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3)
- 2023(11878)
- 2022(10767)
- 2021(10472)
- 2020(8932)
- 2019(20897)
- 2018(21052)
- 2017(40828)
- 2016(22914)
- 2015(26568)
- 2014(26870)
- 2013(26122)
- 2012(24297)
- 2011(21864)
- 2010(22232)
- 2009(20363)
- 2008(19896)
- 2007(17545)
- 2006(15646)
- 2005(14088)
- 学科
- 济(84630)
- 经济(84523)
- 管理(62566)
- 业(58935)
- 企(47305)
- 企业(47305)
- 方法(38283)
- 数学(33160)
- 数学方法(32708)
- 中国(27325)
- 农(25318)
- 财(21457)
- 地方(19134)
- 业经(18794)
- 学(18117)
- 制(17555)
- 农业(16629)
- 贸(16444)
- 贸易(16435)
- 易(15917)
- 理论(15687)
- 教育(15563)
- 和(14134)
- 银(14035)
- 银行(13999)
- 技术(13736)
- 环境(13303)
- 行(13296)
- 务(13082)
- 财务(13009)
- 机构
- 大学(323631)
- 学院(319678)
- 管理(124744)
- 济(120974)
- 经济(117903)
- 理学(107107)
- 研究(106154)
- 理学院(105805)
- 管理学(103879)
- 管理学院(103298)
- 中国(79353)
- 京(72760)
- 科学(66685)
- 财(57688)
- 所(54111)
- 农(49950)
- 研究所(48835)
- 中心(48168)
- 北京(47589)
- 江(47537)
- 业大(47271)
- 范(46391)
- 师范(46034)
- 财经(45748)
- 经(41259)
- 州(39310)
- 农业(39003)
- 院(38419)
- 师范大学(37057)
- 经济学(34628)
- 基金
- 项目(210660)
- 科学(163824)
- 研究(159126)
- 基金(148182)
- 家(127372)
- 国家(126186)
- 科学基金(107463)
- 社会(95731)
- 社会科(90275)
- 社会科学(90247)
- 省(83299)
- 基金项目(80010)
- 教育(74821)
- 划(70681)
- 自然(69603)
- 编号(68383)
- 自然科(67866)
- 自然科学(67849)
- 自然科学基金(66582)
- 资助(61180)
- 成果(57508)
- 课题(47787)
- 重点(46562)
- 部(46437)
- 发(44963)
- 创(43460)
- 项目编号(41666)
- 大学(40917)
- 创新(40229)
- 科研(39773)
- 期刊
- 济(137434)
- 经济(137434)
- 研究(101220)
- 中国(64461)
- 教育(49894)
- 学报(48863)
- 农(45499)
- 管理(45136)
- 科学(44390)
- 财(42516)
- 大学(37577)
- 学学(33628)
- 农业(31840)
- 技术(28222)
- 融(27780)
- 金融(27780)
- 业经(23492)
- 财经(21627)
- 图书(20623)
- 经济研究(20466)
- 问题(19315)
- 经(18380)
- 理论(16910)
- 业(15577)
- 实践(15558)
- 践(15558)
- 科技(15358)
- 技术经济(14904)
- 现代(14670)
- 贸(14373)
共检索到480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虹 张波
本文通过《首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的调研与数据分析,深入剖析了首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并进一步从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人4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问题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倪超 王颖
利用北京市1999-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经济增长、教育经费支出、政府支出以及国有经济比重等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人均GDP、教育经费支出以及政府支出对大学生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最后,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大学生就业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承 范皑皑 张恬
利用"2012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从毕业去向、就业地点和行业三个方面定量分析大学生就业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就业预期匹配程度并不高;女大学生和曾在重点高中就读学生的匹配度相对较低;学生干部的经历与行业匹配正相关;有着较好在校表现的学生实现三种匹配的可能性反而较低,但同时具备较好在校成绩和具有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均最有可能实现就业预期的匹配。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预期 匹配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有姣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离开校园,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的相对滞后,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诸如信息不对称、政府职责缺失、劳动力市场划分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市场 政府责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婷 吴海燕
随着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本研究聚焦大学生就业成本,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就业成本包含五个维度,并选取广东省为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成本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试图寻求控制和降低就业成本的有效方法。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高校缓解就业成本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成本 经济成本 隐形成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婷 吴海燕
随着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本研究聚焦大学生就业成本,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就业成本包含五个维度,并选取广东省为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成本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试图寻求控制和降低就业成本的有效方法。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高校缓解就业成本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成本 经济成本 隐形成本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谭洁 赵杨
本文对主要吸纳大学生就业的18个行业在2003-2010年8年间增加值及大学生就业人数两个基础数据的变动趋势及相关性分析后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行业结构与行业增加值结构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并且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分布不均匀。从提高行业增加值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而言:应大力发展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4个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2个新兴行业均具有一定的就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而且符合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应适当地予以扶持;制造业、金融业则应巩固和维持其当前的就业规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结构 行业增加值 关联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新俊 孙百才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丰富。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介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理论模型、就业能力测量评价方法和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路径和方法、学科视角及研究的目的性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与实践体系。
关键词:
国外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耀
本文通过发现了一些值得政府关注的外国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指出了外国人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外国人 就业 管理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明
近年来,大学校园中的"基督教热"现象悄然兴起,大学生信教问题颇受关注。众多数据显示,这一群体中,基督教信仰者的比例要远远高出普通民众的信教比例。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诱因是什么?有何特点?这些问题都需要实证研究的结果来解答。本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团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发现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或朋友的影响,部分被调查者是出于内心的需要或好奇心信仰基督教。大学生信仰和传播基督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组织形式社团化、主要通过人际网络与基督教发生联系、流动性强。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 传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敬伟 陈军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在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劳动力就业采取统包统分的办法,就业指导一度被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峰 薛二勇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占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但政策的产生是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产物,这就使大学生就业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协同不足,导致政策实施难;就业市场政策协同不够,导致政策设计失真;就业激励政策缺乏协同,导致激励效果降低。为此,一要加强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破解就业体制的障碍;二要有效调控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三要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灵活、自主的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政策协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慧慧 王恒
本文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等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发现我国学者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基本达成了共识,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分析工具仍存在不足。今后可以从研究对象选取、大学生就业统计标准、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定量分析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述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就业能力 高校 本科毕业生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影响因素与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