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6)
- 2023(7068)
- 2022(6464)
- 2021(6297)
- 2020(5730)
- 2019(13452)
- 2018(13403)
- 2017(26359)
- 2016(14956)
- 2015(17579)
- 2014(17997)
- 2013(17667)
- 2012(16892)
- 2011(15564)
- 2010(15907)
- 2009(15165)
- 2008(15316)
- 2007(14291)
- 2006(12603)
- 2005(11592)
- 学科
- 济(59245)
- 经济(59179)
- 业(38229)
- 管理(36187)
- 方法(28657)
- 企(26326)
- 企业(26326)
- 数学(25706)
- 数学方法(25464)
- 农(21207)
- 中国(19498)
- 财(15493)
- 农业(14393)
- 贸(13649)
- 贸易(13645)
- 制(13329)
- 易(13286)
- 学(11770)
- 业经(11375)
- 银(11265)
- 银行(11238)
- 地方(11193)
- 行(10772)
- 教育(10706)
- 融(9891)
- 金融(9889)
- 理论(9419)
- 和(9269)
- 收入(8618)
- 务(8546)
- 机构
- 大学(224411)
- 学院(219154)
- 济(90047)
- 经济(87930)
- 管理(78344)
- 研究(76853)
- 理学(66376)
- 理学院(65518)
- 管理学(64271)
- 管理学院(63854)
- 中国(58012)
- 京(48524)
- 科学(46063)
- 财(43426)
- 所(40560)
- 农(39619)
- 研究所(36527)
- 中心(35132)
- 江(34166)
- 财经(34087)
- 业大(32530)
- 范(32184)
- 师范(31920)
- 北京(31724)
- 农业(31402)
- 经(30641)
- 经济学(27933)
- 州(27566)
- 院(26889)
- 师范大学(25541)
- 基金
- 项目(133210)
- 科学(102358)
- 研究(101556)
- 基金(92411)
- 家(79302)
- 国家(78526)
- 科学基金(64867)
- 社会(61171)
- 社会科(57602)
- 社会科学(57582)
- 省(53056)
- 教育(49449)
- 基金项目(48770)
- 划(45243)
- 编号(44368)
- 自然(39745)
- 成果(39078)
- 资助(38762)
- 自然科(38694)
- 自然科学(38680)
- 自然科学基金(37985)
- 课题(31548)
- 部(30744)
- 重点(30545)
- 发(29484)
- 大学(27292)
- 创(27196)
- 性(26765)
- 项目编号(26249)
- 教育部(26074)
- 期刊
- 济(102110)
- 经济(102110)
- 研究(70689)
- 中国(46030)
- 农(36753)
- 教育(35999)
- 学报(34686)
- 财(32717)
- 科学(30012)
- 大学(26804)
- 管理(26683)
- 农业(24762)
- 学学(23649)
- 融(22244)
- 金融(22244)
- 技术(18522)
- 业经(17218)
- 财经(17146)
- 经济研究(16347)
- 经(14777)
- 问题(14770)
- 贸(13297)
- 业(12874)
- 图书(12309)
- 理论(11571)
- 国际(11149)
- 技术经济(11024)
- 商业(10861)
- 统计(10553)
- 版(10520)
共检索到33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从松
贫困生食物简单 ,甚者食不果腹 ,营养较差 ,划分标准有较大差别 ,且人数逐步增加。由于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以及社会转型期教育收费制度的变迁 ,大学生贫困问题将长期存在。但是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 ,贫困是阶段性的
关键词:
贫困生 现状 长期性 阶段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帅 张爱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贫困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如何推进贫困大学生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需要政府、高校、社会、贫困生个人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贫困生 现状调查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艳萍
分析了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探索了城市贫困的演变趋势,为经济扶贫、政治扶弱、文化扶弱等不同层面的政策选择奠定基础,使贫困者能从根本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城市贫困 现状 趋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迎春
对浙江F大学参与校级社团的2828名会员进行档案分析,并对其中222名贫困生会员和280名非贫困生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人数、性别、年级、专业、任职、类型和参与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团参与态度上,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认知和社团参与情感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上,贫困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在社团参与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和总体社团参与态度上性别和生源地存在交互作用。最后针对差异分析原因,探讨了促进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学生社团 社团参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芬林
通过对湖南高校贫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当前贫困生思想状况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贫困生脱困工作新思路,建立畅通的社会捐资渠道,修订相关政策和措施等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思想状况 调查 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春 吴艺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贫困大学生及12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中,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项因子上存在系别差异。结论:经济贫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迫症状、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勇
目前,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助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免费加助学金资助模式”、“收费加混合资助模式”、“收费加贷学金资助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助学工作,并对助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翟博文 陈辉林
本文将2007-2016年十年间中国学者在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创业失败及大学生创业失败研究的论文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文献综述相结合,从大学生创业失败定义、创业失败成本、创业失败学习和创业失败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多个维度,梳理目前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研究内容,探讨研究进展及成果,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把握大学生创业失败规律,提升大学生首次、二次创业成功率,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建立贫困大学生判别标准是实施多种形式学生资助体系的基础环节。可在ELES法计算的居民基本消费需求额和年生均学习成本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倍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大学生判别标准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既包括量化指标也包括非量化指标。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具有指导性质的贫困大学生判别标准。对贫困大学生资助额度的分析也可以借鉴ELES分析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强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近200万贫困大学生就业,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就业日趋困难的情况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就在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高等教育体制 对策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秀菊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劣势就业难度更大。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试探讨分析其经济原因背后的心理因素及成因,并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以增强对贫困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亚红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文章从社会、企业、家庭、贫困女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目的是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
贫困女大学生 就业难 成因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春蕾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和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渠道,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贫困大学生除了经济困难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贫困",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最终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已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贫困 心理贫困 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忠秀
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背负女性、少数民族、家庭贫困三重不利条件,是就业中的特别弱势群体。本文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庭及个人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文章指出政府应完善促进公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与保障措施;高校要重视对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家庭应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与精神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