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5)
2023(7645)
2022(6356)
2021(6023)
2020(5085)
2019(11296)
2018(11282)
2017(22320)
2016(12543)
2015(13954)
2014(14005)
2013(13310)
2012(12451)
2011(11474)
2010(11758)
2009(11424)
2008(11436)
2007(10410)
2006(9534)
2005(8960)
作者
(33207)
(27659)
(27580)
(26667)
(17368)
(12969)
(12659)
(10558)
(10425)
(10043)
(9361)
(9098)
(8923)
(8921)
(8658)
(8465)
(8146)
(8124)
(8119)
(7944)
(7172)
(6697)
(6644)
(6282)
(6271)
(6265)
(6262)
(6226)
(5562)
(5343)
学科
(43703)
经济(43617)
管理(40118)
(34398)
(28726)
企业(28726)
方法(17602)
(17375)
中国(17010)
(15976)
数学(15392)
数学方法(15261)
(13456)
(12083)
业经(10886)
(10368)
银行(10359)
体制(10284)
(9955)
(9141)
(9138)
贸易(9135)
财务(9118)
财务管理(9092)
(8995)
企业财务(8651)
(8639)
金融(8637)
教育(8587)
环境(7641)
机构
大学(181213)
学院(174960)
(73984)
经济(72356)
管理(65086)
研究(58339)
理学(55252)
理学院(54660)
管理学(53844)
管理学院(53516)
中国(45638)
(41215)
(37981)
财经(31501)
科学(30706)
(28425)
(27939)
(26719)
中心(25913)
北京(24606)
研究所(24475)
经济学(23606)
(23574)
财经大学(23425)
师范(23409)
(23045)
(21477)
业大(21409)
经济学院(21259)
(21072)
基金
项目(106659)
科学(84553)
研究(84321)
基金(76976)
(64928)
国家(64357)
社会(55174)
科学基金(55087)
社会科(52119)
社会科学(52106)
教育(40542)
(40532)
基金项目(39814)
编号(35179)
(34511)
自然(31685)
成果(31565)
自然科(30859)
自然科学(30851)
资助(30646)
自然科学基金(30305)
(26997)
(25438)
课题(25349)
重点(24282)
(22934)
国家社会(22806)
大学(22682)
(22610)
教育部(22583)
期刊
(86683)
经济(86683)
研究(61755)
中国(39192)
(32512)
教育(28154)
管理(25952)
学报(23522)
(22248)
科学(21949)
大学(20477)
(19860)
金融(19860)
学学(17819)
财经(16683)
农业(14691)
(14328)
经济研究(14047)
业经(14039)
技术(13751)
问题(12271)
(10530)
理论(9208)
国际(8535)
实践(8153)
(8153)
现代(8098)
(7997)
图书(7975)
商业(7947)
共检索到278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志敏  
当前我国大学的治理改革即将迎来一个改革目标渐逐清晰状态下的制度快速供给期。为了避免改革被碎片化、表象化等风险,有必要围绕新格局下出现的大学治理难题寻找制度供给背后的逻辑,从而找到能为大学治理改革实践提供建设性制度力量的"抓手"。本文尝试建构一种以大学四个基本权力主体为分析工具的解释框架,探讨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勾勒出新格局下我国大学治理改革的制度供给逻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景坤  
学术自由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基础是由大学的本质和使命决定的,也被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所印证。美国学术自由思想深受德国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在充分借鉴并广泛吸取社会生活和制度中的许多共同主张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学术自由思想和以终身教职为核心的较为科学完善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大学治理与制度创新应该从哪里出发,其逻辑起点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前,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中使用很多概念来描述这个问题,如治理、善治、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实际上,这些概念大都具有强烈的舶来品的色彩,其概念表象背后隐含着其形成、发展或者被人们应用过程中被赋予的独特价值观和意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红艳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政策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为分析该项政策的制度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宏观的制度情境及其变化,经济、利益与观念等多元变量的排列序列以及情境中政治行动者的行为互动与选择构成了大学治理政策变迁的结构逻辑。由于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等机制对初始行为选择的强化,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政策表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的色彩。对大学治理政策变迁中路径依赖困境的破解有赖于作为历史否决主体的政治行动者对新的制度变革情境的深刻认知、对历史否决点的准确把握以及治理智慧的有效运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庄尚文  
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将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与功能提炼为公众效用约束,并通过构建一个简洁的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选择模型阐明公众效用约束机制。结合公众效用软约束下中国地方发展型政府行为的经济影响以及直接构建公众效用约束机制面临的问题,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央政府强化国家审计的治理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供给可以从审计方法流程、审计业务体系、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完善,全面评估效用结果、深度契合效用目标与有效实施问责约束,实现公众效用约束机制的间接构造,成为公共权力治理的"内部—经常性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发展阶段和体制背景下国家治理的需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雲泰  
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后,以优化调整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权限、赋予省级政府更多自主权为核心的用地审批权限调整如何影响未来土地管理走势?本文通过梳理用地审批制度变迁历程,分析政策变化的时代背景和驱动因素,结合新形势土地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放权"之后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早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关于企业组织内部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 ;是与市场经济原则和个人化的产权规范高度相容的。脱离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和国有企业改革基本目标的公司治理理论 ,即使不是错误的 ,至少也是片面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郑煌杰   王子淳  
NFT(Non-Fungible-Token,又称非同质化通证)是一种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块,具有唯一标记且限定数量的技术特性,主要以“染色币”与“以太坊意见征求稿”为技术原理,这些使得其能够作为检验数字资产真实性和所有权的有效凭证,从而得以广泛应用于社交平台、交易平台与金融活动、元宇宙等场景。NFT在应用过程中,也极易引发技术与信息风险、交易与金融风险、版权侵权风险。然而,在法律上将NFT定性为货币、民法上的“物”与“债”、虚拟财产都存在较大困难,故可以尝试将其等同于加密数字凭证。基于此,能够在技术与应用层面将NFT进行分割,同时以确定NFT的法律界限作为其治理基础,建立分化应用分类监管结构作为其治理框架,创设技术标准体系作为其治理规则,构建多元共治机制作为其治理保障,进而最大化发挥NFT的科技附加值,促进数字经济安全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倩  林克松  朱德全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减负"政策的实施身处于国家逻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逻辑和中小学校逻辑的共同治理之中,多元行动主体和多重制度逻辑的错乱交互导致了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困境。以"复杂性"思维驾驭"减负"问题、坚持多元行动主体的实践跟进,呼吁社会、家庭、教师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回应,应是未来我国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可行之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自1978年以来的40年,是中国加速工业化的时代,这一时代最突出的社会经济质态和标志性特征就是"改革开放"创造"巨变"。在这40年中,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超大型经济体高速工业化的奇迹。改革从反思计划经济出发。改革开放如同一个"阿基米德支点",支撑着步步深入的各项重大举措,产生强有力的"杠杆"作用,有效地撬动了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推动其走上加速工业化进程。40年的改革开放回报给中国人民的是百年来苦苦追寻的梦想成真。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民长期处于生产力落后的状态,今天,中国终于迈进了一个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新时代。数百年的变迁,历史的伟大转折就展现在眼前。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巨变。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转变,而且也是一个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过程。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改革开放新思维,需要更精心地安排新制度、新战略与新政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于创新,奋进包容,是中国40年加速工业化的历史留给新时代的最珍贵精神遗产。在继承40年改革开放精神基础上,善治为民、全面协调、清洁高质,将成为新时代改革新思维的突出体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斌  
校企合作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而又难以突破的话题,在当前校企合作治理公共理性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国家、地方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形成了各自的行为逻辑,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使校企合作治理陷入层层困境。面对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制度逻辑关系网,建立明晰的校企合作产权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执行中的"委托-代理"制度和实现"多中心"治理应成为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治理的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春雷   申玉琢   王刚毅  
[目的] 探讨我国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是猪价波动治理的重要短期经验支撑,也是建立生猪产业长效性支持政策的长期经验依据。文章探索了我国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并总结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方法] 对历史资料进行梳理,使用规范分析法归纳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与制度演变逻辑。[结果] 我国猪价波动治理制度建设历经制度探索期(1985—2006年)、制度建设期(2007—2013年)和制度丰富与完善时期(2014年至今)后,现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猪价波动治理制度体系。从制度演变逻辑来看,我国从稳价和稳产两个维度建设猪价波动治理体系。其中稳价类制度建设注重生猪市场自由和有为政府的平衡;稳产类制度遵循保障组织模式发展和金融制度供给两手抓的制度建设逻辑。[结论] 猪价波动治理要平衡好生猪市场自由与有为政府、协同推动组织模式和金融工具的应用以及推动金融工具的深度应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长生  厉毅  
开放大学政策是我国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对其变迁逻辑进行分析,为理解开放大学政策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历史制度主义理论为视角,综合分析收集到的有关开放大学政策文本发现: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经历了改革破冰、战略转型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宏观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经济发展、利益关系、教育观念等多元政治变量以及相关政治行动者与政策的互动是影响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的主要结构因素;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和高昂的变革成本等因素所产生的自我强化机制,导致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但在路径依赖中也实现了一定的政策微调和政策置换。基于对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逻辑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建设在未来要关注宏观制度情境变化、把握政策创新契机和构建完善的政策框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维  
大学各门学科地位差异的形成,源于不同主体建构的一整套评价标准。学者们按照专门化、规范化、理论化标准判定学科的学术地位;政府、大学和求学者等社会主体则根据各门学科对各自的功能意义对大学学科赋予不同的等级。在学科等级规范得到规定者和参与者的广泛认同后,等级标准遂演化为一种社会公意,控制着学科建设实践并将其制度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桂娟  张应强  
本研究以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大学制度问题为核心,围绕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对其的影响作用而展开,不仅从总体上考察了西方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而且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