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2)
2023(7733)
2022(6490)
2021(6194)
2020(5196)
2019(11446)
2018(11546)
2017(21702)
2016(11706)
2015(13522)
2014(13009)
2013(12413)
2012(11762)
2011(10517)
2010(10889)
2009(10357)
2008(10261)
2007(9652)
2006(8712)
2005(7484)
作者
(30900)
(25627)
(25559)
(24217)
(16062)
(12045)
(11627)
(9680)
(9541)
(9244)
(8581)
(8481)
(8241)
(7958)
(7883)
(7476)
(7439)
(7424)
(7405)
(7295)
(6436)
(6210)
(6019)
(5915)
(5854)
(5780)
(5747)
(5694)
(5031)
(5018)
学科
(41115)
经济(41083)
管理(35443)
(33079)
(28247)
企业(28247)
中国(18672)
技术(15625)
方法(15621)
(12558)
数学(12504)
数学方法(12407)
技术管理(11661)
业经(11333)
(10281)
地方(10196)
教育(10095)
(9800)
(9268)
银行(9261)
(8991)
理论(8779)
(8051)
贸易(8041)
农业(7840)
(7799)
(7622)
金融(7620)
(7561)
产业(7162)
机构
大学(162898)
学院(159695)
(63655)
经济(62079)
管理(60261)
研究(52143)
理学(50723)
理学院(50058)
管理学(49269)
管理学院(48938)
中国(39927)
(35304)
(32371)
科学(28960)
(25591)
(24893)
财经(24798)
师范(24751)
(24100)
中心(23775)
北京(22997)
(22351)
研究所(21176)
(20931)
师范大学(19777)
(19499)
经济学(19236)
业大(18739)
(18327)
财经大学(18232)
基金
项目(97936)
研究(79343)
科学(78416)
基金(68064)
(56939)
国家(56379)
社会(50543)
科学基金(49190)
社会科(47816)
社会科学(47806)
(40430)
教育(38362)
基金项目(36802)
编号(33582)
(33388)
成果(29042)
自然(28555)
自然科(27911)
自然科学(27903)
自然科学基金(27402)
(26517)
资助(25330)
课题(24936)
创新(23587)
重点(21914)
(21893)
(21722)
(20902)
项目编号(20746)
大学(20664)
期刊
(77205)
经济(77205)
研究(57382)
中国(39762)
教育(33219)
管理(26125)
(23035)
科学(18623)
学报(18411)
(17201)
(16565)
金融(16565)
大学(16179)
技术(15542)
业经(13611)
学学(13221)
财经(12351)
经济研究(12157)
图书(12012)
农业(11966)
(10769)
问题(10519)
科技(10013)
书馆(9241)
图书馆(9241)
(9098)
论坛(9098)
技术经济(8756)
(8682)
职业(8407)
共检索到25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特别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了专门论述,强调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号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我国大学,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定要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历史贡献。大学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发挥好独特作用的前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也是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振万  
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文化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校党建在办学指导思想、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能够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及顺利开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铸就灵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青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的软实力。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建设大学文化提出六个方面建议: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筑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大学文化之中;大学文化源于大学实践,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精神为核心,建设现代大学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红旗  俞海平  丁青  
从大学文化建设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入手,揭示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认同感及其传承性,一方面今天的文化建设是昨天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我们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故而,我们将反思所做的一切,这样才能站在历史的契合点上,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开创大学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平  刘春晓  
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学文化必须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趋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仁爱、诚信、正义、求大同的核心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清除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侵蚀。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丰富网络文化传播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以网络文化传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大学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的视角,论述我国当今大学文化建设方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江树人  奉公  
关于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闭锁于一国之内来研讨和探索,更不能只是囿于一校之园,而应以全球化为参照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审视和探索。文化的根本价值在于是否能够赋予其创造者、负载者和传承者以竞争力和生命力。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还是保持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文化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志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崇尚学术是大学文化精神之所在;没有学术性就没有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缺失大学文化,学术难以生存和发展。中国大学发展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其表现形式是庸俗化、功利化和工具化,它根源于大学的学术性悬挂和遮蔽。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传统,关键是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大学文化首先是体现大学精神的本体性文化,而不是作为修饰的手段性文化。大学之为大学的本体性文化,是以大学师生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与文化生活为中心的大学生活方式,这是大学文化之为大学文化的根本所在。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是人,大学文化建设应始终基于大学师生,且为了大学师生。今日大学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功利主义和行政化,让大学回归大学之人的大学,凸显大学作为大学问的根本意义,由此凸显大学教授在大学事务中的主导性地位,切实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确立大学之本,"本立则道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柳礼泉  胡港云  
新常态下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对于大学而言,也就是自觉认识大学文化在大学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觉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自觉担当大学文化发展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完整而全面地理解大学文化自觉,真正实现新常态下的大学文化自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宗安  马秋枫  
先进文化与大学精神是紧密相联的。先进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基石,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直接表现; 大学文化随着先进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对先进文化的弘扬及创造产生影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要自觉地树立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的意识,以先进文化重塑大学文化的内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常亮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文化,中国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需要中国大学文化的支撑和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高等教育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大学文化精华同为中国大学文化的协同创新源头,并以三螺旋契合方式共生演进。通过构建和分析中国大学文化协同演进三螺旋模型,归纳提出了推动中国大学文化协同创新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松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文化建设存在文化理念功利化、文化认同碎片化、文化反思简单化、文化创新表面化等文化自觉偏离。文化自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动力本源、自主择优、自我反思、驱动创新的功能,是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理念更新、文化认同教育、文化创新实践、文化生态构建,找到一条可持续、有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显章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大学提出了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要求;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令。这必将促进广大师生提高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一、大学文化建设要有宏观视角和战略眼光大学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