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1)
- 2023(16329)
- 2022(13879)
- 2021(13220)
- 2020(11343)
- 2019(26125)
- 2018(26097)
- 2017(49105)
- 2016(27675)
- 2015(31609)
- 2014(31886)
- 2013(30758)
- 2012(28450)
- 2011(25949)
- 2010(26161)
- 2009(24129)
- 2008(24090)
- 2007(21721)
- 2006(18873)
- 2005(17265)
- 学科
- 济(101127)
- 经济(100983)
- 管理(77844)
- 业(72212)
- 企(59500)
- 企业(59500)
- 方法(49319)
- 数学(43880)
- 数学方法(43271)
- 中国(33557)
- 财(30992)
- 农(27940)
- 制(25743)
- 教育(25114)
- 学(22712)
- 业经(21688)
- 理论(19823)
- 贸(19587)
- 贸易(19579)
- 务(19162)
- 易(19115)
- 财务(19098)
- 财务管理(19051)
- 银(18317)
- 银行(18276)
- 企业财务(18102)
- 农业(17779)
- 行(17369)
- 地方(17341)
- 技术(16813)
- 机构
- 大学(397299)
- 学院(388345)
- 济(152324)
- 经济(148740)
- 管理(143787)
- 研究(131084)
- 理学(123831)
- 理学院(122355)
- 管理学(119907)
- 管理学院(119151)
- 中国(94127)
- 京(84751)
- 科学(78803)
- 财(75135)
- 所(65671)
- 农(62639)
- 江(59927)
- 中心(59846)
- 研究所(59344)
- 财经(59240)
- 范(58446)
- 师范(57909)
- 业大(56765)
- 北京(53928)
- 经(53667)
- 农业(49282)
- 院(47495)
- 经济学(47197)
- 州(47064)
- 师范大学(47003)
- 基金
- 项目(254449)
- 科学(200947)
- 研究(189658)
- 基金(182398)
- 家(158440)
- 国家(157045)
- 科学基金(134016)
- 社会(117994)
- 社会科(111616)
- 社会科学(111584)
- 省(100829)
- 基金项目(95803)
- 教育(95428)
- 划(86631)
- 自然(86202)
- 自然科(84172)
- 自然科学(84142)
- 自然科学基金(82643)
- 编号(78734)
- 资助(75160)
- 成果(66874)
- 重点(58727)
- 部(58573)
- 课题(57250)
- 发(54320)
- 创(53272)
- 教育部(50751)
- 大学(50012)
- 创新(49554)
- 性(49230)
- 期刊
- 济(164578)
- 经济(164578)
- 研究(123491)
- 中国(85177)
- 教育(72760)
- 学报(61044)
- 财(60205)
- 农(55480)
- 科学(54312)
- 管理(52611)
- 大学(48392)
- 学学(43479)
- 农业(37428)
- 技术(37219)
- 融(34320)
- 金融(34320)
- 财经(29999)
- 业经(26278)
- 经济研究(25934)
- 经(25790)
- 问题(22083)
- 业(19651)
- 统计(18565)
- 版(18438)
- 贸(18303)
- 职业(18048)
- 技术经济(18024)
- 理论(17955)
- 图书(17588)
- 策(17140)
共检索到584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纪元 郭明顺
大学招生制度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它的制定和运行都受到宪法的影响和约束,对大学招生制度合宪性的分析可以从法理的角度审视这一社会制度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作用。以教育公平与宪法精神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大学教育公平和宪法精神的关系,探讨宪法政治和法律属性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分析现行大学招生制度中部分不合宪性的表现,对大学招生制度向宪法属性和宪法精神发展的趋势做出预判。
关键词:
大学招生制度 合宪性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本研究利用2010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实施的高校学生调查,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考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成效。研究发现,从公平性而言,自主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送生制度背后存在的不公平性,但依然存在着向知识精英阶层、城市学生倾斜的精英化趋向。从效率性而言,自主招生制度选拔的学生群体的入学后学业表现明显高于通过普通高考升学群体,但并未超越保送生制度选拔的学生群体,表明该制度与既有招生制度之间并未形成完全的功能互补。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公平性 效率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强
20世纪韩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前提和保障的大学招考制度,无疑是理解韩国教育的一把钥匙。文章通过考察"二战"后韩国大学招考制度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分析韩国现行招考制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提出韩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变革和走向一方面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又带有鲜明的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
关键词:
韩国 大学招生制度 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宇迪 贾晓明 王战军
针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公平性困境,设计出一套促进博士招生公平的制度,即准入制度:基于院系所的博士生招生积分制;匹配制度:同行专家外审+导师审核+招生委员会面试三级考核制;保障制度:博士生质量的监测评估制和导师负责制。认为招生单位应以基于院系所的积分制为准入前提、以三级考核匹配制为重点、以博士生质量监测评估和导师负责制为保障,促进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博士招生 申请—考核制 公平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钱祥升 杨春福
公平是法治的价值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因其选拔标准与招生方式的特殊性和政策实施在结果上呈现出高等教育资源向城市和社会中高收入家庭倾斜的现状等原因,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相较统招生源而言,自主招生的生源呈现出家庭条件更优越、学业表现更优秀的特点,但也确实选拔出了一批在学业表现及学习奖励中表现更为突出的同学,即自主招生制度存在着受教育权平等性原则与差异性原则的冲突。面对这一现状,当前高校招生制度也应立足于教育公平的视域,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
关键词:
高考改革 招生制度 教育公平 受教育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卫军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及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职招生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高职招生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改革和变迁。这种变迁可以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解释:从制度需求因素来看,生源不断减少、院校竞争激烈;从制度供给因素来看,国家对高考和高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制度改革。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当审慎地推行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尽快适应招生制度改革。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招生制度 制度变迁理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樊本富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推行,是对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也是与国际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几年的改革试点进程中,高校自主招生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使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深入探讨阻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健康运行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高校 自主招生 制约因素 制度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乃祝 肖地楚
教育公平是教育系统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评价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若干年里,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转型期,作为体现教育公平核心范畴的高考招生制度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其公平性问题被大家高度关注,如何解决高考招生改革中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为国家更好地选拔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军平
效率 (地方理财积极性的高低 )与公平 (省际间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均等化 )是决定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变量。本文从这两方面对分税制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分税制明显地提高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 ,但高收入地区较低收入地区更明显 ;尽管分税制下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机制促进了地区间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均等化 ,但未能抵消再分配前省际间差距扩大的趋势 ;综而论之 ,分税制在效率上的增进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以公平的牺牲为代价的。
关键词:
分税制 效率 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芳
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公正选拔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高考招生制度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教育全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国未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实现"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逐步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饶迪岗 陈海春
本文采用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的招生制度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转变”“两个保证”的有益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龙 裴旭 张淑林 李芹娜
对177份全国博招政策进行考察分析后发现,博招事业进入以"内涵发展、制度深改"为主要任务的第四阶段。现行博招政策仍存在权威命令与劝诫引导工具运用较多、申请-考核与分流退出制度保障乏力、业务环节与政策工具适配亟待优化等问题。据此建议国家优化博招政策工具运用比例结构,健全申请-考核与分流退出制度体系,针对博招业务环节具体需求精准供给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东姣 包艳华 马永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此变迁过程可以发现,影响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政府决策、市场需求和高校自身运行机制。其中,政府决策主要体现为政府在不同阶段对招生管理所采用政策工具的差异;市场需求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内在要求;高校自身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高校的自主性。影响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素包括制度高昂的设置成本、学习效应、协作效应及适应性效应等。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于政府、高校、市场三者的权力博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虹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大学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回应和制度安排:在招录体制上,以科学选择合适人才作为招录理念,并在招考目的、招考路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策略上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诸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