的非正规化严重滞后,这是造成我国失业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将成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就业模式转变的基本方向;非正规就业将在今后10~15年间,成为我国就业的主要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余玲铮  
本文利用2009年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教育回报率的差异,随工资分布由低端到高端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经验—工资线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明显不同,前者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关系,后者为倒"U"形曲线关系;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中低端的工资差异引起的;在工资分布中低端和歧视等非市场因素是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工资分布高端,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教育和经验等个人禀赋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