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8)
2023(6768)
2022(5740)
2021(5585)
2020(4737)
2019(10881)
2018(11111)
2017(21439)
2016(11956)
2015(13865)
2014(14052)
2013(13579)
2012(13020)
2011(11916)
2010(12272)
2009(11508)
2008(11612)
2007(10919)
2006(9925)
2005(8959)
作者
(33139)
(27484)
(27037)
(26197)
(17219)
(12939)
(12671)
(10334)
(10332)
(10185)
(9292)
(9028)
(8873)
(8816)
(8488)
(8412)
(8089)
(8047)
(7969)
(7935)
(7157)
(6741)
(6650)
(6274)
(6234)
(6195)
(6192)
(6175)
(5490)
(5349)
学科
(46255)
经济(46214)
管理(30979)
(29318)
(24373)
企业(24373)
中国(19138)
方法(17877)
数学(14726)
数学方法(14556)
(14166)
地方(12389)
(12130)
业经(11464)
(11101)
教育(10150)
(9427)
贸易(9419)
(9322)
银行(9312)
(9194)
(9012)
理论(8791)
农业(8749)
(8348)
(8148)
产业(8049)
(7946)
(7801)
(7545)
机构
大学(171720)
学院(168253)
(66668)
经济(64984)
管理(59991)
研究(57614)
理学(50085)
理学院(49404)
管理学(48492)
管理学院(48137)
中国(43924)
(37734)
(33775)
科学(32666)
(28123)
(27597)
(26367)
师范(26155)
财经(25911)
中心(25269)
研究所(24952)
北京(24615)
(23263)
(22417)
(22281)
(21313)
师范大学(20739)
业大(20407)
经济学(20306)
财经大学(19019)
基金
项目(98535)
研究(78854)
科学(76402)
基金(67201)
(56390)
国家(55853)
社会(48176)
科学基金(46959)
社会科(45390)
社会科学(45379)
(39407)
教育(38911)
基金项目(34696)
编号(34676)
(33297)
成果(31171)
资助(27945)
自然(27398)
自然科(26676)
自然科学(26667)
自然科学基金(26189)
课题(25890)
重点(22679)
(22434)
(22391)
(21812)
项目编号(21166)
大学(20709)
(20429)
(20355)
期刊
(82864)
经济(82864)
研究(59568)
中国(40052)
教育(34090)
管理(25665)
(24516)
学报(22600)
(21356)
科学(20951)
大学(19038)
(17846)
金融(17846)
学学(16053)
技术(15737)
业经(14655)
农业(14544)
财经(13430)
经济研究(13139)
图书(12740)
(11742)
问题(11727)
(10096)
书馆(9782)
图书馆(9782)
(9068)
论坛(9068)
商业(8765)
职业(8744)
现代(8478)
共检索到276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俊杰  
大学文化特色具有组织使命、空间和时间三个向量,其要素包括学科文化、地域文化和校史文化。案例研究表明,我国大学文化特色建设方略可总结为"强化学科特色,融合地域文化,挖掘校史资源"。所以学校在培育文化特色时,应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发地方文化和校史资源,同时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特色发展战略,力争整合多种文化要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特别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了专门论述,强调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号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我国大学,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定要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历史贡献。大学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发挥好独特作用的前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国永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六中全会的重要决定为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高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江树人  奉公  
关于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闭锁于一国之内来研讨和探索,更不能只是囿于一校之园,而应以全球化为参照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审视和探索。文化的根本价值在于是否能够赋予其创造者、负载者和传承者以竞争力和生命力。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还是保持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文化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志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崇尚学术是大学文化精神之所在;没有学术性就没有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缺失大学文化,学术难以生存和发展。中国大学发展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其表现形式是庸俗化、功利化和工具化,它根源于大学的学术性悬挂和遮蔽。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传统,关键是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庆哲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到战略决策、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系统工程。其中,学理分析或学理基础研究对于制度设计结构的完整性、内容的合理性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从主体性、现代性、整体性维度分析与研究,将为现行制度安排提供一个全新的反思视角,其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决策、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内在的逻辑统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青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的软实力。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建设大学文化提出六个方面建议: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筑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大学文化之中;大学文化源于大学实践,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精神为核心,建设现代大学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晓松  杨礼宾  王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那么,如何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发展之路,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高等教育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红旗  俞海平  丁青  
从大学文化建设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入手,揭示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认同感及其传承性,一方面今天的文化建设是昨天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我们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故而,我们将反思所做的一切,这样才能站在历史的契合点上,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开创大学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平  刘春晓  
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学文化必须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趋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仁爱、诚信、正义、求大同的核心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清除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侵蚀。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丰富网络文化传播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以网络文化传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大学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的视角,论述我国当今大学文化建设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